小議高校教學體質的策略
時間:2022-01-10 11:07:20
導語:小議高校教學體質的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本文作者:吳向寧工作單位:山東青島體育管理學院
體育課教學質量綜述
筆者歸納比較后認為高職院校的體育課教學與普通本科院校相比也有其自身的特點:(1)高職院校的辦學層次定位在大學專科層次,學制多為3年(有的院校是2年),只有極少數院校具有招收高水平運動員和體育特長生的資格;(2)體育課程的開設時間短(大多數院校是1年,少數院校是1.5年);(3)學生的文化與體育基礎普遍較差;(4)校園體育文化活動和各種學生體育社團和協會等開設較少;(5)學生參加各類省、市體育比賽的機會不多,取得名次也非易事。4提高高職院校體育課教學質量的策略依據教育學的相關理論可以得知:學生、教師和教學三者共同構成了提高體育課教學質量最為關鍵的構成要件。同時,筆者結合高職院校的特征及其??平逃奶攸c,分別從學生、教師和教學三個不同的角度來分別進行詳細的探討:4.1從學生的角度進行探討高職院校由于招生生源的復雜性和多樣性,學生的體育基礎和運動技能相對較差,再加之目前只有極少數院校能招收高水平運動員和體育特長生,體育特別拔尖的學生幾乎沒有。這樣一來,學生難免對大學階段的體育課程學習產生一定的盲目性和畏懼感。本文針對上述現實問題,提出如下的建議:1.首先,高職院校盡量不要在第一學期就安排學生運動專項的教學,應該以體育基礎課學習為主、以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為目標,同時講解一定的體育理論。2.第二,學生應充分利用學校體育教學部門的網站,經常瀏覽并了解最新的信息和動態,能夠對各個運動項目的起源、發展史、特色、健身價值等,特別是一些新興的運動項目有一個較為詳細的了解,有效地避免自己在選擇運動項目時的隨意性和盲目性。3.第三,作為學生而言,應該在體育課中主動與同學和教師進行交流和溝通,不斷培養自己良好的學習興趣和增進自己的運動技能。其實,體育運動也是向人們提供社會規范教育的場所和實踐社會規范的模擬機會,可以引導人們融合進社會共同的價值觀念體系,可以促進個性的形成和發展。4.第四,各個院系的學生會體育部要充分發揮出帶頭和示范的作用,經常組織各個院系之間的體育比賽和競賽活動,盡量讓所有的學生都能參與到其中來,在無形之中逐漸形成良好的校園體育文化氛圍。4.2從教師的角度進行探討不言而喻,教師是保障體育課教學質量成功實施的關鍵所在。同時,教師的職業是神圣而又崇高的、既是知識的傳授者,又是學生的榜樣。本文從教師的角度提出以下建議:1.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部門應制訂出具體的規章制度和相關的管理條例來規范兼職教師和聘用教師的日常教學行為,并且定期和專職教師一起舉行教學研討會(座談會),互相學習、共同交流、共同提高,從而避免目前這種管理松散的局面。同時,體育教學部門應定期開展學生代表座談會、師生交流會等多種形式和內容的活動,深入到學生之中傾聽他們的心聲、想法和意見,從中不斷總結教學經驗、改進教學方法等,從而優化教育模式。2.誠然,與普通本科院校相比,高職院校體育教師的科研能力和水平都顯得較為薄弱,那么,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師更應多鉆研一些專業書籍和著作,不斷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和鉆研精神,從而更好地適應新時期體育教學的要求和不斷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例如:關于大學生內隱學習能力的探討和相關研究[6]已經開始引起國內外不少學者的重視,那么,廣大體育教師是否也可以嘗試著去進行仔細研究呢?3.目前,高職院校體育教師的學歷水平普遍偏低,實際上,大量的實踐已經證明:一名優秀的體育教師無論是在其知識結構還是在教學能力上都是出類拔萃的。筆者曾經瀏覽過一些全國重點大學體育部門的網站,不少高校甚至已經實現了教師博士研究生學歷的零突破。
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師一定要多學習和借鑒同類型院校
體育教學的教育模式,不要把著眼點和目標總是定位在普通本科院校上。因為高等職業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都是我國高等教育中的重要教育類型、兩者的辦學定位、辦學層次、培養目標、教育體制等各不相同,體育課程的設置和教學也不會相同。那么,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師一定要努力探索和不斷總結完善適合自身特點和發展的教育模式,最終形成一套完整的體育教學體系,這也正是本文所期望的。5.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部門一定要多創造條件讓教師主動走出去,通過到其他高校學習和進修,不斷提高自身的業務能力、科研能力和綜合素質,從而取長補短,不斷進步。從筆者走訪的高職院校來看,相當數量的體育教師平時極少有機會走出去學習和進修,不少體育教師外出學習和進修往往是出于外在的壓力,而并非自己的主觀愿望。這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希望能引起體育部門領導和各位體育教師的高度重視。從教學的角度進行探討從前文得知:體育教學主要包含六個基本要素:1、體育教學目標;2、體育教學過程;3、體育教學原則;4、體育教學方法;5、體育教學的設計與實施;6、體育教學評價[7]。綜合前面所做的分析和得出的結論,下面分別圍繞這幾個方面進行探討:1.高職院校的體育課教學目標應側重培養學生的體育基礎和提高自身的身體素質為主,多選用一些適合發展學生體能的運動項目,通過實施體育課堂教學,能夠達到預期制定的體育教學大綱的標準和要求??梢試L試改變目前學生一進校就進入運動專項學習的固有做法,而應從第一學期開設以田徑為主的體育基礎課程,第二學期開設以運動專項為主的體育選修課。2.體育課教學過程實際上也是體育教師的講授和學生學習組成的雙邊統一的活動過程。針對高職院校學生體育基礎相對較差的現狀,體育教師一定要注意主動引導學生去學習,充分發揮其主體作用,而不是讓學生被動地去接受。同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特別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逐漸使學生從不喜歡到漸漸喜歡再到完全喜歡上體育課。3.關于體育課教學原則的運用,本文認為:首先要遵照現行的《學校體育學》的觀點,認為無論面向大、中、小學生都必須遵循的原則是:(1)學生主體性原則;(2)身心全面發展原則;(3)技能教學為主原則;(4)興趣先導、實踐強化原則;(5)為終身體育打基礎原則;(6)全面效益原則[8]。其次,根據高職院校學生未來所從事工作的職業特點和要求,可以按照他們所學的專業有針對性地安排相應的體育課程:例如公關文秘、外語外事等專業的學生可開設體育舞蹈、形體課程,培養良好的服務禮儀和身體姿態;工業建筑、機械工程等專業可開設武術、跆拳道等一類對場地要求不高,有較強健身價值和實用價值的項目,培養良好的野外工作的能力等。4.由于目前高職院校招生時生源的復雜性和多樣性,體育教師在課堂中運用教學方法時一定要“區別對待”:即面向不同體育基礎和運動技能的學生分別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這就要求廣大體育教師要善于主動挖掘和及時整理優秀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不斷學習和借鑒寶貴的教學經驗,并且能夠合理有效地運用到教學之中,讓所有的學生都能真切感受到體育帶給他們的快樂。5.針對高職院校的體育課設置時間短、教學時數少的特點,更應注重體育課教學中課程結構的合理化、內容的綜合化、形式的多樣化。本文認為,在設計體育教學時,教學標準和教學要求不宜過高、面可適當拓寬,要特別注意體育教學的合理性和針對性,多開展和選用健身價值較高、比較大眾化的、適合于終身體育的教學內容和鍛煉方法;同時,由于高職院校學生每個學期都會有一定的實習期和專周,難免會占用一定的體育課學習時間,因而體育教師在安排教學進度時一定要靈活掌握,合理安排好教學時數。6.高職院校體育課教學的不斷完善和其質量的不斷提高,其參考依據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體育課教學的評價結果,從某種意義上說也是對體育教師的評價。那么,體育課教學的評價方法就顯得尤為重要。本文建議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部門應該制訂出詳細具體、切實可行的,能夠真實準確地反映出教學效果的評價體系和評價手段,并且能夠形成制度長期堅持下來。
- 上一篇:高校音樂鑒賞教學與考評
- 下一篇:可視化在臨床教學芻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