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兒科護理教學論文

時間:2022-10-12 09:07:22

導語:中職兒科護理教學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職兒科護理教學論文

【摘要】傳統的教學方式主要注重的是通過老師將知識傳授給學生,隨后學生根據老師教的內容進行深入的學習。這種方式雖然對于學生攝取知識來說有用,卻無法達到最佳的效果。若是僅僅是老師單方面的講解,學生因為內容的枯燥而不愿配合,就沒有辦法很好的實現教學目標。在對于中職學生兒科護理科目的教學中,也會出現這種狀況。是以,傳統的教學方式已經不再適宜,“少教多學”才是當今老師們應該嘗試的新的教學方式,這可以大大加強教學質量,促進提升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

【關鍵詞】“少教多學”;兒科護理;中職護理專業

教學在對于學生的兒科護理學進行教學的過程中,老師們可以選用“少教多學”的方式,避免在學生獨立思考和操作時對其進行干擾,給予學生充分的學習空間與氛圍。在傳統的教學方式中,老師教授的知識與學生攝取的知識量對等,這說明學生的思維無法跳出原本的教學框架,只能按照老師教學的方式去進行操作。這大大不利于學生獨立思維的建立與創造力的提升。“少教多學”的教學方式正很好的處理了這種問題,可以加強學生獨立思考的水平,值得老師們去嘗試。

一、“少教多學”的教學方式對中職護理專業學生的意義

1.有利于培育學生自主的學習習慣。學生是兒科護理科目學習的主體,老師只是對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屬于外部的影響因素,并不會起到關鍵的作用。是以學生對于兒科護理科目的學習必須靠自己的主動與積極,同時要端正自身的學習態度,做學習的主導者,而非被主導者。學生對于專業的內容是否很好的理解,一是靠其自身的努力,二是老師合理的導引。只有學生養成自主的學習習慣,老師對其進行合理的導引,才能達到更好的學習的結果。2.有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目標。學生對護理專業的學習不是無條理性的學,而是應該確立合理的學習的目標,有目的性的去學習。只有學習有了計劃,才能有動力。中職護理專業的學生馬上就要進行臨床的實習,是以更應該擁有較為豐富的專業知識儲備和專業操作能力。護理是一門需要學生擁有極強的耐心與細心的科目,因此學生在學習中也會學習到一些專業以外的東西。3.可以培育學生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進行運用的能力。對于兒科護理學的學習,不只是理論上的,還有實踐上的,并且后者為主,前者為輔。學生要熟記護理的操作流程,并且操作嫻熟。老師如果選用“少教多學”的方式就能將對理論的教學部分縮小,側重到學生實際操作上去。學生在實踐過程中,也是對理論知識的運用,可以很好的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效果。

二、“少教多學”教學的方式對老師的要求

首先,老師要對“少教多學”的理念有一定的體會,其中的“少教”并非縮小理論教學的部分甚至是免去這部分,而是有目的的教,并且對理論內容進行高度凝練。老師在對學生兒科護理科目的教學中,要注重方法的科學,為學生建立一個好的學習氛圍,提高學生自主實踐的能力。同時老師要進行啟示性的教學,讓學生獨立的進行學習,自己確立學習的目標,為自己的學習建立科學的計劃。老師在教學中,要注重教學內容的凝練,對重點的專業知識多加講解,促進學生理論與實踐同步的學習。

三、“少教多學”的具體方法

1.老師們要確立正確的教學觀念。老師們要明確學生才是學習過程中的主體,要明確老師在此過程中真正的定位。老師們要對學生不合理的學習習慣進行一定的指導,同時要根據他們的學習進度進行教學內容的準備。除此之外,老師要樹立合理的教學目標,對學生進行多方面的指導,這些都能促進學生學習效果更加的顯著。2.讓學生養成科學的學習方式,培育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好的學習方法能對學生學習的效果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只有建立科學的學習計劃,才能提升學習效率與質量。這就需要老師對其進行恰當的指導,讓學生學會科學的學習方法。除此之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應過分依靠老師,而是學會自己學習,自己思考。學生只有通過不斷地自主的實踐,才能大大的提升自己的專業水平。學生經過自主學習可以加強自身的創造力,開拓自己的思維,對專業知識形成自己獨到的見解。

在對于兒科護理科目的學習中,學生才是整個流程中的主體。是以老師要明白自己在其中的定位,制定合理的教學計劃。選用“少教多學”的方法可以促進學生獨立的思考,提升其創造力,與此同時學生可以將書本上學到的理論內容通過實踐操作進行很好的運用。只有學生懂得了理論和實踐很好的結合,才能達到學生自我專業水平提升的學習目的。

作者:曹法同 單位:新鄉衛生學校

參考文獻:

[1]段慧琴.在中職兒科護理教學中運用“少教多學”教學模式[J].職業,2013,(12):13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