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作文教學需強化人文情懷
時間:2022-11-23 03:31:24
導語:淺談作文教學需強化人文情懷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中小學生記敘文教學既要注重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也應教導學生寫出充滿真情實感的作文,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豐富思想認識。本文從鼓勵學生關注生活、重視聯系課文、開展趣味性作文課堂、重視以情動人等方面來淺析作文教學的人文情懷。
關鍵詞:人文情懷;關注生活;趣味課堂;以情動人
記敘文寫作是初中寫作訓練的重點,許多學生有多年的寫作經驗,卻不能寫出一篇語言生動、內容充實、情感真摯、主題明確,充滿人文關懷的文章,原因何在?主要在于學生缺乏對生活的觀察與思考,缺少個人的實踐經歷,不能喚起自身情感體驗。其次在于教師過多地關注寫作技能,習慣讓學生模仿套作,不能培養學生的人文情懷。應從語文教學中調動學生的個人情感,讓學生更多地關注人物命運、社會百態、世事滄桑的變化,從而豐富學生的思想認識。如何讓學生寫出個性化且充滿人文關懷的記敘文呢?
―、鼓勵學生關注生活,寫作回歸真實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敝挥胁粩嗟厝リP注生活,發現生活的美,關注發生在身邊的事,才能讓自己寫作的素材真實而充滿真情。真實是寫作的靈魂,每個學生的生活經歷不同,無論生活經歷豐富多彩還是平淡簡單,這都是一種體驗。我們應該鼓勵學生結合自身經歷寫出充滿真情實感的文章。比如話題作文《一次相逢一次暖》,有位學生就選取自己前往水鄉過節的經歷,通過細膩的描繪,勾勒出一幅漂亮的水鄉畫,由情及人,使人感受到親情的溫暖,這便就是選材回歸生活獲得的靈感。傳統的記敘文教學更多注重作文的知識和技巧,忽視了作文本身應當蘊含豐富的思想,體現自身人文素養,這是本末倒置的。新課程要求寫作更多的關注世界、關注社會、關注人生,注重學生人格的培養,體現人文性。這就要求學生不是為考試而寫作,而是通過觀察生活,發現生活的喜怒哀樂,深化學生的思想認識程度,讓學生有自己獨特的見解,抒發自己內心的感悟。泛泛而談、任意拔高的作文只會讓人看到虛偽空洞的靈魂,只有真實的記敘文才能培養我們真誠友善的人文素養。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說:“生活即教育?!闭Z文記敘文教學不僅傳授的是寫作本領,更應該讓學生在生活中找到寫作的靈感,關注真實的社會生活,鼓勵學生記錄生活的真實片段,大膽地表達自己的觀點,讓學生自由地表達出對美好事物的獨特感受,不偽裝自己的真情實感。
二、重視聯系課文,從文本中培養學生人格
閱讀與寫作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只有深入地閱讀文本,從文本中體悟作者的人生體驗,真情實感,才能打開視野,為寫作提供豐富的思想認知。正如葉圣陶先生所說:“閱讀是寫作的基礎?!敝挥虚喿x了大量的文學名篇名著,才能從中培養自己的高尚情操,樂觀健全的人格。其實,每一位優秀的作家都會對這個世界有著強烈的人文關懷,讓其作品充滿著同情心、憐憫心。初中課本里選取了大量著名作家的作品,如魯迅、沈從文、巴金、老舍、朱自清、郭沫若、王安憶……他們在特定的時代背景下描繪著人間百態,揭露人性的本質,表現親情的溫暖,抒發著自己對真善美的追求。比如朱自清的《背影》,作者描繪了父親為“我”買橘子的情景,父親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步履不穩,看到他那吃力的樣子和熟悉的背影,作者不由得流下了感動的眼淚。這背影集中體現了父親的關愛,也讓“我”感受到了親情的巨大沖擊力。記敘文教學時,我們可以讓學生聯系這樣的生動片段,它既有著生動細膩的細節描寫,也飽含著作者的個人深情,這樣濃烈的父子深情的確使人難以忘懷。寫作時我們可以讓學生來回憶自己與父親母親、爺爺奶奶等親人的相處片段,抓住那些感人的瞬間,將這種親情的細膩真摯融人自己的寫作中。初中課文包含著豐富的情感類型,有的追憶過往的青春年華,如田曉菲的《十三歲的際遇》、于漪的《往事依依》等,我們可以讓學生在閱讀時感懷自己的青春生活體驗;有的呈現人物風采面貌,如阿累的《一面》、魏巍的《我的老師》,我們可以讓學生閱讀時懷想那些相逢的人物風貌;也有的抒發至愛親情,比如黃飛的《甜甜的泥土》、川端康成的《父母的心》,我們可以讓學生閱讀時追憶那親情的可貴……通過對課文的分析,引發讀者與作者的情感共鳴,培養學生對真善美的追求,培養髙尚的道德情操,讓記敘文寫作充滿人文情懷。
三、開展趣味性作文課堂
楊振寧博士說:“成功的秘訣在于興趣?!敝挥谐錆M興趣的課堂才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記敘文教學同樣如此,只有遠離呆板單一的教學模式,豐富課堂形式,才能激發學生寫作的靈感。常會有學生厭惡作文課,因為訓練形式陳舊,不能讓學生寫作變得輕松快樂。所以,真正充滿人文關懷的作文課應該是站在學生的角度,設計靈活多變的寫作指導,比如記敘文注重細節描寫,我們可以讓學生通過表演的方式來學習神態描寫、動作描寫,生動的表情、精到的動作既能讓學生印象深刻,也充滿趣味性;通過對話的形式來學習語言描寫,身臨其境的語言對話能夠調整課堂氛圍,把握人物個性特征。此外,我們在記敘文教學中應開展合作學習,引導學生自由表達。傳統的教學方式注重個人的思考與領悟,課堂氣氛死板沉寂,不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不利于學生寫出充滿靈性、富含思想的文章。所以我們應該改變這種形式,重視小組的交流合作。組員之間不斷交流討論,找出彼此作文的優缺點,通過參與到典型作文的評判中,討論其不足,討論怎樣給作文修改潤色,才能更清楚作文容易碰到的問題,才能讓我們的記敘文情節更加曲折,內容更加豐富。當然,在此過程中我們還需要給學生多一些欣賞與肯定,不能一味地找學生的缺點,評改時應該肯定學生的長處,喚醒學生的寫作渴望和熱情,一句肯定性的評價可能會成為學生寫作前進的動力。比如學生的選材雖然平淡但富含情感,我們可以肯定其內容的真實性與感染力,比如學生的細節描寫具有閃光點,我們可以評價道“此處形象刻畫讓我眼前一亮”,我們應該選擇積極的方式引導學生寫出充滿人文情懷的文章。
四、重視以情動人,文句有意境
記敘文作文教學中,我們始終要把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放在首要地位,讓學生在作文中注入自己的豐富情感。劉勰在《文心雕龍》中說“夫綴文者情動而辭發”,只有寫出記敘文的動情點,才能真正地打動讀者。所以記敘文考場作文要想拿得高分,必須重視感情的真摯,它所表達的思想應該是積極向上的、全面健康的,而不應該是虛假消極的。正如初中課本中的名篇佳作,無一例外地富含豐富真摯的情感。比如巴金的《繁星》,作者描寫了三次看繁星的經歷和感受,隨著年齡及閱歷的增長,對星空的觀察和感知逐步深入,作者抒發了對大自然的熱愛,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對祖國的依戀。作者通過自身的經歷,用充滿感染力的語言,表達出人生不同階段的感悟。又如莫懷戚的《散步》,作者的語言質樸,但情感真摯,它通過敘寫祖孫三代在田野散步的生活片段,展示了這一家人互敬互愛和睦共處的傳統美德??梢娪袝r記敘文的寫作并不一定要選材多么新穎,辭藻多么華麗,重要的是能夠讓讀者產生情感上的共鳴。我們生活中也會常常出現一家三口共同散步的畫面,所以我們何不恰當地引導學生寫出這樣能夠打動人心的作文呢?當然,動人的情感需要文句有意境,具有審美價值,能夠引發人的聯想和想象,與作者產生心靈上的共棲。比如魯迅的《故鄉》中寫道:“我似乎打了一個寒噤;我就知道,我們之間已經隔了一層可悲的厚障壁了?!本渥蛹缺憩F了“我”和閏土之間的精神隔閡,也側面表現了封建統治對閏土的毒害之深,魯迅將自己與同鄉的心靈距離描寫得細膩生動,表達了對兩人之間友誼失去的惋惜與失落。正因為魯迅的文句充滿意境,就更能激發讀者的情感。所以在記敘文教學中,我們也應該訓練學生寫出充滿意境的文句,讓學生通過加強閱讀,打開思路,自選范文加以創造性的模仿。記敘文教學應該鼓勵學生說真話,抒真情,讓學生成為寫作的主人公,使學生通過不斷地閱讀來豐富自己的內心世界,讓作文同生活相結合,我們應該秉持著“作文是生命的律動”的人文情懷,達到全面提高學生寫作水平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孫琳?喚醒寫作教學的人文情懷[j].現代語文(教學研究版),2011(2).
[2]鐘群力.在作文教學中落實人文關懷[J].師道(教研),2〇11(7).
[3]董霞力?初中階段的記敘文如何寫得充滿人文情懷[J]?新課程導學,2013(1).
[4]吳艾華?在作文教學中要以情動人[J]-成功(教育版),2011(21)。
作者:王秀榮 單位:萊蕪市萊城區汶源學校
- 上一篇:大學生思想道德健康成長分析
- 下一篇:孔子道德教育思想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