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學生作文教學分析

時間:2022-05-03 02:57:00

導語:小學學生作文教學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學學生作文教學分析

一、引導學生學會觀察生活,積累寫作素材

“作文的自然順序應該是我認識事物,心中感情的波瀾沖擊著我,我有說話的愿望,便想傾吐,于是文章就誕生了?!边@是葉老說過的一段話。生活是源泉,而觀察又是學生認識生活的觸角,只有把寫作當作是多彩生活的一個延續,才能煥發出無窮的動力。為此,在作文教學中,要讓每個學生都有一雙善于觀察的眼睛和一顆美麗的心,去留心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收集生活中的每一處靈動,做生活的有心人,開啟他們的心靈之窗。有時學生往往缺少“捕捉生活”的意識,這就需要教師適時加以指導。1.利用偶發事件,學會捕捉生活。在日常教學當中,對于一些偶發事件,教師不能熟視無睹,要學會改變教學計劃,利用突發事件引導學生進行即興寫作。這樣,在教師的帶領下,學生養成對身邊事物留心觀察、思考的習慣,長期以往心中自有文章。上課時一只蝴蝶飛進教室,被學生發現了,課堂上出現了一些騷亂。這時筆者沒有責備學生,而是拋出一個問題:“同學們,如果今天課堂上發生的事讓你們記錄下來,你會怎樣去寫呢?”此時,教室一下子又安靜下來,有的同學低著頭認真思索,有的同學搖晃著小腦袋。筆者引導說:“你們發現什么飛進教室了?”一時間教室里沸騰起來,同學們七嘴八舌地回答。筆者順勢而導,讓學生將整個事情的經過說清楚。就這樣,一節精讀課教學,由于一段小插曲最后改上情境小作文指導課了。由于寫的是親身經歷的事,學生們最后寫成的作文內容充實,感情真摯,充滿童趣。2.利用節日,引導學生寫作。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過節已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這為學生的寫作提供了很好的素材。如母親節、父親節這樣的節日,可以針對不同年段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低段的學生可以制作節日賀卡,并寫上一兩句表示節日祝福的話語;中高段的學生除了制作賀卡外,可以選擇為父母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并注意觀察母親、父親收到卡片時的神情、語言等細節,并將這一天的事情記錄下來。一名學生這樣寫道:“今天是父親節,老師讓我們親手為父親制作一張賀卡,表達對父親的節日祝福。回家后,我把賀卡悄悄地放在爸爸的茶杯旁,我的心七上八下的,真不知道爸爸看到賀卡會是什么樣子的?!绷硪幻麑W生寫道:“媽媽,是您每天不知疲憊地照顧著一家人,您從未抱怨過,也從未要求過我什么,我知道在我生病時,您常常累得合衣而睡。在今天這個特殊的日子里,讓我真誠地道一聲:媽媽,您辛苦了!媽媽,我愛您!”簡短的話語流露出孩子們對父母的感激之情,這樣的文章才是真正發自內心的,才最能打動人心。生活中的節日是不可忽視的素材,教師只要細心挖掘,對學生進行習作上的引導,學生的習作能力肯定會大大提高。3.利用電視節目等媒介來獲取寫作素材。隨著經濟生活的快速發展,人們對于信息的需求越來越大。新媒體傳播媒介的出現豐富了學生的視野,更為習作提供了必要的素材。如中央電視臺的“科技博覽”“走近科學”“朗讀者”“中華詩詞大會”等欄目,學生們通過觀看節目獲取大量課本中沒有的信息,增長了見識。在寫作時學生縱古論今,天文地理,名人典故融入文中,作文更會大放異彩。

二、善抓思維訓練,為寫作插上想象的翅膀

有人曾做過這樣一項實驗:他在幾所學校不同年級的黑板上畫上一個小圓圈,然后問學生這是什么?幼兒園的孩子們回答千奇百怪,妙趣橫生:有的說是泡泡,有的說是豆豆、小石子、月亮、老師的眼睛等;而高年級學生的答案卻眾口一詞:小圓圈。這項實驗說明幼兒的想象力更豐富,高年級學生思維受到程式化影響。葉圣陶先生曾說過:“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才有撰作?!笨梢娮ズ盟季S訓練,對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新能力極其重要。1.學會呵護學生的“奇思妙想”。有這樣一個教學片斷:一位教師在教授《秋天到了》這節課時,一位同學站起來問:“老師,大雁為什么一會兒排成人字,一會兒排成一字呢?”一石激起千層浪,教室里頓時沸騰起來,學生們紛紛舉起小手滿心歡喜地答著,可當答案一一被老師否定時,一雙雙小手再也不敢舉起,一雙雙渴望知識的眼睛在老師的身上追尋,似乎期盼從老師的眼中讀到那唯一正確的答案。這種一味尋求固有答案的現象時有發生,在尋求的過程中,扼殺了學生們的想象力。最終,他們變得和大多數大人一樣,只會照本宣科機械地重復別人的知識與技能,失去了想象力與創造力?!跋胂罅Ρ戎R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苯處煈獙W會呵護學生的“奇思妙想”,讓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2.打破思維定勢,留給學生想象的空間。一位著名的心算家每次上臺表演時有一個習慣,就是讓臺下的觀眾當場出題。一次觀眾讀出了這樣一道題:“一輛有2567人的列車開到車站,上來9人,下去45人。又到一個站,上來39人,下去46人……”當這位觀眾讀完這道題時,心算家和觀眾都笑了,因為在大家看來這對于心算家來說簡直是手到擒來的事。讓大家意想不到的是,心算家輸了。原因是這個觀眾提出的問題不是一共車上有多少人,而是這輛列車停了幾站。一直以來,作文教學又何嘗不是這樣呢?固有的命題、固有的作文形式、固有的寫作方法,在這些固有知識的灌輸下,在這些固有框架和束縛下,學生的思維缺乏想象、作文內容單一而千篇一律。為此,教師應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多角度、多層次去想象,使學生敢想象、會想象、善想象。3.巧用身邊資源進行思維訓練。(1)巧用書中插圖小學語文課本大都是圖文并茂的,這些插圖題材豐富,或是配合文中的主要人物,或是展現課文的故事情節,或是描繪秀麗的景物。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巧用書中插圖進行思維訓練。如在教學《“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時,當小男孩子面對父親的批評時,他的內心會想些什么文中并沒有寫到,這時,可以讓學生結合文中的插圖合理想象,仔細觀察小男孩的神情如何,他此時會想些什么。這一系列問題的拋出,學生們就會結合文中的內容來想象,進行說寫訓練的同時拓展了思維,為學生提供了語言實踐的機會,使他們的思維和語言同步發展。(2)巧用作文的命題以往的作文教學中,讓學生命題的方式比較單一,多是從正面進行命題。在命題時可以轉換角度,引導學生從反面或側面進行擬題。如《我不會幫助他》這個題目就很博人眼球,寫的是一名學生的同桌總是讓他幫助寫作業,而小男孩子由最初的妥協到最終幫助同桌改掉不完成作業的壞習慣。只有經過長期的思維訓練,學生才能打破原有的思維方式,學會運用逆向思維、多向思維等方法寫出獨具匠心的作文。

小學作文教學是一項漫長而又艱巨的任務。在作文教學中,教師應該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和個性體驗,呵護他們的奇思妙想,真正讓學生“我手寫我口,我口抒我心”。摒棄固有機械的作文教學方法,打破思維定勢,發揮學生的想象,引導學生學會觀察、捕捉生活,積累寫作素材,使小學作文教學達到新高度。

參考文獻:

[1]王小薇.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作文教學反思[J].基礎教育理論,2014,(06).

[2]袁玲.小學起步作文教學初探[J].教育科學論壇,2017,(14).

[3]余燕春.例談創新作文教學的策略[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02).

[4]楊斌林,胡彪.談.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重要性[J].中國校外教育,2017,(09).

作者:劉琳琳 單位:黑龍江省嫩江縣第二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