聾校個性化作文教學研究

時間:2022-05-03 02:59:58

導語:聾校個性化作文教學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聾校個性化作文教學研究

【摘要】在作文教學中,如何使學生突出個性,培養個性是作文教學的重要目標。學生是寫作的主體。在引導學生寫作的過程中,要積極引導學生,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努力創造個性化寫作的機會,宣揚和培養學生的個性,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本文對此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聾校;個性化;作文教學

一、以個性化為指導思想

首先,要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作文教學。語文教師在對小學生進行作文教學的時候,必須以班級學生所呈現的實際情況為出發點,運用個性化作文教學的理念,開發創新的寫作教學方案,打破傳統的作文教學所呈現的局限性,為學生創造更多的學習空間,并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情感。例如,在對小學生進行人物作文教學時,教師可以打破傳統父親和老師等人物形象限定的思維,以教材中的主人公為形象讓學生進行寫作。同時,語文教師還可以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感,讓他們描寫一些人物,使學生在作文寫作中呈現出自己的個性,使寫作教學更具創新性。

二、鼓勵學生自由寫作

可以鼓勵學生自由寫作。它不限于教師在課堂上安排的內容。這種自由寫作方法可以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而不受課堂范圍的限制。他們可以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感受。例如,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一些周記或者日記,讓學生能夠在日常生活中通過觀察進行寫作,讓學生寫下他們想要寫的人,最喜歡的動物,最難忘的事。在教學的過程中,讓學生以“北方的人”為題目進行寫作,學生看到這個題目的時候可能不知道這個題目要講的是什么,教師此時就需要告訴學生:“你們只需要按照你們的思路來進行寫就行,不需要局限于這個題目的具體意思。”從而使得學生在進行寫作的時候,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這個題目也是沒有范文做參考的,最終學生寫出的文章有歌頌北方的人堅毅品質的散文,也有學生通過構造一篇小說來描寫北方的人,而有的學生通過幾個實例的論證來表達自己對北方的人的感受,學生寫出來的文章,幾乎沒有雷同的現象,每個學生寫出來的文章都是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也感受到了文字所帶來的魅力。教師應該正確引導學生,積極激勵學生思考,開闊視野,讓學生思考他們想寫的東西。最后,教師應對每個學生的作文進行合理的評估,以保持學生的寫作興趣和熱情。

三、注重實踐經驗,拓展寫作思路

聾校作文中一些話題的選定,本來應該是簡單而且能夠寫出學生的真情實感的,但學生在寫作過程中仍然有一些胡編亂造的現象。原因是學生們對題目的要求雖然能夠理解,但是沒有具體的實例做支撐,因此最終寫出來的文章都是大同小異,沒有創新性。因此,在平時的作文研究中,學生需要多練習并加深自己的感悟,這樣在寫文章時,就會有話可寫,從而寫出精彩的文章。比如,教師在春天、秋天這樣的季節的時候,就可以帶領學生進行戶外游玩,這樣學生不僅可以感受到春天和秋天帶來的美感,還可以讓學生對自然變化有所了解。旅程中遇到的一些事情也增加了學生的生活感受,如培養學生的毅力和樂于助人的品格,這樣當學生遇到這樣的寫作主題時,他們就可以將這樣的真實經歷寫在作文里面,從而使得學生寫出來的文章具體生動,表達自己的個性。學生在進行寫作的時候,還要不拘泥于寫作的格式,古詩詞、詩歌、散文等都可以作為學生寫作的體裁,要讓學生先學會模仿,然后再逐漸放開固有模板的束縛,寫出自己風格的作品。

四、建立突出個性的評估體系

此外,語文教師必須建立個性化的評估體系,使小學生能夠獲得更高水平的寫作教育。在評估學生作文時,教師必須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寫作能力以及文字運用等方面的評價。讓小學生可以認識到自己在作文寫作中所存在的一些不足,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修正,使小學生的寫作水平逐步提高。同時,語文教師在對小學生進行教學時,需要根據不同學生的特征提供不同的指導。以防止學生出現自尊心受損的問題,也能夠讓小學生發現自身在作文寫作中存在的不足。例如針對一些性格比較開朗的學生,語文教師可以直接告訴他們在文章中所呈現的一些缺點;而針對那些比較內向的學生,語文教師可以采用一些委婉或者是幽默的教學語言對他們進行寫作指導,不僅可以發現學生在作文寫作方面存在問題,而且他們也可以增強他們參與作文教學的信心。

總之,個性化教學方法在作文課上的應用是作文發展的趨勢。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教師必須轉變觀念,發展自己的個性化教學,運用個性化的教學方法,真正培養學生的個性化寫作技巧,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參考文獻:

[1]高春華.個性化角度下的語文作文教學探究[J].漢字文化,2018(02):66-67[

2]劉冬梅.個性化視角下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方法的探討[J].亞太教育,2016(32):124

[3]李秋孌.個性化角度下的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探究[J].學周刊,2016(20):173-174

作者:孟柳霞 單位:湖南省岳陽市平江縣特殊教育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