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驗式”作文教學探討

時間:2022-01-13 04:19:44

導語:“體驗式”作文教學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體驗式”作文教學探討

一、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產生體驗

體驗,就是讓學生走進去體會其中,讓學生對已經熟悉的事物,在腦海中重現情景,激活其原有積累,從而產生體驗。從創設的情境中,讓學生心靈深處產生情感,是作文教學成為從什么深處喚醒其沉睡的自我意識。如在教學《我學會了……》時,學生就學習過程講述較清楚,但是對于自己內心情感的表達卻欠缺較多,我就引導學生回憶學習的過程中發生的事情,學生陷入了沉思,都在回憶學習過程的場景,這時,我就抓住時機,引導學生說出難忘的情景及難忘的原因,這場景中有苦、有樂、有喜、有憂,回憶過后,我再一次引導學生更深入的挖掘內心的真實感受,通過情境再現,同學間互相交流,引起了共鳴,此次習作完成情況就十分好。體驗式作業是做作文化教學的是新的課堂理念中一個課程要求,他在廣泛應用的同時也給傳統的作文教學帶來了抨擊和全新的挑戰。在如今的語文改革大背景下,體驗式作文教學的改革的進行。首先我們明確的是,新課程的作文教學不會否定以往的教學經驗,而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進行繼承和發展。一切理念的創新都是來源于實踐的。因此,體驗式的作文教學也是作文教學中一個獨特的技術手段和感受。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我們常常因為常常忽視了學生們自己的想象能力。教師們認為這樣的想象是空洞的,不切實際的,不利于學生真情實感的培養,從而扼殺了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而如今,廣大教育者都明白了扼殺學生創造力的弊端,從而希望能夠對學生的創造力,有一個更好的培養,能夠對他們的童真童趣保持一個很好的表達,對自己內心世界真實的反應有一個切實的反饋。在實踐教學中,讓學生寫出一篇好文章是很難的,我們不僅需要它在選材上,能夠有一個好的方向。同時也需要他能夠把內容寫得真切具體。然而,大多數學生并不能夠輕易的達到這一下兩以上兩點。終其原因是因為學生們的積累沉淀太少,生活經驗不足,對于所經歷的事情印象模糊。而導致內容作文篇偏于流水賬,沒有實質性的內容。有經驗的學生能夠將所寫的事情進行藝術的加工和再創造,使文章有血有肉,顯得內容十分充實,在情感表達上也做得極為細致。這類學生,他們的想象往往并不是漫無邊際的,而是合情合理地表達自己的訴求,在內心表達自己最真實的情感,將其化為文字寫在紙上。

二、注重積累,厚積薄發,有話可言

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說:“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猶如溪水,泉源豐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潑的流個不歇?!边@句話的意思就是說,習作離不開生活,習作訓練如果與生活出現了脫節,那么就會變成一句空話,體驗式習作就是讓學生從實際生活中體驗,從體驗中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語言文字的積累,不僅僅限于日常教學、書本之中,其實生活中的語言會比這些來得自然,來得深刻、來的親切些,因此,教師要注重學生生活中的積累。如在教學《校園美景》時,在教室中問學生,善于觀察的學生就能說出一二,不善于觀察的學生就賴學校最基本的樣子也說不出來,這時,我有一個想法:帶著學生實地觀察,走一處說一說自己印象最深的,以及給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原因,說的過程也就是體驗的過程,通過自己實地觀察、體驗,最終學生能較成功的完成了習作。對于學生來說,習作無話可說,是因為他們缺乏體驗的意識。雖然現在孩子們接觸外界的機會很多,可是從接觸中能說出體驗的卻很少很少,因為他們的體驗并沒有經過自己心靈深處,也就是參與而已,而根本沒有從自己的主觀上對觀察到的現象和事件有真真正正的體會,而只是停留在表面。在寫作過程中一直強調的真情實感就是為了能夠讓學生們把豐富多彩的生活,用自己獨特的感受來表達出來。生活并不是平凡單調的,只是學生們在發現生活的過程中缺少細心,使學生在生活中不會積累和沉淀自己的感受。生活即是作文,作文即是生活。另外一個原因就是教師們的急于求成,在對于學生的選材和表達上,嚴苛的追求自己的那一套,而不去顧慮和考慮學生們的想法和態度,又由于學生缺乏心理準備和背景氛圍,而導致其作文表達十分空洞,使人讀起來感受不深。但實際上,作文與生活應當是建立一個密切的聯系的,在寫活動場面的時候,應當事先讓學生們進行參觀游覽實踐。這樣鮮活的素材寫起來也會得心應手更因為這是臨近的體驗,所以印象較為深刻。同時,作文是一個訓練的過程,并不是每一篇作文都要以相同的方式去表達和陳述。我們應當去注重學生們的個性展示,在學生之間的交流和互動啟發上才能才能變得豐富起來。不同的學生在面對同一個場景介紹和相同的游玩內容上也會有不同的視角去表達和寫作。

三、情感升華,把體驗化為紙間跳躍的文字

著名作家列夫.托爾斯泰認為,藝術感染力的大小取決于三個條件:一是,所傳達的感情有多大的獨特;二是這種情感的傳達多么清楚;三是藝術的真摯程度如何。從這三個條件我們不能看出,要讓孩子們能很好的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傳達的感情與眾不同,就需要學生有個體體驗,只有這樣的作品才能做到感動自己、感染他人,這才是我們說的真正成功的作文。如教《父母的愛》這一主題的習作時,同學們只是千篇一律的寫了自己生病時,父母怎么帶自己去看病,怎么陪護自己,怎么給自己買東西等,忽略了父母的愛,其實就在生活中,父母對自己的一點一滴都透著滿滿的愛。我就引導學生想想日常生活的哪些部分能體現出愛來,同學們你一言我一語,很多同學都打開了思路,作文能以不同的形式展現出來,同時,也讓學生明白了愛就是從點滴生活中體現出來的。體驗無處不在,生活因體驗而美好,生活因體驗而精彩,讓學生們在體驗中見“風雨”,見世面,體驗生活、感悟生活,積累素材,學生寫作時才會“驚天地、泣鬼神”,嬉笑怒罵皆文章,讓學生在體驗中流露真情,在體驗中讓心靈自由飛翔吧!

參考文獻

[1]錢麗華.基于高階思維發展的創意作文教學——《袁愛國的創意作文課》案例研習[J].新作文(中學作文教學研究),2020(10):18-21.

[2].賽出來的作文課——全國作文教學“創課”比賽教案集錦[J].新作文(中學作文教學研究),2020(10):65.

作者:鄭萍 單位: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石河子市第八師121團第二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