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工程教育模式與實踐論文

時間:2022-03-07 03:49:26

導語:機械工程教育模式與實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機械工程教育模式與實踐論文

機械工程訓練實踐教學模式的實踐

加強訓練實踐課程體系與內容的設計機械工程訓練實踐教學模式要求構建一個合理的完整的課程體系,并設計符合時代要求的課程內容。因此,隨著工程材料和制造技術的快速發展,傳統的以冷熱加工為主要內容的“金屬工藝學”也必須做出重大調整。在進行核心內容精選、陳詞或者陳舊的內容進行壓縮的同時,增加了大幅度的特種加工技術、數控加工技術、非金屬材料和與制造過程彼此關聯的管理知識和系統知識。并且將其中的大部分內容賦予實習期間進行講授,將“金屬工藝學”設置為各模塊教學,將其調整為“:材料成型技術基礎、機械制造技術基礎、工程材料及成型技術”等模塊知識進行講授,供學生們根據專業性質進行選修,從而強化學生機械工程訓練的針對性和實踐性。同時,機械工程訓練實踐教學模式還應該開出《創造性思維方法》和《創造力的開發與訓練》兩門課程,讓學生們根據自己的興趣進行選修,從而強化學生們的創新意識和工程實踐能力。加強金工實習教學在機械工程訓練實踐教學模式中,金工實習教學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其包括生產線模擬、機器人、激光加工、快速原型制造、電火花成型加工、數控電火花線切割加工、加工中心、數控銑、數控車等十多種實習內容。同時,隨著各項硬件水平不斷提高,各工種的內容都進行了大幅度的修改,并制定了許多新興的實習方案,從而增加以焊接、鑄為主要內容的熱加工實踐實習;以鉗、車為主要內容的冷加工實踐實習,以數控銑和數控車為主要內容的數控加工實踐實習;以原型快速制造和數控線切割為主要內容的特種加工實踐實習。其中,鉗工實習將增加裝配凸輪機構的內容;同時也將鈑金工內容增加在其中;焊接實習也在之前的氣焊、手工電弧焊基礎上增加了激光焊接氬、電焊、弧焊等內容;鑄造實習中也增加了激光快速原型造型和軟模造型的內容;在數控線切割、數控銑、數控車、加工中心等加工方法中,增加了費斯托生產線的現場教學。這些實習內容的設置,將極大地增加了機械工程訓練的實踐性,提升機械工程教學的實效性。同時,在實習指導方面,將過去“師傅帶徒弟”的訓練模式改革為“老師監督指導,學生親身操作和創新”的訓練模式。除了老師指定的器件之外,學生還需自行制作自擬件,比如:鋁飛機支座、手動壓力機、簡易小虎嵌等等,從而使學生們進行金工實習的積極性大大提高,同時也培養了他們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思維,使其個性得到有效的發展。加強機械工程訓練實踐教學師資隊伍的建設機械工程訓練實踐教學效果很大程度上在于師資隊伍水平的高低,教師的作用主要在于為學生提供有效的實踐資料,引導學生們自主訓練和學習,啟發學生們的創新型思維,開展創造性思維等講座,為學生創造情境環境,設置實踐性內容供學生們聯想和操作。學生所進行的分組選題、集體討論、設計方案設置、機構運動分析簡圖制作、零件圖和裝配圖制作、技術報告設計與答辯等等,老師都起著引導和調整作用。在機械工程訓練實踐教學模式下,對老師的設計能力和知識結構都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因此,對師資隊伍的建設也提出了更高的硬性指標,教師們不但要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同時他們的科研方向也需涉及到典型機械設備設計、虛擬設計、CAD、康復工程、人機工程、傳動設計、智能機械、性能設計、機構學與機器人、可靠性設計、機械運動學、機構動力學、機械設計方法學等等,教師科研工作的順利開展將可為學生的訓練實踐提供一定的技術支持。

機械工程訓練實踐教學效果分析

通過幾年來的機械工程訓練實踐教學模式的實踐,金工實習教學方法的改革,將原來的“學習工藝知識,提高動手能力,轉變思想作風”教學理念進行了加到轉變,其轉變為:第一,由被動單一的實習方式轉變為學生主動、自擬制件的實習方式;第二,由以培養動手操作能力為主要目的轉變為以工程設計能力和創新能力、工程實踐能力為主要目的;第三,由思想作風轉變轉變為綜合素質的培養。在幾年機械工程訓練實踐教學模式實踐之后,通過對學生的問卷調查(見表1)發現,學生們對實習內容、安排和效果的滿意度都非常高。因此,機械工程訓練實踐教學模式的實施能有效擴充和保留實訓規模,增加了實習工種,能極大地滿足低年級學生實際動手訓練。同時,工程訓練實踐教學模式能有效促進學生的課程設計、生產實習、畢業實習、畢業設計的進行,幫助學生們順利畢業,參加社會工作。工程訓練實踐模式制訂了管理制度,以接待學生的教學實踐活動。現在,每年都有大批學生利用中心的教學資源解決后續課程和設計中所遇到的工程實際問題,并取得很好的教學效果。機械設計工程訓練實踐教學模式的實踐,其效果明顯。學生們大多感覺自己收獲頗豐,都認為實踐教學是其上大學以來印象最深、收獲最大的環節,通過此環節,學生們的知識面得以拓展,創新意識得以加強。許多大學生都主動要求到實驗室參加工作,踴躍報名參加大學生研究訓練項目和設計大獎賽等課外科技活動。機械設計工程訓練實踐教學模式的實踐有效促進了學生從科目分科學習向工程實際綜合、從知識積累向能力生成轉化,加強了綜合實踐能力的培養。

綜上所述,機械工程訓練實踐教學主要就是在現代工程發展的背景下,開展系列的訓練實踐教學活動,讓受教育者在工程技術創新意識、工程實踐操作能力、企業管理能力等多方面能得到系統的全面的發展,從而為

學生的長遠發展和終身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通過機械工程訓練實踐教學實踐,提升訓練實踐教學的師資力量,加強金工實習,加強訓練實踐課程體系與內容的設計,極大地豐富了機械工程實踐教學體系的內容,提升了機械工程課程教學的質量和實效性。為理工類院校培養綜合型、高素質型工程人才提供一個檢驗平臺,有效滿足社會對機械工程人才的需求。

本文作者:劉志剛工作單位:吉林工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