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課堂教學創新實踐3篇
時間:2022-05-23 10:24:58
導語:中職課堂教學創新實踐3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第一篇
1.明確教學目標,強調實用性
中職教育以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為導向,指向于學生的職業教育。中職語文作為中職課程體系的重要內容,其教學目標的定位側重于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并兼顧學生基礎文化知識的傳授。中職語文作為一門文化基礎課程,教學目標的形成,應該與學生、專業有機結合,以形成職業能力培養為主、文化知識傳授為輔的教學定位。同時,中職語文教學的立足仍是學生能力的培養,這就強調教學內容與專業、學生實際情況相結合時,要尊重科學性原則。
1.1教學內容與專業相結合
教學是師生教與學的活動過程,而教材就是活動開展的重要依托。語文教學是基于教材而開展的教學活動,而非傳統教學模式下的教教材,這無意于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文化知識的傳授。對于實際的教材內容,應該具備實用性、趣味性及典范性,并推崇人性中心課程理念,立足學生的個性特點、職業發展需求。實現課程內容貼近學生專業、接近學生個性思想,讓語文課程內容與專業形成互融。在課程材料的選擇時,教師要貼近實際,明確教學目標,并結合學生的個性特點,形成科學合理的教學計劃。同時,教學內容不是以知識傳授為目的,而更多地是在教學內容中培養學生的職業技能,并在濃厚的學習興趣下,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這是構建有效課堂教學的基礎。
1.2教學內容與學生實際情況相結合
教學活動開展前提是立足學生的實際情況,也就是正視現狀。從實際來看,大部分中職生的語文基礎較差,尤其是在基礎知識、語言運用等方面,表現出明顯的薄弱性。所以,教師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需要針對學生的個性特點、學習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教學目標,以做到課堂教學的全方位。班級授課制是我國教學的主要形式,了解學生的差異,有的放矢的針對性教學,是提高教學效果的關鍵。同時,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教學計劃及目標,依托多樣化的教學手段,以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促使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
2.正確選擇教學內容,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在中職語文課程的定位上,我們強調語文課程的服務地位,也就是將語文課程作為專業發展的服務性課程。在實際的教學內容上,教師應該選擇與學生專業發展相貼近、相需求的課程內容,為學生職業能力的全面發展而服務。語文課程是培養學生實際應用能力的重要途徑,如果學生步入社會、進入工作崗位,而簡單的自薦信或申請書等,在表達上都是錯誤連篇,這無意于學生的良好就業。所以,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應該強調學生綜合能力發展的需求,旨在培養學生良好語文基礎的同時,更好地服務學生職業發展。同時,中職語文教學也應強調實踐性,也就是語文教學重點和工作實踐相結合,也是以“突出實用性”為出發點,滿足學生在未來職業發展中的需求。例如,教師在語文課程的教學中,可以相應的強化應用文的寫作,如自薦信、申請書等,增加學生職業發展的能力,這樣才能更好地服務中職教育的目標,讓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全面的培養??傊?,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中,要正確的選擇教學內容,側重知識體系的構建,進而更好地培養學生綜合能力,讓學生形成良好的職業能力。
3.創新教學方法,實現多元化的教學模式
在傳統的教學形態下,中職語文課堂呈現出“教師為主、學生為輔”的教學情形,教師在課堂上掌握著絕對的權威,唱演著獨角戲;而學生呈現出被迫、厭煩的學習狀態,課堂上昏昏欲睡,無法調動起來學習的興趣。這樣一來,語文課堂教學以“滿堂灌”、“填鴨式”的教學方法所籠罩,不利于中職語文教學的改革創新。同時,語文課堂教學方法單一,千遍一律的教學形態,造成教師教學上的疲憊感、學生學習上的厭惡感。學生被動的參與教學活動,教師也是流于形式的開展教學,以至于實際的教學缺乏實質性。所以,創新中職語文教學,當務之急就是創新教學方法,合理的處理師生教與學的關系,形成“學生為主、教師為輔”的教學模式,這是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基礎。針對中職生的學習狀態,教師應該做好以下幾點。(1)教師要立足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通過多種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是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基礎,也是消除學生學習厭倦感、疲憊感的重要手段。(2)依托于學習活動,幫助學生在學習中形成積極樂觀的學習態度,并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同時,讓學生在主動學習的內驅力下,克服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學習不主動的老毛病。教學方法應該與實際相聯系,這樣更有助于學生的思想教育,讓學生清楚地認識到語文學習的重要性。當然,教師也可針對學生的專業,與專業培養需求相結合,更有助于學生對語文學習重要性的認識,同時也強化語文教學的實際效用。在具體的課堂教學中,教學是師生雙邊活動的過程,應該讓學生全身心的投入,并調動起手、口、腦的全面配合。①動口:讓學生敢于表達、善于表達,這是學生職業能力的重要要素。學生使課堂的主人,主動表達觀點、意見,是活躍課堂氛圍、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②動手:教師可以開展探究性、實踐性的教學方法,為學生動手創造良好的條件。③動腦:教師可以基于探究式、設問式等教學方法,創造良好的課堂條件,積極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大膽探究,以更好地從課堂中學習知識、領悟要旨,這對于學生今后的職業發展非常有益。總之,中職語文教學方法的創新,立足于學生的全面發展,以學生主體地位的突出為基點,在不斷地創新改革中為中職語文教學謀發展。
4.結語
中職語文是中職課程體系的重要內容,是傳授學生語文基礎知識、服務學生職業發展的重要途徑。當前,中職語文教學仍在不同程度上,沿襲著傳統教學模式下的教學活動,致使課堂教學暴露出“教師教的累、學生學的厭煩”的教學效果。所以,創新中職語文教學,無疑成是擺脫當前教學困境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強調教學的實用性、培養學生綜合能力、創新教學方法等,都是提升中職語文教學效果,創造有效性課堂教學的集中體現。(本文來自于《教育論壇》雜志?!督逃搲冯s志簡介詳見.)
作者:孫琪工作單位:陜西省安康市漢陰縣職教中心
第二篇
一、目前我國中職語文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手段缺乏創新性
在中職語文教學活動中教師必須采用合適的教學手段為師生之間搭建一個有效的信息傳遞平臺。目前我國中職語文課堂上主要采用以教師為教學主體的手段進行教學,只需要有一本教材、一塊黑板和一支粉筆即可完成整個教學過程毫無創新意識。這種過于傳統的教學方式在現代化社會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原本在文化知識方面就存在一定的劣勢的中職學生更加容易喪失對語文的學習興趣。因此,我們應該拋棄傳統的照本宣科教學模式注式圖以另外一種教學手段來博得中職學生對語文的學習熱情。
(二)教學方法過于陳舊
教學方式是教師為了達到預定的教學目的而采取的方法。一個好的教學方法可以促進師生之間的有效溝通河以讓教師更輕松地將信息傳遞給學生,在對學生的學習潛能進行激發的過程中,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教學方式是以教學計劃與教學內容為取向的教學計劃與教學內容可以直接決定教學方式郡使是在相同目的的教學中,也可以使用多種不同的方式進行教學。目前我國中職教學課堂中所采用的教學方式都過于陳舊教師的重點大多數放在知識的被動灌輸上,忽略了學生自身的興趣與愛好。這種教學方式也許能夠培養出一批專業技能掌握牢固的高等人才膽是并不能滿足現代化社會對高素質人才所提出的要求。
二、關于中職語文教學手段及方法創新的幾點思考
(一)以多媒體教學方式取代傳統教學方式
隨著我國高科技水平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中職學校已經將多媒體設備應用到教學活動中來沮效果十分可觀。多媒體教學方式是經濟社會的產物啟取代了傳統的教學模式,更直觀地將以往無法通過黑板粉筆來表達的內容呈現在學生面前使學生更輕松地理解所學習的內容,從而激發其學習熱情引導學生主動地投入到學習過程中。在語文教學大綱中明確說明:語文教師應努力掌握現代化教育手段,并最大程度利用現代化教學設備來提高教學效率。因此在實際的中職語文課堂中,教師首先應明確教學目的并結合學生的需求采用各種多媒體教學設備輔助教學的開展教師可以通過計算機設備在課前自制教學課件將文字、語音、視頻等文件插入課件中使原本枯燥的文字變得更加生動,幫助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與掌握通過這種教學方式掌生可以自發地體會到中國文學的博大精深從而自主地去探索去學習并最大程度地發散思維提高課堂運行效率。例如在進行朱自清5背影6這篇課文的學習時,教師可以在課件中插入有關背影的各種圖片借助多媒體設備將課文所想表達的含義更加直觀地呈現在學生面前還可以配上一段傷感的樂曲從視覺、聽覺等多個角度使學生身臨其境地感受到作者所表達的離別之情,加深對文章含義的理解。這種學習方式促進學生更快地掌握了作者傳遞的思想情感,并提高了其學文學習興趣。
(二)采用互動式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學習熱情
在傳統的討論式教學方式中加入新的突破便形成了互動式教學方法。在實際語文教學課堂中應將師生之間的互動與學生之間的互動開展到最大程度通過這種互動的方式來共同學習教材中的內容,摒棄以往以師為尊的傳統思想愈勵學生站上講臺作為教學的主導者,以此來激發學生的主體意識并通過培養學生動手動口能力的方式來促進語文知識的掌握與理解長期以這種方式進行教學課堂便不會一如既往地枯燥取而代之的是活躍與熱情掌生也會具備更強的主觀能動性,從而提高語文的教學效率?;邮浇虒W方法相對以往照本宣科的方式有了很大的突破啟擺脫了教材內容的局限性在互動的過程中快速切換師生角色,將以往單純的被動式學習轉換為輕松的知識探索過程。這種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在很大程度上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將專業知識的學習興趣轉移到語文知識的學習過程中肩效地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例如在進行5羅密歐與朱麗葉6教學時教師可以選擇幾位學生與教師共同扮演課文中所出現的角色在教材的基礎上加入各自的理解洪同演繹這篇課文形成一個良性的課堂互動積極鼓勵學生自愿加入表演活動中在表演結束后,教師還可以和學生就表演中所遇到的問題進行共同討論幫助學生更好地消化課堂中所學習到的知識。這種互動性教學方式既有效地實現了教學目的更滿足了學生對于學習的興趣。
(三)采用問題情境教學方式激發學生探索欲望
問題情境教學方式是根據語文教學大綱中所規定的要求創設的,教師應在中職語文教學課堂中創設一系列開放式問題供學生進行思考在對問題思考的過程中焙養學生自我探索能力及團隊精神,通過與他人的討論來得到最佳答案實現教師預期的教學效果。例如在進行5風箏6這篇課文的教學活動時,教師可以試圖創設這樣一個問題拱學生進行思考、討論:同學們請根據各自的生活經歷及對文章的理解認識,探討一下人類思想中正確的部分是出自何處的?通過這樣一個問題,為學生設置一個思考人類正確思想的情景引導學生在該情景中進行深入地探討,并通過與其他學生的討論得出最后的結果。在這樣一個情景式教學課堂中,學生的大腦始終保持在非常活躍的狀態從而提高了課堂運行效果。
三、結語
綜上可知戶職語文教學對于培養現代化高素質人才來說是必不可少的課程忘需要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加入更多的創新理念與應用,并考慮學生必須掌握的專業技能及將來就業前景將更多突破式教學方式應用至課堂中不斷優化語文課堂,為現代主義經濟社會培養一批高素質綜合性人才。
作者:沈潔工作單位:江蘇省靖江中等專業學校
第三篇
一、何為“任務驅動式教學法”
所謂“任務驅動式教學法”是指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在教師的幫助下,緊緊圍繞一個共同的任務活動中心,在強烈的疑問動機的驅動下,通過積極主動應用學習資源,進行自主探索和互動協作的學習,并在完成既定任務的同時,引導學生產生一種學習實踐活動的欲望?!叭蝿镇寗邮浇虒W法”從本質上來說是通過“任務”來激發、維持并加強學生的成就動機,成就動機是學生學習和完成任務的內驅力。教學中的每一個任務都不應是靜止和孤立的,任務的指向應該是學生成就動機的形成。任務的設計應考慮一個由外向內的演化過程,并以產生成就動機為宗旨?!叭蝿镇寗印钡倪^程就是通過“任務外驅”走向“任務內驅”。該種教學方法倡導“在學中做,在做中學”,以學推做,以做促學,把“做”作為通向“理解理論、掌握技能”的途徑?!叭蝿镇寗臃ā卑选叭蝿铡弊鳛橹骶€,把“驅動”作為形式,將“完成任務”始終貫穿于教學的全過程。這種教學方法的優越性在于通過讓學生體驗獲得成功的樂趣,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完成知識的學習和技能的提升。教師按照教學目標將一學期要完成的教學內容分解設計成多個具體的任務,讓學生通過完成這些任務來掌握新知識,同時也培養了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創新的能力。
二、“任務驅動式教學法”在《電工電子技術及應用》教學中的具體實施
以“模擬‘知了’聲電路”的教學為例。第一步,導入實例、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把上一屆學生做的“模擬‘知了’聲電路”在課上進行演示,發出連續不斷的“知了”聲音,發光二極管同時閃爍,增加動態美感。此時老師可以暗示在座的各位學生也都可以做成此電路。學生看到上屆的同學有能力完成電路制作,對自己也充滿信心。老師適時告訴學生該電路主要是由多諧振蕩器、音頻振蕩器和發光二極管構成,我們非常有必要學習多諧振蕩器、音頻振蕩器的有關知識。第二步,布置總任務:“模擬‘知了’聲電路”制作實訓。1.根據電路原理圖和元器件清單,從元器件袋中迅速并正確地找出該電路相應的電阻、電容、發光二極管、三極管等。2.用萬用表檢測各元器件是否正常,注意電容、發光二極管的極性、三極管的類型和管腳順序和揚聲器能否發聲。3.根據電路原理圖將各元件按照從矮到高的順序安插到萬能板上并進行焊接,從而連接好電路。4.檢查電路、排除故障、實驗制作效果,讓學生體會成功制作好電路的樂趣。第三步,歸納總結、理論提升、分析電路工作原理。這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關鍵一步,高質量地完成了這一步學生對電路就有了一定的感性認識,又有了學習激情,理論教學將事半功倍。這部分的任務目標有兩點。1.重點學習。(1)理解音頻振蕩器、多諧振蕩器的工作原理;(2)掌握三極管、發光二極管、揚聲器等元器件的檢測方法。2.講解“模擬‘知了’聲電路”的工作原理。第四步,測量相關參數,完成實驗報告。這一步驟要求學生帶著任務去完成相關數據、波形的采集,回顧整個探究過程,編寫報告作為本課的最后任務和學習成果的完美展示。
三、應用“任務驅動式教學法”的幾點體會
1.任務的選擇是關鍵。設計任務應當考慮以下兩個方面:第一,是否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否來源于發生在學生身邊的實例,比如說電子助記器、多路搶答器、觸摸開關、拍手開關、數字鐘等學生感興趣的東西;第二,該任務的難度是否恰當,是不是能把握好“跳起來就能摘到蘋果的原則”。2.任務的目的要清楚,緊扣教學目標。3.引導學生進一步完善任務。教師在學生完成基本任務后,要努力調動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的欲望,強調在實踐中學習理論,淡化理論的系統性。4.要注重加強任務小結和知識點的回顧。能夠使學習能力和動手能力相對較差的學生及時跟進教師的教學進度,達到教學要求的行之有效的辦法就是良好的總結和回顧。
總之,“任務驅動式教學法”是以任務作為橋梁,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自己的操作,將書本死板的理論變成動手操作的生動的知識,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完成知識學習,達到預期教學目標的教學方法?!叭蝿镇寗邮浇虒W法”的整個教學過程可以充分地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充分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動手、觀察、分析甚至創新的能力。在《電工電子技術及應用》課程教學中合理運用,可以改進教學模式,融合更多的教學手段,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作者:王秋琴工作單位:江蘇省啟東中等專業學校
- 上一篇:中職課堂教學模式分析3篇
- 下一篇:農機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