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主觀能動性的中職教學論文
時間:2022-09-13 04:51:34
導語:學生主觀能動性的中職教學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學習初期階段,多面入手,激發興趣
在學習初期僅在這一個方面培養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多面入手,從每個細節處激發學生的興趣與求知欲。在平時的授課與生活中,開始嘗試用日語和她們進行對話,即使是最簡單的句子,也讓他們養成用日語說的習慣,無形中營造出一個學習日語的積極向上的氛圍,有了良好的語言學習環境,學生的積極性自然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在一次初期的教學過程中,專門給學生說了一節關于日本和服文化的文化課程,學生的目光立刻被美麗的和服所吸引,通過一系列的講解,她們聽的聚精會神,反響效果非常好,在課后,還有很多學生自己上網繼續查找,并拿著資料詢問老師,把和服文化底蘊挖的更深,更透徹,同時在下課時間,她們通過那堂課的引導,還找了日本的櫻花文化,討論日本人為何如此喜愛櫻花。通過一節文化課的引導,學生對于日本的興趣不斷地增大,同時也學會了自主學習,學會了發散性思維,這一點讓我的課堂多面教學得到了肯定。初期階段,只有從多面入手,從學生的興趣點著手,才能更好地發揮她們的主觀能動性,更好地發揮出她們的潛能所在。
二、學習中期階段,主功側重點,逐層深入
在初期充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之后,中期由多面轉入重點,主攻側重點,重點培養學生某方面的能力。學生在學習的中期,已經基本掌握了一部分的單詞和語法,有時也相對進入了一個學習的怠慢期,興趣點也相對初期有所降低,因此找到新的激發點成了我思考的重心。于是在中期的課堂教學中,我開始思考主攻方向,在多次的教學實踐中,我開始嘗試一種新的模式——課堂比賽法,在課堂中通過小小的比賽環節,進一步激發起學生們學習的熱情,再一次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在課堂中,我會設置各種不同的比賽,大到演講,小到詞語接龍,把這些比賽的內容和教學內容很好地穿插在一起,達到融會貫通的效果。如在一次課堂中,教會了學生日語使役態的表達,于是采用造句接龍的方式驗收我的教學成果,把學生分成4個自然小組,按照接龍的方式,讓學生造句,而后一個同學的造句內容又必須是前一個同學內容的延續,用時最少的那組同學獲勝。這樣的活動既練習了他們的反應能力,又熟悉了句型,同時培養了他們的團隊合作精神,更多增加了同學之間的默契。通過這一次又一次的小比賽,學生的學習主觀能動性再一次地被激發,有時他們還會主動推薦給我更加有意思的益智類比賽,也讓我的課堂效果越發地顯著。
三、學習后期階段,實戰演練,體會成功的喜悅
在學習的后期,學生掌握了一定的詞匯量和語法,她們具有一定程度的聽說讀寫能力,此時,給學生更多的機會去實際運用和練習成為了教學中的重中之重。把課堂的舞臺更多地還原給學生,從單一的教授更多地要偏向讓學生練習,給她們表達外語的機會,讓他們更多地體會到成功的喜悅,此時學習的積極性進一步地被激發,起到了一個良性循環的效果。在學習后期的一堂課堂教學中,我讓學生通過一組圖片來做一個小小新聞的報道,敘述自己個人的感受以及所感所聞,豐富生動的圖片以及他們喜歡的熱門話題立刻吸引了她們的眼球,紛紛開始討論這些話題,隨后讓學生自己組成臨時小組討論分工,其中安排了講述和翻譯兩部分,給她們一定的時間準備,準備過程中討論熱烈,反響非常好。隨后在展示環節,學生們各抒己見,一個學生講述,另一組的一個同學在旁邊做臨時小翻譯,這樣的形式她們感到非常的新鮮,同時也能掌握一定的翻譯技巧,為將來的職業生涯打下一定的基礎。通過這堂課的教學實踐,學生實戰演練的效果非常好,每個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都被很好地調動起來,同時都盡情地參與在這樣一個活動中,參與每個不同的分工,體會其中學習的樂趣;同時翻譯的模式也讓她們了解了翻譯工作的環境,給了他們更直觀的認識,對于她們將來對于工作的定位也起到了潛移默化的作用,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后期也被很好地開發調動起來,使上課的氛圍與效果越發地有成效。
四、結語
在學生學習的每一個階段,都閃動著他們學習熱情的閃光點,而作為教師應該更敏銳地洞察到他們的閃光點,從而由內而外地激發他們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使得外語的學習形成一個很好的良性循環的體系,也讓學生在三年的職校學校中更好的掌握外語知識,為將來的工作打下堅實而有力的基礎。
作者:郭翀琳單位:徐匯職業高級中學
- 上一篇:數學生活化的中職教學論文
- 下一篇:基于PDCA循環模式的中職教學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