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校企合作機械制造教學探討
時間:2022-02-26 10:58:59
導語:基于校企合作機械制造教學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機械制造行業旨在成立機械設備儲備的部門服務于各個行業,如今機械制造行業地位突出以及規模盛大,為各個年齡段就業人員提供機會,門檻低,回報率高,機械類專業畢業生在就業市場上前景廣闊,就業率逐年提升。對于一些已經具備熟練的實操能力的畢業生更有額外優勢,各企業爭先恐后,格外青睞那些動手能力強且處于高層次文化水平的技術人才。機械制造行業目前最大缺口就是需要具有創新想法的、高級優秀的技術人才。職業教育包括中職學校只有通過不斷強化學生的實操和創新技能,會提高經濟社會人才不斷涌現,促進經濟人才質量不斷優化,學生也可以通過自我知識和技能的提升來面對就業競爭產生的壓力。
中職學校機械制造專業不僅涉及諸多交叉學習內容,還有一些難以消化的知識點,所以需要學生具備很強的感知力和創造水平,當然最重要的就是離不開實際動手能力的輔助。對于人才教育方法要及時改革,工程教育在教學環節中是重中之重,我們要循序漸進的培養學生的實操能力,慢慢開發創新思維,不能一蹴而就,推動專修機器制造的中職生早日實現新研究新發現。
1機械創新實操能力培養存在不足
1.1創新實踐環境存在明顯漏洞。眾所周知,學習機械制造是一個實踐性很強的專業,創新能力如何提升?實驗是檢驗專業的最好證明?,F如今在實習過程中很大一部分企業會從兩方面進行考量,其一,經濟效益。其二,安全性能。對于實習生的安排僅僅依靠聽講座進行參觀的方式,無法達到實操能力的累積,實際的操作能力不能與之理論知識相匹配,導致與最初培養學生實操能力的初衷背道而馳。還有,未能建立一個讓實習生樹立正確的學習方向,沒有百分之一百投入到機械專業的學習,進而看不到學習成果。在課程環節還有較大的改進空間,教程內容不夠新穎,帶給大眾視野的只有千篇一律的設計,當然這其中離不開受師生比例的影響。還有和西方相比強調的團隊合作,我們還稍顯遜色。由此我們需要教師團隊協助學生,硬件因素和費用支持無法被給予充沛,綜合這些創新根本無法得到改善[1]。1.2創新內容未得到深入開發。據調查得知,多數中職學校對機械專業學生采取強化創新意識的通用方式。只對一些對創新感興趣的學生進行創新活動的訓練和學習。我們要改進教程體系,優化教學方式方法,加大創新訓練規模,呼吁更多的學生學習創新理念,做好機械研究。不妨建立一個專門培養創新實踐能力的規范體系。讓學生感受到創新創造的魅力。讓學生深刻感受到機械制造所帶來的社會競爭力。1.3人才培養方案優化程度低。中職學校是否按照培養創新人才的目的來執行所謂的優化性的培養方案。是否做到在傳統的培養方案里去其糟粕,是否做到與時俱進,與現實相結合。聯系是普遍的,必須以嚴謹的態度完成修改方案,而不是道聽途說。只有建立實效性強的人才培養教育體系,才有可能不斷輸出創新型人才[2]。
2機械專業創新教育體系的研究
2.1校企合作達到合二為一的效果。中職學校機械制造專業為區域經濟發展帶來不可替代的效益,以機械裝備制造產業人才為方向,采取學校與企業共同協作的形式,為以后長期合作奠定基礎,形成合格的校企合作實驗教學體系。重點放在教學質量的體驗,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相結合,工程素質為根本,以強化教程培養系統為手段,對地方經濟架起一道橋梁調整資源,時刻積極強化自身實訓能力,構建與理論知識、科學原理結合體系,完善基礎機械設施、開展綜合實踐多層次、多領域、開放模式的教學管理[3]。2.2雙導師制利于創新實操能力的培養。新生采取導師制,老師對多名學生進行教學及指導,積極推進雙向的選擇加入本導師創新團隊中,在前期給予專業理論與專業實操的學習,后期學生也可自主組建創新團隊,依靠自己專業的理論知識和相關科學原理完善技術的后續提升。在導師與團隊的協助下,不斷優化自我的創新能力,樹立高度的團隊合作精神。中職學校學生可以進入企業開展畢業設計的任務,在企業相關技術人員和學校導師帶領下,貫徹推進雙導師制的實行,企業將會挑選畢業設計主題,對實際的生產工作加以嚴格把控。畢業設計主題主要與當代科技的迅猛發展掛鉤。所謂的雙導師制的安排便于督促學生對機械專業知識的學習。展示畢業設計作品讓學生了解國內外機械領域的最新發展趨勢,看到自身的漏洞,對學生的實操與創新能力提升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2.3良好實操氛圍利于創新能力提升。在中職學校內通過開展機械型專業特有實操創新比賽。把機械學科的專業特性作為比賽培養目標,多設立有關創新能力的機械項目,類似于繪圖競賽、機械創新作品比賽等。同時獲獎者獎勵頗豐,吸引學生的關注力,也可年年舉辦,成為傳統項目,深深印刻在學生的記憶里。該項目所營造的氛圍會讓實操創新能力有所起色。同時,學生可以自主參加省級或省級以上的各類創新比賽項目中,還可以選擇與實驗能力相關的小組織活動,教師團隊要做好前期的準備工作,服務于學生的合理請求。導師的教導方式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幫助學生開展機械研究學習,設計自己主導研究課題、熟悉組織設備、中職學校創新能力提升指日可待。
3結語
機械專業教育體系的創新,應不斷改進實驗實訓格局構建,打造培養創新型人才、應用型人才的實訓教學系統,開展機械型專業特有實操創新比賽,通過與校外實驗大本營的相互溝通研討下,不斷加強實驗教學內容的質量。采取學校與企業共同協作的形式,為以后長期合作奠定基礎,形成合格的校企合作實驗教學體系。堅持理論化與實驗性教學并重的理念。不僅強調學生在基礎實驗上做到扎實,還要理解設計形式、創新形式的重要性。
參考文獻:
[1]裴杰.中國制造“2025”背景下高職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專業人才培養研究[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9,18(14):190-191.
[2]杜芳.中職機械設計制造專業教學中校企合作策略探析[J].才智,2018(35):44.
[3]李文正.構建專業技術核心課“工學結合校企合作”教學改革方案———《機械制造技術》課程教學改革為例[J].科技資訊,2018,16(25):179+181.
作者:王彰權 單位:武岡市職業中專學校
- 上一篇:現代學徒制在中職酒店管理教學的應用
- 下一篇:中職生家庭教育問題及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