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安全教育立體網構建

時間:2022-07-03 11:28:26

導語:校園安全教育立體網構建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校園安全教育立體網構建

一、中小學生安全教育現狀分析

1.內容教條、單一,時代性不強,中小學生自主安全意識較弱

傳統的安全教育模式由于輕操練、重說教,形式和內容與現實脫節等原因,教育效果不盡如人意[3]。目前,全國還沒有統一的中小學安全教育課程,絕大多數學校都是自行根據不同季節、不同年齡安排安全教育的內容。一般以班主任為主,學校行政為輔,多安排在國旗下講話、放假前講話、班會課中進行。國旗下講話內容涵括學校教育教學的方方面面,涉及安全教育一般很少。放假前講話一般都有安全教育內容,基本都是以防溺水、交通、消防、飲食等常規安全知識教育。班會課上,老師多側重于紀律遵守、思想道德建設、成績分析等,安全教育基本隨學校安排,多數也只是一些提醒說明的內容。教育形式上,目前的中小學安全教育一般以講話、專題講座等為主。最常用的國旗下講話以及放假前講話,多以“要怎樣……不要怎樣……”的教條形式進行,而且每個假期講的內容都差不多。如此進行安全教育,能有多少進入學生的心靈呢?在安全教育紀念日期間,學校一般通過板報、墻報、櫥窗海報、廣播等媒介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這些手段的實效性相對較低。部分學校安排了消防、地震逃生等互動演練,能讓全體學生體驗突發事件的情景,提高學生面臨突發安全事件時自救自護的應變能力;但也存在規模大、難組織的特點,所以學校組織的機會很少;同時,這種演練還缺乏個性,相當部分學生隨大流、不認真對待。在信息化時代,虛擬世界中的一些不良信息很容易吸引學生的好奇心,學校相對枯燥的安全知識教育,如果不融合時代特征,改進方法,實現內容生活化、常態化、系列化和手段現代化,很難將安全教育的知識內化為學生自身的安全意識。

2.缺乏多方互動,學生接受的安全教育不夠系統性

目前,學校的安全教育多為單向聯系。學?!鷮W生、學?!议L、家長→學生,互動很少。在現實生活的安全教育過程中,學生主要是被動的接收,參與的很少,難免心不在焉;在信息化的虛擬世界中,QQ、微信、電子游戲、網絡中的一些不良信息隨時威脅著青少年?!熬G色上網”平臺雖然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護青少年不受虛擬世界不良信息的危害,但這種保護卻是被動的。構建一個讓學生主動接受安全知識,積極引導把知識內化為意識和能力,繼而外化為行為的有效平臺非常重要。在中學生實質性普遍擁有手機、電腦網絡普及和校園電視臺蓬勃發展的背景下,非常有必要拓寬渠道,努力實現針對性強的、常態化的、互動參與的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教育的實效性。

二、安全教育立體網的構建

現實世界包括學校、學生、家長等教育主體,目前主要通過以班會、講話為代表的說教形式進行單向安全教育。虛擬世界中,互聯網絡、電子游戲、QQ、微信、微博、博客等已融入了學生的生活,但基本上屬于學生和軟件之間的互動。構建新媒體時代下的中小學安全教育立體網(圖1),宜從三大層面著手:一是更加重視學校和家庭的傳統安全教育,但要改進方式,豐富內容;二是要利用虛擬世界的各種信息工具,構建學校、家長、學生之間的雙向交流平臺;三是強化校園電視的運用,廣泛吸收學生的參與,實現內容的生活化、系列化、常態化。目前,大多數學校都具備這三方面的基本條件,如何對這三方面的元素進行有機結合,豐富內容和形式,實現學生由安全知識內化為意識和能力,進一步外化為行為,是構建安全教育立體網的核心課題。

三、安全教育立體網的應用策略

1.深化傳統安全教育,強化校園電視運用,實現安全教育內容生活化

安全教育立體網中,傳統安全教育仍然是主陣地,但內容上要貼近學生校園和社會生活實際,提高針對性;注重學生參與,以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和易于接受的方式開展,激發學生積極性和主動性;體現時代性并保證安全教育的常態化[4]。其實,校園電視臺正是這樣一個可被強化運用的平臺。除了錄播現有的安全教育視頻素材外,根據學校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盡可能多地讓學生參與自制校園電視安全片的過程,既能增強參與學生的安全意識,也更能吸引觀看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從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學生在參與制作節目的過程中,可逐步實現把安全知識內化為意識和能力,進一步把意識和能力外化為行為。如中山市白石環小學在播了安全教育片《馬路不是運動場》之后,針對個別同學在馬路邊玩滑板的現象,組織制作了校園短劇《玩滑板》。學生參與了編寫劇本、排練拍攝、播出海報設計等整個過程。由于是身邊同學演的,反映身邊的事,所以節目更能吸引學生眼球,讓“不要在馬路邊玩耍、玩滑板”等安全意識在學生心中得到進一步強化。又如中山市石岐中心小學校園電視臺開設《心理健康你我他》欄目,主要根據小學生常見的心理現象,編成校園短劇。節目制作實行輪班制,先由心理老師確定節目主題,輪到的班級再根據主題組織班上的同學寫稿、編劇、排練,小演員排練得差不多時就請電視臺的老師負責拍攝、制片。如果是在初、高中,甚至學生還可以參與拍攝、制片。這樣,既能確保大部分學生都有機會參與到節目的制作過程,又能實現校園安全教育的生活化、系列化、常態化。

2.引導學生善用網絡工具和資源,提高安全意識,儲備安全教育知識

目前,QQ、微信等已成為年青人便捷的溝通工具,博客、微博也成了不少中小學生自己信息的平臺。這些新媒體軟件給人們帶來便捷的同時,也帶來不少的安全隱患。已發生過不少青少年輕信QQ結識的網友、濫用手機微信“搖一搖”附近尋友等功能,造成了嚴重的人身安全事故。中小學校安全教育必須跟上形勢,結合校園電視臺、主題班會等形式開展相關安全教育,專題引導中小學生注意信息保護、預防上當受騙。安全知識和避險技能的培養多數不能通過實操來獲得,一般通過已發生的事故及其處理中獲得經驗。網絡信息海洋中不乏安全教育方面的資源。如中山教育視頻網有684個安全教育視頻,包括防溺水、消防安全、交通安全、網絡安全等等。某學校老師在給學生上交通安全課時,是這樣運用網絡資料的:讓學生在網上搜集3個以上交通事故的資料,歸納發生交通事故的原因,談受害人家屬的悲痛和自己的感受。不少同學談到恐怖、血腥的感覺,也總結了出事故的主要原因是違反交通規則,列舉了司機和行人違反交通規則的種種細節。學生在搜集資料、歸納總結的過程中,較好地完成了交通安全知識自我內化的過程。又如:近年來電梯安全事故頻發,兒童乘坐電梯要遵守哪些規則?電梯發生故障時怎么辦?網絡上都有很多這方面的資源,非常適合專題引導學生進行相關安全知識儲備。

3.將電子游戲融合到安全實習演練之中,提高學生對突發事件的防范技能

現在,很多孩子沉迷于電子游戲,讓家長和老師都有談虎色變的感覺。不過,讓學生玩一些虛擬安全事故的電子游戲,也有助于提高他們對突發事件的應變能力。受實際演練的規模和時間限制,學校難以經常組織。為了讓安全演練更加有效,一些學校采用在演練前讓學生玩一些相關的安全游戲,是一種有益的補充,虛實結合,效果更好。另外,眾多沒有合適演練機會的安全事故情境,讓學生通過玩一些虛擬安全事故電子游戲來獲取經驗也是一種簡單而有效的替代途徑。目前,這類軟件的缺乏,也是教育工作者值得努力探索的一個方向。

4.善用網絡即時通訊工具,架起安全教育溝通的橋梁

近年來,患精神疾病的青少年很多,自殺案件也呈現上升趨勢,學業壓力繁重、家庭溝通不暢、情感問題處理不當等成為主要原因。各學校也越來越重視心理健康安全教育,心理咨詢室能有效解決很多學生的心理輔導需求,但也有部分學生性格內向,由于種種原因不愿去心理咨詢室,甚至偽裝得很快樂。如《一堂特殊的生命課》里那位南京的花季女孩,一直為抑郁癥所困擾,卻一直偽裝得獨立、陽光,直到她的離去,一切為時已晚?;谛睦砭嚯x效應的QQ溝通策略,已成為部分學校實現師生溝通的有效途徑之一[5]。因此,學校開設QQ、微信等形式的心理咨詢,通過匿名形式可有效減少學生的顧慮,反應真實的情況,及時對青少年進行心理疏導,也非常必要。目前,已有不少學校應用校訊通的家?;佣绦艑崿F了學校與家長的單向聯系,取得了較好的效果。隨著QQ、微信等軟件在家長中進一步普及運用,也可利用來構建家校安全教育的橋梁。有學校通過微信公眾號,以群發推送自動回復以及1對1交流的方式實現和特定群體之間的信息交流,取得較好的效果[6]。學??梢砸怖盟鼈冊谄綍r就一些有關學生安全事故的新聞、安全注意事項發給家長看,這種方式能讓家長真正地從心里對孩子安全教育引起重視,可有效地減少假期學生安全事故的發生。

四、結語

新媒體的快速發展,改變了信息交流、人際溝通、社會行為的方式,同時也帶來了新機遇,為我們開展安全教育工作開辟了新途徑與新嘗試[6]。新時代下需要關注的安全內容更多,學生對安全教育形式要求更靈活。教育工作者要適應新形勢變化,研究創建新的工作方法,利用新舊媒體,結合傳統的教育教學方法,構建一道立體的中小學生安全教育網,為學生身心健康、生命安全保駕護航。

作者:李苗珍工作單位:廣東省中山市電化教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