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導員班級管理強化思路

時間:2022-06-09 10:52:09

導語:輔導員班級管理強化思路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輔導員班級管理強化思路

一、輔導員黨團建設與班級管理的相互關系

加黨團建設與班級管理需要輔導員首先明確黨團建設與班級管理之間的關系。在高校內班級黨團建設指的以班級為單位的、學生群體中的最基層組織,是學校和院系團委的有機組成部分,在班級管理工作中處于核心地位,對班級整體工作發揮全局性的引領作用。而班級管理主要是班級的文化建設,應緊緊圍繞著黨團建設而展開。一個班級內的黨團組織有明確的職位劃分與職責分工,一般有團支部書記、宣傳委員、組織委員以及下設小組組成。在日常教學工作中,由團支部書記負責傳達貫徹黨、團組織的決議和指示,結合實際制定本部的工作計劃;教育團員、青年學生樹立遠大理想,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熱愛所學專業,培養良好的班級學風,引導他們學習馬列主義的基礎理論和現代化事業所具備的科學知識;同時,負責及時總結活動開展及近期學習情況,向黨組織和上級團組織匯報,取得支持和幫助。輔導員應該加強對班級內團支部書記各項活動進行指導監督,組織團支部書記加強與班長及其他班委的合作,使黨團的決議指示能夠有效落實。團支部的其他成員,即宣傳及組織委員負責在每一次黨團學習及活動開展中,應該各司其職,搞好思想動員,做好宣傳鼓動及通訊報道工作,保證團活動順利進行。班級管理主要指的是班級文化建設,一次次班級管理活動的開展就是班級文化的塑造。在表面看來就是只是組織開展活動,但是都需要圍繞黨團建設各個階段的中心主題來進行,需要輔導員在班長及其他班委的輔助下完成。所以說,高校輔導員一定要樹立一種大局意識,不能將班級管理與黨團建設完全割裂開來,尤其是當下主流意識受到80、90后學生質疑的情況下,輔導員更應該注重兩者相互結合,促進黨團精神在班級文化建設中的傳播。

二、高校加強輔導員黨團建設與班級管理的重要意義

1.社會環境變遷的需要

隨著高考錄取工作的結束,在不久的九月全國各大高校將迎來新一批年輕的生命,在學校繼續更加豐富多彩的4年大學生活。目前社會環境復雜多變,新的社會環境及學生的角色轉變也向高校輔導員發出了新的挑戰。因此,加強高校輔導員黨團建設是一項勢在必行的行動,需要輔導員在學生入學、發展、成熟、畢業等各個階段注重黨團精神的傳達與落實,積極開展班級文化活動,抓住學生心理轉變的關鍵節點,為學生提供一個積極的成長環境,保證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因此,加強輔導員黨團建設與班級管理是社會環境變遷的需要。

2.制度完善的需要

加強輔導員黨團建設及班級管理是落實高校各項管理制度的需要,因為班級黨團組織是高校管理中的基層組織,輔導員在班集體內開展的黨團精神落實及班級文化建設不僅僅是對精神的傳達,對主流思想意識的培養,更是能夠為學校完善落實各項制度打下堅實基礎。同時,加強輔導員黨團建設與班級管理有利于加強班級與院系、學校的聯系,提升與其他班級、院系的互動熱度,促進班內制度完善。

3.班級文化建設的需要

班級文化是班集體體的一種風尚,一種文化傳統,一種行為方式,它是在自覺或不自覺的過程中形成的,是能夠滲透到班集體同學的學習、生活等各個方面的活動。因此,班級文化建設需要輔導員在加強黨團建設及班級管理的組織中進行有效落實,進一步提升班級文化氛圍,使學生在一次次黨團活動中形成一種良好的自覺的行為習慣。

三、如何加強高校輔導員黨團建設與班級管理

1.在樹立目標中尋求管理水平提升

高校輔導員實際上就是一個組織的最終管理者,雖然在班內黨團組織當中、在班委會建立當中的各項工作都有專門學生負責分配落實,但是如何調配人員、如何樹立班級整體目標、如何提升班級凝聚力都需要輔導員出面指導、背后支持,增強班級黨團組織的核心凝聚力。因此,加強黨團建設與班級管理需要輔導員在每一個學期、每一期黨團活動、每一個主題活動日都設定好一定目標,在目標要求的指導下,才能保證各項工作逐步落實。在一次次樹立目標的過程,就是提升輔導員管理水平的過程,輔導員需要以為學生提供健康成長的和諧環境為中心,合理考慮學生興趣、能力的基礎上制定每次黨建活動的制度和目標,在活動準備及開展時輔導員需要關注對每個班干部及每個學生的提升方向,只有這樣才能在圓滿完成各項黨團活動中提升自我管理水平。比如在最簡單的獻血或捐款活動中,最后募捐到資金并不是目的,而目的是要在這次活動中使學生精神追求、能力發揮得到實現。同時,使學生在組織捐款活動中親身體會到團結的力量。

2.在組織活動中尋求業務水平提升

樹立了目標就要積極組織落實。輔導員可能并非活動的發起者,也并非活動落實與組織者,但是輔導員的重視與指導卻代表著一個班集體的信念與力量。在這里值得注意的是,輔導員在活動組織中一定要把握好整個活動的發展方向,確定黨團活動的落腳點能否與出發點相吻合。通過組織寒暑假社會實踐、主題團日、調研、文體活動等為同學提供了解社會、鍛煉能力的機會。同時輔導員還應該在黨團組織過程中注意培養發展黨組織的后備力量。在指導活動落實時,輔導員一定要掌握學生心理動向,通過觀察學生行動來及時調整指導方向。比如制定班內制度,這是輔導員必備業務水平之一,制度應該是由班級骨干自主起草草案,采取全體成員討論修改并表決的方式通過制度建立;其次是指導員要確保制度的合法合理性,畢竟制度是要作為班級活動行動指南的,要保證制度的合法合理性,以及高度可行性。最后,在目前社會環境下,輔導員一定要盡量使制度擺脫以往的單一面孔,引導學生在親切活潑的語句中去適應制度。這樣一來就在無形中就增加了制度的可行性,輔導員也在指導黨團活動過程中樹立了非權力影響力,提升了相應業務水平,促進了以后的班級管理開展。

3.在深入學生中尋求精神升華

通過以交談的形式與眾多高校輔導員進行交流得知,他們在參與學生活動過程中,自我認知也得到了很大提升。尤其是年齡較大的高校輔導員,在接收新學生的同時也接收到了新的信息和知識,年輕向上的生命力也使輔導員生活充滿了生機與活力。有輔導員指出,參與學生活動,組織團支部傳達校團委精神本來是相對枯燥的會議型活動,但是如果自己以學生的名義參加到其中,就能夠切身體會到普通學生的心態和動向,從而能夠對精神傳達效果進行有效掌控,在其他相關活動中就能有目的有方向的開展工作。再加上平時與班級骨干接觸較多,但是與普通同學接觸較少,難免產生隔閡,所以只有深入學生才能真正是黨團建設工作得到落實。除此之外,深入學生還能夠加強班級管理建設,促進黨團建設在無形中得到建設與發展,同時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班級文化氛圍。最近有新聞報道,陜西師范大學召集退休教職工開展為大一新生免費撰寫錄取通知書的活動,新聞附有照片,鶴發童顏的教授在集體辦公桌上認真書寫的情景感動了許多人。其實,手寫通知書就是對傳統校園文化的尊重與繼承,那些被感動的社會各界人士也是被濃郁的文化氣息、沉靜的學術氛圍所吸引。其實班級文化是校園文化的基礎,是班級師生共同創造的精神財富,是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形成班集體凝聚力和良好班風的必備條件,輔導員深入班級文化建設不但能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與實踐能力,更重要的是能使更多的學生形成良好的品德,提升活動的參與度與認知度,塑造積極向上的班級精神,促進學生健康生長。高校輔導員加強黨團建設與班級管理是社會發展的需要,也是提升優化校園人文環境的過程,需要學校、老師、學生、社會共同努力,打造真正提升學生素養的良好環境,為社會做出更多更大的貢獻。

作者:孫運玲工作單位:東北師范大學人文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