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班級管理理念探討3篇
時間:2022-06-09 11:08:59
導語:學生班級管理理念探討3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第一篇
一.適當授權,采取“學生自治”方式
傳統的班級管理方式多是一對多的管理方式,通常一名輔導員要管理多個班級,幾百個學生,這是對于輔導員工作的一大挑戰,輔導員如果不充分調動學生,挑選出得力的幫手,讓學生去管理學生,自己事必躬親,即便能力超群,精力無限,也難以勝任日常龐雜的學生工作,結果弄得焦頭爛額,工作效率還極差。案例:大學逃課現象幾乎每所高校都或多或少存在,網上流傳這樣一句話:必修課選逃,選修課必逃。這句話已經成為高校學子掛在嘴邊的口頭禪。逃課,似乎成了大學生活的一部分。新浪就曾開展過一項關于逃課現象的調查,其中一題是關于“你怎么看待逃課現象?”,記者通過隨機方式采訪了某校百名大一至大四年級的學生,過半的學生不約而同地驚訝道:“逃課很正常呀!”高校流傳一段經典對白:一天早上,宿舍里四名學生躺在床上討論是否去上課?!澳闳ド险n嗎?”“我不想去,你呢?”“我也是?!薄澳蔷筒蝗チ?”于是四個人繼續睡覺。所以每一個輔導員關于大一學生的課堂考勤都抓的比較嚴格,希望把學風從大一伊始進行扶正??墒菍τ趯W生的考勤如果單靠輔導員個人或者班委根本很難達成,尤其是在我校實行教改以后,加大了許多課程的考勤難度,因為教學自然班和行政班并不是吻合的,教學班甚至是不同院系的學生在一起上課。
二.適時激勵,讓學生自信的面對學習與生活
教育學上有一個著名的期望理論,又稱皮格馬利翁效應,皮格馬利翁是古希臘神話里的塞浦路斯國王,他愛上了自己雕塑的一個少女像,并且真誠的期望自己的愛能被接受,這種真摯的愛情和真切的期望感動了愛神阿芙狄羅忒,就給了雕像以生命。美國心理學家曾做過這樣一個實驗:研究人員提供給一個學校一些學生名單,并告訴校方,他們通過一項測試發現,該校有幾名天才學生,只不過尚未在學習中表現出來。其實,這是從學生的名單中隨意抽取出來的幾個人。然而,有趣的是,在學年末的測試中,這些學生的學習成績的確比其它學生高出很多。研究者認為,這就是由于教師期望的影響。由于教師認為這個學生是天才,因而寄予他更大的期望,在上課時給予他更多的關注,通過各種方式向他傳達“你很優秀”的信息,學生感受到教師的關注,因而產生一種激勵作用,學習時加倍努力,因而取得了好成績。案例:我的班里就有這樣一個學生,他是從北京過來的,對于北京、上海過來的學生我一般會給予“特殊關注”,他們引導的好會給班級管理注入新鮮血液,他們的許多思想、觀念都是比較新潮和先進的,但是引導的不好很容易成為班級的一大隱患,對其他學生造成諸多不良影響,我認真觀察了這位同學C的日常表現,并且查閱了他的入學成績,數學成績很差,150分的試卷就考了零頭。我發現他一開始參加各項活動都很積極,對待同學也很熱情,并且參加了班委競選,但是落選了,以致在一段時間內有些消極,又由于數學底子較差,對于數學學習興趣較弱,甚至逃課。據我觀察結果得出如果他能夠很好的引導的話是一個可塑之才,所以我在收到學生處通知各個班級要設立心理委員一職時,并不是采用常規做法讓其他班委兼任,而是讓他作為班委候補人員擔任心理委員一職。同時,我每天晚自習都會關心他的數學學習情況,對于他諸如作業按時做好等一些微小的好的表現都會給予表揚,并鼓勵他只要一直認真學習數學一定能夠學好,后來在我的數學模擬考試中他是從北京和上海來的學生當中考的成績最好的,許多學生都沒有及格,他考及格了。積極的期望能夠促使人們向好的方向發展,消極的期望則使人向壞的方向發展,人們通常用這樣來形象地說明皮格馬利翁效應:“說你行,你就行;說你不行,你就不行”。所以要想使一個人發展更好,就應該給他傳遞積極的期望。對待學生更應如此,你的這種期望會加倍得到回報。
三.用“關愛”拉近與學生的距離
管理學當中講究計劃、控制,威嚴和嚴厲固然可以讓學生屈服于你,但是這種威脅博弈理論認為取決于它的可置性程度,同時管理學當中強調制度的持續性,而只有一直持續下去這種威脅的可置信才會加大。也就是說你一旦宣布了一項規定你就應該一直堅持實施下去,但是事實上在學生工作當中許多規定尤其是一些帶有強迫性的條款通常難以為繼。這樣你信譽大打折扣,而且容易給學生造成一個表現就是,規章制度原來可以朝令夕改的。長此以往,你的威嚴做法肯定難有成效。有個故事是這樣講述的:北風和太陽打賭,看誰有本領讓路人先脫下大衣。北風很暴烈,吹倒了很多房屋,吹翻了很多船只,可是路人把他的大衣裹得卻更緊了。太陽很溫和,路人終于感到熱了,自己把大衣脫了下來。筆者認為在學生工作管理中感情比制度、威懾力更有效,“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在日常的學生班級管理中,更多的用心,用真感情去關愛學生,更容易讓學生誠服。世界上沒有打不開的門,門就是用來閉合的,否則就是墻了,所以我們要做的就是用我們真真切切的愛去關心學生,感染學生,拉近彼此心理的距離,讓他們遇到什么事情的時候主動向你訴說,只要他們向你打開了那扇門,再難的問題都能迎刃而解;因為即使輔導員個人能力有高有低,我們一時之間不能解決,但我們可以借助外力,請教相關方面的權威。綜上所述,筆者認為班級管理首先要樹立正確的合乎實際的班級管理理念,只有在正確的班級管理理念的指導下學生班級工作才能有條不紊的進行和開展。首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充分調動學生,發揮學生的能動性,讓學生來管理學生;其次,就是要適時的激勵,對待學生更多的激勵比一味的批評更有成效;最后,就是要用真心去關愛每一位學生,拉近與學生的心理距離,這樣一切學生問題便能迎刃而解。
作者:王娟工作單位:安徽理工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
第二篇
一、建立競爭機制
(一)讓學生自訂“班規”
一個好的班集體,必須要有一套合理的、完備的規章制度,班級的管理工作才有依據,但從班級的實際出發的班規,學生才能接納和認同,所以可以由學生自己制定班規并根據在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讓學生自己進行修改。如果用這樣的規章制度來代替苦口婆心的說教,學生做了好事獎勵,犯錯誤后公正處理。學生有章可循,有了合理的賞罰制度,提高了學生的行為自覺性,從而更好指導自己的言行。
(二)讓學生自定目標
每學期開學初,班委結合學校的工作計劃并在班主任的指導下制定班級的發展目標。在班級開展通過“尋找自己和他人優缺點”的活動,讓學生充分地認識自己,看到自己的優點,同時也發現自己的不足。每個學生在班主任指導下制定每個學生個人發展的目標;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制定每個學期發展目標;根據學期目標再制定階段性目標,這樣小而實際的階段目標,要有利于實現,增強學生的自信和信念,學生有了目標就會不斷地朝目標邁進。目標制定后,班主任只要督促學生完成制定的目標即可。
(三)班級事務實行“包干負責制”
班級日常事務千頭萬緒,班主任可以將學習、紀律、黑板報、衛生等工作設計成多個“崗位”,每個崗位專人負責,對負責人明確提出要求。大到班級衛生、紀律,小到班級花草的管理都做到有人做。即“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各司其職,互相制約,相互監督,提高了學生的責任心。
二、培養領軍人物
(一)班干部的培養
要做好班級的各項工作,單憑班主任一個人是絕對不夠的。班干部不僅是班級活動的參與者,更是活動的策劃者和組織者,他們在班級管理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一個班級的班風如何與班干部有很大的關系。
1.班干部的選拔
班干部可以通過自我推薦、學生推薦和班主任的考察相結合產生,把那些表現突出,愿為同學服務,有一定能力的學生選任為班級干部。在班干部選拔有時不必一步到位。如班級中有一個學生性格內向,不善于與學生交流,但為人真誠也愿意為班級同學服務。如果此時貿然讓他擔任班干部可能達不到預期的效果,筆者先讓他擔任本班一個宿舍的舍長,在他擔任舍長期間經常與他交流,指導他工作。當他出色的勝任后又讓他擔任班級的勞動委員。他后來成為了一名出色的班委受到了同學們的贊許,他也自信多了,他不斷嚴格要求,成為了一名出色的學生。家長在給班主任的信中寫到:“我也沒有想到我的孩子還能成為班干部,現在孩子懂事多了,我對我的孩子很放心。感謝學校和老師的培養?!?/p>
2.班干部培養
班干部產生以后,班主任不是要手把手的教他們,而是應該把具體事務大膽的放手讓班干部做。班主任主要在幕后操縱管理,靜觀其變。班干部獨立地組織活動管理班級,一方面在實踐中培養他們獨擋一面的能力,另一方面使班干部們在“挫折”中逐漸成長。在這過程中肯定有順利也有波折,班主任不是袖手旁觀而是要在幕后觀察,及時糾正,不斷總結分析,將班級管理盡善盡美。這樣班干部在管理中成長,在成長中獲得成就感,進而增強了他們的信心,提高主動參與班級管理的動力。班主任應在對班干部進行培養和教育時要注意幾點:第一,要幫助班干部樹立威信,指導支持班干部的工作;第二,在鼓勵學生大膽工作,指點他們工作方法的同時,要更嚴格要求班干部注重個人知識水平的提高,在學習能力上取得更大進步,努力從各方面起到模范帶頭作用;其三,培養學生干部的團隊意識和團結協作的精神,提高班集體的組織紀律性,形成積極上進的良好班風。
3.班干部輪換制
很多班級在培養成熟班干部后一般是一干到底直至學生畢業。筆者認為培養班干部的目的不僅僅是幫助班主任管理班級,更多的是培養學生的管理能力。所以,當班干部工作得到認可后,筆者采用老帶新的方法再培養一批新的班干部,這樣可以讓更多的學生得到鍛煉。
(二)培養各種特長學生
在班級里不是每個學生都有管理能力,班主任在關注班干部的同時也要關注每個學生。老教育家陳鶴琴說:“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沒有差生,只有差異的學生。所以班主任要學會尋找每個學生的閃光點。發揮他們的特長,幫助學生找準自己的位置,提高學生的自信,發揮學生的特長。筆者班級中有個學生學習成績一般,動手能力卻強,很有責任心,在與他本人交流,根據他的特點,把班級的公物管理交給他負責。只要班級公物損壞,他都會自動的進行維修,后來這個學生在技能大賽中獲得了一等獎。
三、落實評價體系
每個學生個體發展不僅僅需要自身努力更離不開班級管理等外部因素影響。學生缺乏堅強的意志力,自控能力較弱,學生光有“自我管理”的熱情還是不夠的,這就決定了必須要通過班級管理等外部力量施加影響。班主任在班級管理工作中應健全和落實監督考核機制。在學生自我管理的過程中班主任要全程監督,爭強好勝是中學生比較突出的心里特點之一,只要有了公平、公正的考核評比和總結,對中學生就會產生吸引力和推動力,班主任在班級學生個體“自我管理”活動中,要對好的學生進行表揚獎勵,表現后進的學生,班主任應積極主動地找其多談心、多鼓勵,增強其自我管理意識,激發其自信心,培養良好的自我管理習慣。
四、開展相應活動
對于班級學生在“自我管理”中出現的比較薄弱的方面,班主任除了應加強教育外,還應根據實際,有針對性地開展系列專題活動,如“你今天微笑活動嗎”、“體驗他人的勞動”,通過開展專題活動,既可以抓住重點,提高薄弱面,又可以強化學生個體“自我管理”意識,增強學生個體“自我管理”興趣,提高管理自覺性,一舉多得。學生的自我管理,在班級中形成了以班干部為支柱所有同學全員參與的管理網絡。學生真正地成為了班級的主人,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愿意為集體服務,又都從集體中獲益;學生的自我管理成為班級管理的主旋律,良好有序的班級管理促進班集體的發展,集體的發展帶動個人的進步。學生在這樣的班級中,感受到的不是制度的約束,而是發展的空間和成長的快樂。
作者:李芬工作單位:揚州高等職業技術學校
第三篇
一、加強班級管理在高校教育教學管理中的重要性
(一)加強班級管理是實現教學計劃與教育目標的重要保障。班級授課制作為高校沿用的基本教學組織形式,客觀上要求必須加強班級管理。其一,加強班級管理是教學活動順利進行的基本保證。加強班級管理能夠強化學生的紀律意識,保證學生正常有序地參與到日常教學活動中去,確保教育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其二,加強班級管理為教育目標與教育效果取得的必要手段。教育目標與教育效果的取得一方面依賴于教學活動的實施者———教育者的理論水平、教學態度、教學方法等,另一方面也需要教學活動的參與者———受教育者的積極投入與配合。班級管理為教育者順利實施教育提供了必要的支持。通過加強班級管理,可以形成班級良好的學習風氣,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為教育目標與教育效果的實現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加強班級管理是實施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徑。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內容,而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施離不開班級這個渠道。作為高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單位,班級在對學生施加思想政治影響和教育的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第一,加強班級管理是實施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體現。思想政治教育作為一項系統性工程,理應從基層做起,注重基層的實際效果。加強班級管理在某種程度上講,本身就是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基層工作。通過班級管理服務和教育基層學生,體現出思想政治教育基礎性、實用性和實效性的特點。第二,加強班級管理是實施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保證。班級管理的過程同樣滲透著、貫穿著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目標、方法、原則等等。通過加強和完善班級管理體制,增強集體主義精神和紀律意識的教育與引導,培養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榮譽感,進而提高其思想政治覺悟水平,這些都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實現。同時,加強班級管理有利于在實施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統一學生思想,發揮班集體的組織優勢,落實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和要求,實現較理想的教育效果。
二、尊重大學生個性自由發展的必要性
(一)尊重個性自由發展是“以人為本”時代精神的體現。馬克思主義認為,以人為本就是以人為中心,以人作為根本,一切為了人,一切依靠人,人是一切活動的主體,是社會發展的主人,極大地調動和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實現人的全面發展。以人為本的科學理念揭示了人的“自由自覺的活動”與“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是有機辯證的統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需要“以人為本”的時代精神,這就意味著關注和尊重人的基本需要,以實現人的全面自由發展,這其中必然蘊含著人的個性自由發展的要求。
(二)尊重個性自由發展是高校發展的必然要求。從高等教育發展的自身要求而言,培養健全而鮮明的個性是提高人才質量的必然要求。我國高等教育在經歷了規模的迅速擴張后正在向規模、結構、質量、效益的協調統一發展的轉變。質量作為高等教育存續的生命線,也是高等教育保持健康穩定發展的基本保證。健全而鮮明的個性是現代高素質人才的必備條件,是現代人才質量的重要標志之一。所以,當前應該把健全而鮮明的個性培養作為高等教育開展教育教學改革,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新的重要的任務。高校作為培養高級專門人才的基地,其根本任務是培養人才,以適應社會發展對于人才的急切需要。高校必須緊跟社會發展的節奏和要求,培養出高素質、高水平的各類高級人才,以實現高校的持續發展。這就要求高校將大學生自身的全面自由發展作為培養目標。而實現這一目標的前提之一便是需要尊重大學生的個性自由發展。這是高等教育應當遵循的原則和精神,也是高等教育發展的必然要求。
(三)尊重個性自由發展是大學生順利成人成才的客觀要求。大學階段是青年個性形成的“定型期”。青少年在基礎教育階段只是形成了個性的毛坯。由于我國基礎教育的改革任務尚未完成,素質教育的目標尚未實現,缺乏對健康個性培養和塑造的體制和機制,兼之現在多數家庭對獨生子女的教育缺乏正確的方法,使得當代大學生在個性的“毛坯”上出現了不少缺陷,如心理脆弱、缺乏責任心、獨立能力差等。而當代大學生在大學階段面臨著很大的學習、就業等競爭壓力和經濟壓力,心理問題多發。因此,幫助大學生及時認清自我,在個性形成上及時修枝打杈,因勢利導,以形成健全而鮮明的個性,保證其健康成長、順利成才,這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務,也是大學生內心的呼喚和要求。
三、班級管理與尊重大學生個性自由發展的有機結合
(一)加強班級管理應成為大學生個性自由發展的基本保證。加強班級管理應體現人性化,并建立個性化的管理體系,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地位。健全而鮮明個性的形成與大學生行為管理關系密切。要把握好管理的度,就要遵循“尊重個體,承認差異;抓住主流,求同存異;寬嚴結合,張馳有度”的原則,建立個性化的班級管理體系。在管理中要注重人性化,盡可能地滿足學生個性發展的合理要求,從人文關懷的視野進行審視和完善。在加強班級管理過程中要充分重視發揚民主,處理問題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允許學生闡述個人觀點和理由,通過規范化程序和民主化方式,獲得合適的處理結果。這樣,便為學生個性自由發展提供了有力的班級制度保證。
(二)加強班級管理應為大學生個性自由發展提供指導。尊重和培養學生健全而鮮明的個性應建立健全班級管理服務與輔導體系。加強班級管理,完善班級各項制度,重視對學生個體的有效引導,要建立服務、咨詢、指導體系,根據學生個性發展的現實需要廣泛開展成才設計指導、職業生涯規劃指導、心理咨詢、就業指導等專業的咨詢與指導。通過建立與班級輔導員、班主任老師之間的密切聯系,學生可以憑借與教師的溝通與交流獲得良好個性形成的經驗,并通過積極參與班級實踐活動錘煉個性品質,從而實現自身健全而鮮明的個性特征。
(三)加強班級管理應與尊重大學生個性自由發展相融合。加強班級管理為實現大學生個性自由發展提供保證,尊重大學生個性自由發展為加強班級管理奠定基礎,兩者相輔相成,相互統一。因此,在加強班級管理的同時要充分發揮班集體的激勵和熏陶作用,就要建立濃厚的、具有鮮明特色的班級管理風格。這種風格的建立應以尊重學生個性自由發展為依據,體現時代的要求和學生的需要。要進行全面、科學的設計構建,使每一個班級成員從中受益,從有形空間到無形空間,都能顯露或隱含尊重個性自由發展的理念和精神,給學生提供良好的個性發展氛圍。同時,在尊重大學生個性自由發展的前提下,要實現班級管理的制度化與規范化,體現高校教育的基本要求,為更好地實現教育目標創造條件。
作者:程敏工作單位:河北城鄉建設學校
- 上一篇:獨立學院班級管理體制創新思路
- 下一篇:高職班級管理思考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