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件類教程與創業教學的融洽
時間:2022-04-06 04:10:01
導語:軟件類教程與創業教學的融洽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創新教育與創業教育之間的關系
創新教育與創業教育是兩個不可分割的教育理念,二者相互聯系、相互補充、相互滲透、相輔相成。人為地將創新教育與創業教育割裂開來并不科學,在實踐中也難以操作,且易出現偏頗。創新創業教育基本內涵就是以開發學生的創新能力為主,培養創業意識,訓練基本的創業技能,力求培養出具有創新思維和創業能力的高素質創新型人才。創新創業教育需要將研究、教育、商業訓練結合起來,通過研究、模擬演練,培養學生創新創業的意識、心理品質和創業能力,為就業做準備。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首先是一種理念、一種精神教育,其本質是一種素質教育。我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總體目標應是培養大學生的良好素質,使其適應變化發展的社會需求。圍繞這一總體目標可以分解為如下三個具體目標:第一培養學生創新創業意識和良好的心理品質;第二鍛煉、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第三進一步緩解就業壓力。只有目標明確、定位合理,才能引導創新創業教育健康發展,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創新創業教育在計算機應用類課程中的作用
(一)計算機應用類課程的含義
高職教育是以“應用”為主旨和特征來構建課程和教學內容體系的,其課程設置側重于實踐應用———計算機應用類課程,強調對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該課程的主要特征是重應用、強實踐,因此對此類課程的關鍵性學習是掌握相應的軟件操作,通過軟件的菜單、工具等方式,不需要編寫復雜程序就能完成相應內容的專業化處理。這類課程在計算機專業中開設的非常多,如,網頁設計DreamWeaver、動畫設計Flash、多媒體技術Authorware、圖像處理PhotoShop等課程都是非常典型的計算機應用類課程。
(二)計算機應用類課程現狀分析
1、教學內容更新遲緩。隨著科技的進步和對主流計算機操作類軟件的廣泛應用,計算機應用型軟件版本的更新速度較快,新版本的軟件相對于舊版本而言,功能強大、容易操作、更易實現。但在高職教育中,其教學內容往往落后于技術的發展,落后于社會的需求。在這種背景下,為了使高職畢業的大學生能快速適應社會,走上工作崗位,計算機應用類課程的各類專業教材必須緊跟時代步伐。
2、教學方式有待改善。目前,高職教育中計算機應用類軟件的教學一般都采取“理論+上機(1∶1)”的形式,以相關的教材資料為主要教學內容。通常是老師通過理論課講授幾個實例,學生上機進行模仿訓練。這種傳統的老師講、學生“抄”的形式,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也就失去了開設這門課程的實際意義。
3、創新創業活動有待完善。當前,大部分高職院校采取了不少創新創業活動項目。例如,舉行相關的技能比賽,對于成績優異者給予適當的獎勵;定期開展專業講座,邀請社會知名人士講授一些新理念、新思路,發散學生思維;鼓勵學生自發組織一些社團,讓學生交流心得與體會。由于我國創新創業教育還處于摸索階段,高職院校的這些創業項目還存在不少弊端。像以學生參賽為中心的創新創業教育多是第二課堂的形式;創業類課程的講座呈現出零散破碎的特征;學生社團缺乏教師的指導等。
4、教學設備有待更新。計算機應用類課程所需要的教學設備種類很多,除計算機外,還包括授課過程中用到的多媒體設備,課程設計中可能用到的周邊設備,例如,攝像機、音頻剪輯臺等。一般高職院校都會配置機房、實驗室等,協助完成計算機應用類課程的教學任務。然而由于學校的資金等因素,很多設備的更新換代速度遲緩,導致許多新型的實驗無法進行。另外,設備不齊全也是妨礙課程進行的一個原因,視頻剪輯課沒用攝像機拍攝素材,音頻課沒有耳機聽效果。
(三)實施創新創業教育的必要性
創新的核心是新穎、獨特、有價值,創業的核心是創立事業。而高職計算機應用類課程的特征是實踐性強,它要求學生反復練習,熟練掌握相關技巧和使用方法。同時,對應用類軟件的使用主要是進行創作,因此,設計內容新穎、風格獨特、意境清新、別具一格的作品是學生學習的最終目標。這些特點要求課程教授要強調實踐能力訓練,同時融入創新教育,以便學生畢業后能迅速適應社會,實現人生價值。
計算機應用類課程與創新創業教育的融合模式
(一)教育理念的融合
在計算機應用類課程中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就要正確認識該類課程與創新創業教育的關系。去除傳統的、單一的邊學邊“抄”的專業理念,樹立融應用類課程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于一體的教育理念。高校應用類課程在教學過程中,只有做到教育理念的融合,才能做到計算機專業與創新創業教育教學實踐的協調、配合,實現該類課程教育的最終目標。
(二)課程內容的融合
將與創新創業有關的知識和能力的課程,融入到計算機應用類課程中,根據創業教育的目標和內容,設置課程內容,形成一個完善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注重教學教法,在教授中滲透創新創業教育理念。比如,對于動畫設計,首先介紹動畫的發展及動畫的用途,再介紹動畫與其他學科之間的聯系。通過觀看動畫片段,讓學生了解當前動畫的主要發展方向;通過制作動畫,讓學生洞察動畫的整個形成過程,從而加深學習動畫的目的;通過網絡論壇,加強學生與外界的交流。通過這幾項舉措,使學生熟悉新技術的開發和應用,擴大學生的創新和創業的視野。也可將創業案例融入到計算機應用類課程中。將創新創業案例完全融入計算機類專業的專業技能課程中,不僅能體現創業成功者的創業方法,而且能充分表現出他們的創新創業精神,其教育效果更直觀,更生動,更能啟發創新創業思路。
(三)學習環境的融合
建立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為指導的服務公司,可以承接學校各部門相關的項目建設,同時也可協助教師完成一些課題的開發。比如,學校進行資源庫建設,可以讓學生完成圖片的加工、動畫的制作、網頁的鏈接等任務。這樣,可以給學生提供一個真實的實習場所,為學生提供不同的工作崗位,使得不同性格、不同程度的學生都能有用武之地。另外,也可以承接社會上的一些項目,如,制作名片、進行網站維護等,讓學生對計算機工作崗位有感性認識。對高職計算機類創新創業人才培養來說,創辦大學生計算機服務公司是一個很好的方式。教師也可以組織學生參加一些創業大賽,如,開展“挑戰杯”創業計劃大賽,通過這些活動來集中展示學生的創業成果,使學生在活動中獲得寶貴的模擬創業經驗,讓團隊協作、溝通交流和組織管理能力得到鍛煉,分析和研究能力得到提高。開展多樣的創新創業實踐活動,如,社團、協會、學生俱樂部、沙龍、論壇等形式。一種社團或沙龍的組織與管理、一次公共活動的設計與組織、一種新觀點的提出等,都是創新創業教育與創業實踐的重要內容。
(四)考核方案的制定和完善
對于計算機應用類課程的考核,大部分學校采取的是“純實踐”或“理論+實踐”的方式。教師出相應題目,學生比葫蘆畫瓢做出來,對與效果最接近的學生給予高分。這樣做的最終結果是:難以發揮學生創造性,無法展示學生的個性特點,不能真正了解學生的實際能力(操作能力+創作能力)。由這種方法做出的評價,會讓學生感到分數不合理,從而失去對學習的興趣。由于創新創業教育自身的特點———形式靈活多樣、模擬演練和實踐環節多、難以統一評價標準、難以量化,因此,制定考核評價方案要靈活、恰當,以有利于學生發展為標準,采取多元教學的評價體系,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
結論
結合創新創業教育進行課程建設是推動我國大學創新創業教育發展的重心,也是課程改革研究的一個新課題。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入到計算機應用類專業課程中,為培養新時代創新創業型人才提供了一種新思路。
作者:史興燕任文杰單位:河南農業職業學院
- 上一篇:國外創業教學制度的跨案例探新
- 下一篇:哲學家創業教學價值觀念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