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院校創業教學近況與舉措透析
時間:2022-04-06 04:45:06
導語:西部院校創業教學近況與舉措透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創業教育不足之處學校的大學生創業課程目前處于起步和摸索階段,目前設置《創業管理》、《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兩門課程,前者為通識選修課,后者為必修課,都在第二學期開課,分別為32課時、8學時,課程安排存在很大隨意性,講課內容以書本知識為主,缺乏完整、全面、持續激勵學生創業實踐的教育活動,而且授課形式還是以課堂為主,沒有將受教育者從傳統的教育枷鎖中解放出來。缺乏實踐,促使學生對創業教育的重視程度還不夠高,有的人選課只是為了修學分,有的甚至根本不知道有這類課程。未能真正做到激活學生的思維能力、想象能力、創新能力和創業能力。
國內外創業教育比較成功的院校都鼓勵和選派教師從事創業及創業實踐體驗,從而使得教師對創業領域的實踐、發展趨勢及創業教育社會需要變化有良好的洞察力。而我校大學生創業教育師資隊伍匱乏,創業教育教學團隊均由就業指導部門及部分輔導員老師擔任,鮮有從事該教學的專職教師,由于缺乏權威的教材,創業的親身經歷,不掌握先進的創業教育理念,導致創業教育課程化、學術化。在教學模式上,忽視學生的個性特點;教學內容上,知識結構單一,人文教育薄弱。學生不能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學習內容、組建知識結構,教學不能滿足有創業意愿的大學生的需求。
學校創業平臺缺乏,配套性支持偏弱?,F在學校已經在各院系建立具有學院特色的創新創業基地,在基地配備專業老師為學生提供技術指導、服務和培訓。由于創業平臺的打造價格不菲,配套設施很難完善,所以部分學院還是幾本書,一個教室。關注的也仍然是少數人的“創業活動”,形式單一,只是紙上談兵,沒有模擬和實踐環節,致使部分學生在加入創新創業基地過程中由于興趣不濃,阻礙太大,中途退出;或者只是在參加學科類的科技競賽,有創新,但卻沒有真正的啟動創業實際操作環節。所以對大學生創業服務方面,急需要進一步完善和加強。
創業教育現狀的對策分析
1加強創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創業教育課程涵蓋的內容非常豐富,它強調科學技術與社會實踐的結合,突出創業意識與創業能力的培養,體現了學科的交叉綜合。因此,要建立適合創業教育需要的高素質教師隊伍。
就要定期進行業務培訓,召開學術經驗交流會,不斷提高創業教育任課教師的素質和水平。要能用嶄新的教育理念和適用的教育手段、技能去教,培養學生的創業能力;同時聘任在高新技術企業工作或有創業過程親身體驗的兼職教師,能夠在教學過程中引入大量的案例分析,幫助高校學生從經驗中學習,激發他們的創新與創業思維,鼓勵學生積極開動腦筋,大膽提出自己不同的見解和意見,培養學生獨立思考,敢于提問,相互討論和虛心聽取別人意見的良好學習習慣,并能從成功或失敗的例子中吸取經驗或教訓,從而盡量避免創業過程中的一些風險。學生也能在接受創業教育課程學習的過程中,對自己提出的創業計劃進行不斷地修正,又可以在老師的幫助下不斷進步。
2加強創業課程內容針對性目前學校開展創業教育課堂教學采取了選修課的方式,講授《創業管理》相關理論知識,現今90后大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與知識儲備相比,反差很大,建議在不同年級,有針對性的設置創業教育內容,將創業心理也一同變為課程中的重要內容;對大學生創業伊始主要特征投資少,集中在小企業的事實狀況,應在創業課程教學中多圍繞“如何創辦你的小企業”類似提綱開設,講小企業的生存、發展、壯大之道,及時將前沿知識引入課堂,不斷充實科技成果,為學生探索新事物,培養創新能力奠定基礎,經常性的進行廣泛的社會調查,了解社會和市場,鍛煉學生的意志品質,提高社會適應能力和應變能力;此外,創業教育的教學方式也應該多樣化,除現在常見的課堂講授之外,還應當采取活動開展、案例研究、互相討論、模擬創業等多種形式,為學生與創業企業家搭建面對面深入溝通交流平臺,通過開放的講堂形式,使學生了解創業是怎么回事,增強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創業意識。
3營造校園創業教育文化在當前就業形勢比較嚴峻的情形下,應該在大學校園中通過多種渠道廣泛宣傳國家鼓勵大學生創業的政策、措施,讓學生充分了解國家的方針政策,各級黨團組織應積極發揮自身優勢,探索服務大學生創業的新途徑、新方法。在第一課堂方面,調整教學方案,加大有關創業課程的比例,拓寬學生自主選擇與促進個性發展的空間。以鼓勵學生以創新思維為導向,倡導參與式教學,改革考試方法等注重考察學生運用只適合科學思維的能力,真正使學生把知識學好、學活、學到手。
在第二課堂方面,通過以同學喜聞樂見的形式,開展創業教育講座及以“挑戰杯”為龍頭的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等科技創新類競賽活動,積極建設校外教學實習基地、社會實踐基地、就業創業基地等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加強創業教育,鼓勵更多的學生創造性地投身于各種社會實踐活動和社會公益活動中,形成了以專業為依托,以項目和社團為組織形式的“創業教育”實踐群體,讓學生在實踐中得到創業熏陶,培養創業精神、實踐能力、創新意識和團隊精神。
4完善創業教育實踐平臺高校要構建科學合理、運轉協調有效的組織管理體系,建立縱向和橫向的領導協調機制,要有教務處、學工部、就業辦、校團委、科技處、校友會等部門以及各院系的支持和參與。各個相關部門都要圍繞創業教育和創業型人才的培養目標,分工協作,各負其責。校內實踐依托創業教育組織體系,通過在創業實踐領域,成立學生創業團隊,建立學生創業園區,設立創業種子基金,建立創新實驗室,開展創新課題立項等形式。組織各種學術科技競賽;通過創業教育的理論研究和宣傳,引導廣大學生參與創業教育的學習和實踐,成立專門的科技創新實踐中心,全天候向全校各專業學生開放,對學生的創業、創新活動進行指導、咨詢和評價。設立學生“科技創新基金”,資助學生進行科技創新活動,盡可能地將大學生創業大賽中選拔出來的成果向應用端延伸,將創業教育教學的實踐活動落在實處。
高等院校的創業教育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加強創業教育是全世界現代高校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創業教育也必須適應現代教育改革趨勢,在實施教育的過程中,西部高校都要努力造就多層次,系統性,規范性的創業教育模式,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為目標,努力為學生搭建創業實踐活動的平臺。
作者:陳婭萍單位:陜西科技大學
- 上一篇:中藥大學創業教導探索
- 下一篇:創業與專業教育的沖突與融洽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