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銷專業創業教育途徑試議
時間:2022-01-13 04:26:19
導語:營銷專業創業教育途徑試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了更好地推進高校營銷專業教育與創業教育有效結合,本文將分別介紹高校營銷專業教育與創業教育有效結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1、高校營銷專業教育與創業教育有效結合的必要性(1)有利于提高營銷專業學生的創業能力。在“面向21世紀教育國際研討會”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出:“21世紀的青年除了接受傳統意義上的學術教育和職業教育外,還應當擁有第三本教育護照――創業教育?!逼?,中國高校畢業生選擇自主創業的比例與發達國家相比有著很大差距。近三年,國內高校畢業生選擇自主創業的比例均不到總數的2%(2009年、2010年和2011年分別為1.2%、1.5%和1.6%),而發達國家一般占20%至30%,并且我國大學生的創業成功率也比較低。探究其根源與國內高校創業教育引入較晚、高校畢業生很少具有創業能力有關系。其可進一步歸納為團隊建設能力、商機識別能力、市場開拓能力、財務管理能力和戰略規劃能力等主要能力。從國內外高校的教學實踐看,創業教育對大學生創業能力的培養和提高不僅必要而且有效。就高校營銷教師而言,立足于營銷專業教育,做到與創業教育的有效結合,對培養和提高營銷專業學生的創業能力無疑是十分必要的。(2)有利于提高營銷專業學生的創新能力。創新是相對于原有的事物,是一種對原有的事物進行改造、重新組合、延伸,從而創造出不同于原有事物的新事物的過程。創業則是以創新方式將各種相關要素綜合起來的一種有目的的經濟活動。創新是創業的本質特征,創業是創新的經濟活動。本質上講,創業教育即創新教育。提高創業能力的過程即提高創新能力的過程。從國內外的經驗看,創業教育無疑是提高大學生創新能力的有效途徑。對于高校營銷教師來說,將營銷教育專業與創業教育有效結合,有利于營銷專業學生站在創業者的角度發現、分析和應對包括市場營銷在內的各種問題,有利于學生開動腦筋、激發潛能,最終提出標新立異的解決方案。(3)有利于提高營銷專業學生的就業能力。從畢業生選擇自主創業的比例上看,2011年營銷專業本科畢業生選擇自主創業的比例是3.5%,高職高專畢業生的比例是2.4%,比全國的平均水平(1.6%)要好一些。但是,反過來看,營銷專業的畢業生絕大多數最終還是選擇了就業。有些人可能會問:既然選擇就業的營銷專業畢業生占了絕大多數,營銷專業教育還有必要融合創業教育嗎?答案無疑是肯定的。古語說得好:“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則無所得矣”。因為創業教育能夠讓大學生獲得比就業能力更高的創業能力。這也是營銷專業學生到企業就職時應當具備的能力。2、高校營銷專業教育與創業教育有效結合的可行性(1)在教學內容上,兩者有著內在的關聯性。市場營銷學涉及市場營銷管理哲學及其貫徹、規劃企業戰略與市場營銷管理、市場營銷環境分析、消費者市場和購買行為分析、市場營銷調研與預測、目標市場營銷戰略、產品策略、定價策略、分銷策略、促銷策略、市場營銷計劃、組織與控制等內容。創業實訓課涉及確定經營團隊、公司開業籌備、分析經營環境、營銷與外包、制定經營規劃、編制財務報表、風險與投資等內容。不難發現,兩者在教學內容上有很強的內在關聯性。這些內在的關聯性為今后營銷專業教育與創業教育的有效結合創造了有利的條件。(2)在教學目標上,兩者都注重形象思維能力的培養。市場營銷學是一門融合了經濟科學、行為科學、現代管理理論等的應用邊緣管理學科。市場營銷學是一門科學,更是一門藝術。它十分注重學科之間的融合、交叉和延伸。在教學目標上,它不僅注重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更注重形象思維能力的培養,即注重聯想和想象力的培養。創業實訓課涉及的內容更多,不僅涉及經濟科學、行為科學、管理科學等,而且還涉及其他領域和不同行業的相關知識。與市場營銷學一樣,其在教學目標上,除了注重邏輯思維能力的訓練,更注重形象思維能力的訓練,鼓勵和引導學生利用創新型的思維去解決創業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兩者在教學目標上的一致性,為今后營銷專業教育與創業教育的有效結合打下了堅實的基礎。(3)在教學方法上,兩者都強調實踐性和仿真性。市場營銷學和創業實訓都是應用性極強的課程。在教學方法上,兩者都十分強調實踐性和仿真性。目前,在市場營銷學課堂上,教師采用最多的方法是體驗教學法、案例教學法、項目教學法等;在創業實訓課堂上,教師采用最多的方法是模擬公司教學法,即學生通過組建模擬公司,在仿真的環境中真實體驗整個創業過程。兩者在教學方法上的契合性,為今后營銷專業教育與創業教育的有效結合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2、高校營銷專業教育與創業教育有效結合的制約因素
本文將再進一步分析高校營銷專業教育與創業教育有效結合的制約因素。1、傳統觀念問題:不少人認為創業教育應是針對少數學生的小眾教育受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不少教師、學生以及學生家長認為:創業教育應是針對少數學生的小眾教育,絕大多數的學生還是要找工作的,應當把精力用在專業教育上,沒有必要大張旗鼓地推行創業教育。在營銷專業學生中,一味求穩的就業觀念也十分明顯。筆者曾以“畢業后你會選擇自主創業嗎?”為題,對一個畢業班近三十名的學生做了一次調查,調查結果顯示:只有不到5%的學生選擇了自主創業,其余學生的目標就是要找個穩定的工作(工作最好在大型國企或政府部門)。2、師資力量問題:兼有營銷和創業經驗的教師十分匱乏嚴格意義上講,做到營銷專業教育與創業教育的有效結合,一般要求授課教師應當是復合型人才,最好擁有多年的營銷和創業的實際經驗。但是,從目前的現狀看,擁有市場營銷實際經驗的高校教師,原本就十分缺乏。多數營銷專業教師是研究生一畢業就到高校任教,沒有一點兒市場營銷的實戰經驗。此外,社會上擁有創業經驗的人士本來就少,更不用說擁有創業經驗的高校教師了。上述兩個因素疊加在一起,造成高校兼有營銷和創業經驗的教師十分匱乏。這種情況最終導致大部分高校在營銷專業教育和創業教育的有效結合上顯得力不從心。3、教學管理問題:追求短期效應,缺乏長期考慮一些教學管理部門只對上負責,成天忙于所謂的“政績工程”,無暇沉下心考慮一下學校的長遠發展。表現在創業教育上,就是在許多院校引入創業教育時,其為了追求政績便一哄而上,熱潮過去后又因忙于他事而很少過問,造成目前的營銷專業課程體系遠遠跟不上社會對創業型人才的需求。從長期看,上述這種急功近利的做法不僅不利于學校的長遠發展,而且不利于營銷專業教育與創業教育的有效結合。4、實踐教育問題:紙上談兵,缺乏實戰演練限于經費和硬件投入的不足,高校營銷專業的實訓課程一直處在低水平的紙上談兵階段,畢業實習也大多采用的是“放羊式”的分散模式或“走馬觀花式”的參觀活動,缺乏真實環境下的實戰演練。上述情況也嚴重制約了高校在營銷專業教育與創業教育上的有效結合。
3、高校營銷專業教育與創業教育有效結合的實施路徑
根據上述分析,本文提出了高校營銷專業教育與創業教育有效結合的實施路徑。1、樹立以創業為導向的現代營銷教育觀念二十一世紀的競爭是人才的競爭。高素質的人才越來越受到社會各屆的普遍關注。較之就業型人才,現代社會更需要的是創業型人才。原因在于:創業是就業之源,創業能夠帶動就業。就高校營銷專業而言,純粹以就業為導向的教育觀念已經不能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做到高校營銷專業教育與創業教育有效結合的路徑之一就是引導教學管理者,特別是營銷專業教師,牢牢樹立以創業為導向的現代營銷教育觀念。在高校中,教學管理者和營銷專業教師應努力營造出容忍失敗、鼓勵創業的文化氛圍,為學生的創業實踐不斷地添油打氣。2、建立一支專兼職相結合的高水平的教師隊伍做到高校營銷專業教育與創業教育的有效結合,離不開高水平的師資。目前,高校因為缺乏兼有營銷和創業經驗的教師,所以有必要整合校內和校外資源,建立一支專兼職相結合的高水平的教師隊伍。具體措施如下:一是高校制定相關制度,鼓勵校內的營銷專業教師創辦自己的企業、為其他企業做營銷和創業咨詢、參加國際和國內的會議和培訓,以便提高他(她)們的營銷和創業經驗;二是高校善用校外資源,聘請社會上成功的企業家、創業人士擔任營銷專業的兼職指導教師,定期或不定期請他(她)們做專題講座,以彌補校內教師在營銷和創業經驗上的不足。3、構建以創業為導向的營銷專業課程體系做到營銷專業教育與創業教育的有效結合,高校應從學生和學校的長遠發展出發,努力構建以創業為導向的營銷專業課程體系。以創業為導向營銷專業課程體系的構建應著眼于以下三點(詳見圖2)。(1)創業知識的提升:創業知識是大學生創業時必備的知識。它主要涉及經濟學、市場營銷、法律、財務和創業管理等方面的知識。創業知識的提升可以通過開設營銷專業的必修課和選修課的方式實現。(2)創業能力的提高:創業能力是大學生創業時必備的能力。它主要涉及團隊建設能力、商機識別能力、市場開拓能力、財務管理能力和戰略規劃能力等。創業能力可以通過開設創業實訓、沙盤推演課程,建立創業基地,請企業家和創業人士做專題講座,以及鼓勵學生參加創業計劃大賽等方式進行。(3)創業素質的培養:創業素質是大學生創業時必備的素質。它主要涉及創業意識、創業精神、創業心理、創業信念等。創業素質的培養應貫穿于市場營銷專業整個教學的全過程。創業知識創業能力創業素質經濟學、市場營銷、法律、財務和創業管理等方面團隊建設、商機識別、市場開拓、財務管理和戰略規劃等方面創業意識、創業精神、創業心理和創業信念等方面營銷專業的必修課和選修課創業實訓;沙盤推演;創業基地;企業家講座;創業計劃大賽等貫穿于市場營銷專業整個教學的全過程4、打造融合營銷和創業且富有鮮明特色的實踐平臺做到營銷專業教育與創業教育的有效結合,高校還應加大經費和硬件的投入,著力打造出融合營銷和創業且富有鮮明特色的實踐平臺。在這一點上,義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無疑做得十分出色。義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為了支持學生進行市場營銷和創業實踐,專門劃出9千m2的教學樓作為學生的創業基地(基地內為5個分院設立了5個孵化基地),并利用毗鄰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的地利優勢以及互聯網下電子商務的便利條件,開設了4個電子商務創業班、根據外語外貿特色設立了e-bay班和敦煌班,還有快遞超市、供貨平臺等配套設施,為同學們提供了一個集辦公、倉儲、商談為一體的創業場所。大學生可以親自做老板,也可為這些老板打工,期間還能夠獲得寶貴的營銷和創業經驗,可謂一舉多得。當然,在打造融合營銷和創業且富有鮮明特色的實踐平臺時,應當尊重每個學生的個性需求,給予他(她)們充分選擇的機會。
作者:溫韜單位:大連大學
- 上一篇:試析大學生創業教學對策
- 下一篇:高職三分式創業教學模式淺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