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院校創新創業教育體系探索

時間:2022-10-12 03:28:57

導語:中醫藥院校創新創業教育體系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醫藥院校創新創業教育體系探索

[摘要]伴隨新一輪科技革命的到來,使得醫學教育和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深度融合,為滿足健康中國戰略的現實需求及社會對復合型醫學人才的需要,新醫科應運而生。在新醫科背景下,為推進健康中國戰略的實施,加速中醫藥大健康產業的發展,高等中醫藥院校作為培養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的高素質中醫藥人才的搖籃,理應順應時展趨勢,變革創新創業教育體系,著力從轉變教育理念、改進實踐平臺、完善保障體系等方面探索重構新醫科時代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從而為培養符合新時代醫學發展要求的中醫藥拔尖創新人才提供有益啟鑒。

[關鍵詞]新醫科;中醫藥院校;創新創業教育;人才培養

隨著第四次工業革命爆發、互聯網科技的應用普及、健康中國戰略的推進,對高等醫學教育提出了新的時代要求———建設發展新醫科教育。在此背景下,高等中醫藥院校必將更加重視創新創業教育,同時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與變革。因而,以新醫科對創新創業教育提出的新要求為出發點,從理論體系、實踐體系、保障體系三方面著手,深入探討高等中醫藥院校創新創業教育體系的變革與發展。這對培養復合型中醫藥人才以及推動中醫藥大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

1新醫科對高等中醫藥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的影響

1.1新醫科帶來的挑戰與機遇。中醫藥作為中華文明的瑰寶,它從形成后經歷了實用經驗發展、理論總結與探索、傳統延續與創新以及中西醫交匯碰撞等多個發展過程。醫學模式也從經驗醫學模式發展為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1]。為主動迎接全球工業革命4.0和生命科學革命3.0帶來的機遇與挑戰,滿足實施“健康中國”戰略的現實要求,2018年教育部在“六卓越一拔尖”計劃2.0的基礎上,提出加快實施“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2.0”,著重強調建設發展新醫科。與傳統的以臨床醫學教學為主的醫學教育不同,新醫科旨在推進“醫工、醫理、醫文”相融通,是為了適應新一輪工業革命和產業變革發展需求的產物[2]。這是新時代黨和國家對高等醫學教育發展的最新要求,也是健康中國戰略對醫學拔尖創新人才素質能力提出的新要求[3]。1.2新醫科背景下高等中醫藥院校創新創業教育體系變革。隨著第四次科技革命浪潮的到來,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生物新材料等高科技領域的快速發展深刻改變著人們的學習、工作或生活的思維方式,同時也推動著醫學領域的變革。新醫科提出依靠以人工智能、大數據為代表的新技術;以預防治療康養生命健康全周期的健康管理模式為醫學發展方向;培養具備實踐能力,醫工理文融通的高層次醫學人才[4]。創新成為了高等中醫藥教育在新醫科背景下實現轉型升級的硬性指標?!爸嗅t藥大健康產業發展需要多元化人才,但傳統教育理念和培養模式,難以滿足中醫藥行業對創新創業型人才的需求和學生個性化發展訴求”[5]。這對承擔著為國家和社會培養中醫藥創新型人才重任的高等中醫藥院校,提出了更高層次的要求。因此,高等中醫藥院校必須以“傳承精華、守正創新”為根本原則,緊跟現代科技發展趨勢,推進中醫藥學科與工理文學科的交叉融合,探索基于“學科交叉、融合創新”理念的中醫藥復合型創新人才培養模式,變革發展高等中醫藥院校創新創業教育體系,促進我國中醫藥事業高質量創新性發展。

2構建新醫科背景下高等中醫藥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理論體系

2.1樹立以需求為導向的教育理念。高等中醫藥院校承擔著為國家發展培養中醫藥人才的根本任務,特別是中醫藥創新型人才[6]。創新人才的培養必須以現實需求為導向,從實際問題出發,有所發現、有所發明、有所創新、有所進步,才能讓其立足于中國大地,為國家中醫藥事業發展、推進健康中國戰略乃至提升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健康水平貢獻一己之力。但傳統意義上的高校創新創業課程多以理論教學為主,實踐課程也大多局限于對理論知識的驗證。因此,要轉變高等中醫藥院校的創新創業教育理念,與新醫科教育、中醫藥產業發展、提升國民健康水平等一脈相承,著重培育學生解決問題的創新和實踐能力。高等中醫藥教育必須借助大量的實驗設備、臨床實踐和師承學習等方式手段,決定了其創新型人才培養應具有臨床實驗的特點[7]。而創新創業課程的教學設計中,沒有做到以充分考慮當下中醫藥學領域現實需求為導向,造成創新創業理論教學與學生創新實踐脫節,學生缺乏創新設計思維及實操機會。要解決好這一系列問題,真正實現中醫藥事業的傳承與創新,必須堅持以需求為導向,充分發揮出高等中醫藥院校的學科優勢和附屬醫院的臨床資源優勢,強化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質量,增強高等中醫藥院校學生對新醫科時代的適應性。2.2構建以新醫科為核心的理論課程體系。當下大數據統計、計算機技術、人工智能、3D打印等許多前沿技術已在醫學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為高等中醫藥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發展提供了可復制的寶貴經驗。在新醫科背景下,高等中醫藥院校創新創業教育應該以“學科交叉、融合創新”為基準,構建以新醫科為核心的課程體系,體現祖國傳統醫學教育的前沿性和時代性,探索醫理、醫工、醫文融合教育,逐步實現從純醫到大醫的變革。構建醫學與理工學科交叉融合課程體系并不僅是簡單的講授關于計算機科學、數學統計、物理、化學等諸多跨界學科基礎知識理論。而是在創新創業教育課程中,以預防治療疾病、促進人們健康、獲得最大健康效益為教學目標,采用案例分析法或以問題為基礎的教學方法,教師通過鏈接豐富的網絡資源及其他高等院校的多樣化學科資源,帶領學生深入分析醫學領域的某個具體案例,讓學生掌握更多中醫藥學科之外的前沿知識[8],鍛煉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思維,不斷提高學生運用交叉學科知識理論解決中醫藥學領域現實難題的能力,培養一批高層次、多學科背景的中醫藥拔尖創新人才,建設中醫藥領域高層次創新團隊。2.3素質教育突出人文素養。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吳巖說:從1999年第三次全國教育大會提出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至今已有20年時間,新時代的學生素養應該從小情調走向大情調,年輕大學生要有家國情懷和“敢闖會創”的血性、狼性。與現代西方醫學不同,中醫藥融合了中國古代哲學、天文、地理、數學、氣象等人文科學、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的優秀成果,是具有中國特色的文化,關系到生命、每個人的精神內涵和人格的確立,有著豐富、深刻的內涵[9],這為高等中醫藥院校創新創業教育課程中人文素質教育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資源[10],對于中醫文化核心價值觀中涉及的“天人合一”“醫乃仁術”“大醫精誠”等觀點[11],應該在創新創業教育課程中重點強調,將具有中醫藥特色的人文素養內容凝練出來,突出對醫學生的人文素質教育[12],提高學生的醫學人文素養,以培養具有大醫大愛人文情懷的中醫藥創新型人才為終極目標。

3新醫科背景下高等中醫藥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實踐體系的變革

3.1探索多主體共育實踐模式。按照新醫科卓越醫師培養目標,高等中醫藥院校深化創新創業教育實踐體系改革,應在利用學?,F有附屬醫院資源的基礎上,統籌省內、國內乃至國外先進資源,推動醫教協同、科教協同、科衛協同的“新體系”發展,最終建成醫教研協同型健康服務體系,以產業鏈、服務鏈布局創新鏈,完善中醫藥產學研一體化創新模式,形成多方合作的共育實踐模式??傮w上說,高等中醫藥院校應采取“走出去”與“請進來”相結合的方式。一方面,聯合智慧化醫療機構、醫療大數據企業、人工智能實驗室等最新資源,開展多樣化的醫學創新實踐活動,挖掘和充實醫理、醫工、醫文類跨界創新創業教育課程資源[13]。另一方面,可以邀請專業協會、醫療AI企業、中醫藥企業、醫療機構等部門的產品研發人員、一線工程師和知名企業家擔任創新創業課程顧問,用他們生動的成功實踐經驗為醫學生提供創新創業指導,強化創新創業協同育人,打開校企合作的雙贏局面[14]。3.2打造創新創業資源共享平臺。適逢互聯網時代,高等中醫藥院校可以通過“線上+線下”融合的方式,打造創新創業教育資源共建共享平臺。首先,高等中醫藥院??梢越柚澳秸n”等網絡教學平臺的課程資源,將大量的優質課程資源納入創新創業教育培養方案中,并統籌校內現有醫學課程資源,建設具有中醫藥特色的創新創業在線開放課程,突破以往教育教學資源在時間、空間上的傳遞限制,提高創新創業課程資源,尤其是優質稀缺名師教學資源的共享[15]。同時,高等中醫藥院??膳c省內其他以理工科及文科為專長的高校合作,通過搭建創新創業實訓基地、外聘創新創業教師,來彌補中醫藥院校在工科、理科、文科類師資及創新創業教育資源上的短板,打造創新創業資源共享平臺。3.3探索“中醫藥+X”競賽實踐平臺。總理強調:“學生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主力軍,既要認真扎實學習、掌握更多知識,也要投身創新創業、提高實踐能力?!盵16]因此,高等中醫藥院??筛鶕陨韺W科及專業特點,探索構建與中藥基礎實驗、中醫學專業實訓、中醫藥特色診療項目相結合的“中醫藥+X”大學生創新創業競賽,引導醫學生挖掘自身的強項,了解存在的不足,明確未來發展方向,從而激發們的創新創業意識,鍛煉他們的創新創業實踐能力[17]。具體來說,開展“中醫藥+X”創新創業競賽的內涵包括兩個層面:一是“中醫藥學科內部+”,即整合中醫藥領域的內部學科,在原有分科的基礎上實現學科內部交叉乃至進行必要的融合創新;二是“中醫藥學+X”,即實現中醫藥學與其他學科的多學科交叉,從真正意義上打破傳統的學科壁壘,在新醫科的視角下多方位促進高等中醫藥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實踐發展[18]。

4新醫科背景下高等中醫藥院校創新創業教育保障體系探索

4.1建設多學科知識背景師資隊伍。在新醫科背景下,高等中醫藥院校應建設具有中醫藥學科、工科、理科、文科等多種學科背景的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這是培養中醫藥創新型人才和推動我國中醫藥事業長遠發展的重要保證。首先,校方可以通過廣泛聘請掌握現代新興科技的教師參與創新創業教學工作,促進醫教產研的協同創新發展,讓醫學生汲取多個學科領域的營養,賦予他們扎實的數理化基礎、卓越的醫療技能、跨學科的知識結構、廣闊的全球視野以及引領科技發展的創造力,構建一個醫、文、工、理協同共建的中國特色“新醫科”創新型人才培養體系[19]。其次,學校要對創新創業專職教師開展相關培訓工作,通過崗前培訓、外出研修、專題培訓以及到企業掛職鍛煉等一系列舉措,開拓創新創業專職教師的創新視野和知識體系,建設一支具有多學科知識背景的創新創業師資隊伍,提高中醫藥院教師培育創新創業人才的能力[20]。4.2重塑創新創業人才評價體系。高等中醫藥院校的創新創業人才評價關系到創新創業人才的培養和使用,因此重塑創新創業人才評價體系,對于建設新醫科背景下高等中醫藥創新創業教育體系至關重要[2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吳巖說:“以創新創業教育為契機,我國高等教育將形成新的‘教學質量觀’。在教與學層面,從教師單向灌輸的‘單聲道’模式向師生互動的‘雙聲道’模式轉變;對學生的評價標準,也會從‘我能行、我會干’向‘我敢闖、我會創’方向轉變。最終實現中國從高等教育大國向高等教育強國的轉變?!碑斚拢瑖液蜕鐣撔滦歪t學人才的能力需求在不斷變化。因此,創新創業型醫學人才評價體系應根據新醫科標準建立多層次、立體化的評估方法,培養醫學生的創新素質和多元化發展。比如:在高等中醫藥院校推廣創業導師制,允許醫學生用創新創業成果申請獎學金和學位論文答辯。同時,傳統的靜態評價體系已無法滿足對醫學生創新能力的評估,建議評價體系應趨于動態化,重視學生的培養全過程。新一輪科技革命給高等醫學教育帶來的機遇和挑戰是巨大的。高等中醫藥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必須緊跟新醫科發展趨勢,推進中醫藥學與工、理、文等學科以及中醫藥學科內部交叉融合創新,探索從理論體系、實踐體系、保障體系等方面優化創新創業教育體系,努力培養一大批既精通傳統醫學知識又懂現代科技應用,既有家國情懷又敢闖敢創的中醫藥復合型創新人才,為推動我國中醫藥事業傳承發展、實現中華民族傳統醫學的偉大復興做出更多貢獻。

作者:劉楊 李寶琴 單位:黑龍江中醫藥大學人文與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