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教育”教師技能訓練途徑途徑

時間:2022-03-18 08:42:57

導語:“小學教育”教師技能訓練途徑途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學教育”教師技能訓練途徑途徑

摘要:創新背景對“小學教育”本科專業教師技能訓練提供了新的機遇和挑戰,要求“小學教育”本科專業學生具有更加全面的綜合素質。文章在分析創新背景對“小學教育”本科專業職業素養影響的基礎上,結合創新背景“小學教育”本科專業教師技能的內涵,闡述了“小學教育”本科專業教師技能訓練途徑,以期提高“小學教育”本科專業人才培養的質量。

關鍵詞:創新;小學教育;教師技能;內涵;訓練途徑

從上世紀末南京師范大學曉莊學院開辦我國教育史上第一個小學教育本科專業以來,我國小學教育本科專業現已經歷20年的發展,為我國基礎教育培養和儲備了大批高學歷的教育人才。小學教育本科專業教師技能訓練是小學教育專業人才培養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高小學教育專業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措施。與其他師范專業相比,小學教育本科專業是一個綜合性很強的專業,主要培養全方位發展的小學教師,對人才培養的綜合素質要求很高。

1創新背景對“小學教育”本科專業的訴求

小學教育本科專業定格在“本科”,定向在“小學”,定性在“教育”,目的是培養主動適應現代社會、經濟、科技與教育發展需要的小學教師,具有職業性、實踐性、綜合性、學科性鮮明特色。培養小學教育專業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是創新背景下小學教育人才培養的方向,“小學教育”本科專業人才培養應有以下四個方面的應然訴求[1~2]:1.1具有扎實的綜合知識。小學教師應具有小學各階段、各學科教學任務所涉及的知識內容體系,主要包括通識類、教育類和實踐類等知識。扎實的綜合知識是小學教師創新的基礎,小學教師掌握的知識越豐富、知識結構越合理,越容易觀察和發現新問題,以便更好的滿足當前教育創新的需要。小學教師不僅要掌握小學教育專業知識,還應具有豐富的社會學知識和心理學知識,不斷構建自身的多元的知識結構,以適應當代小學教育發展的需要。1.2具有強烈的創新意識。《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要求中小學教師勇于探索創新,不斷提高專業素養和教育教學水平。小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善于發現問題和思考問題,并將良好的思維習慣潛移默化地傳遞給學生。只有具有創新意識的教師,才能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的學生。在創新背景下,小學教師不僅僅是傳統意義上的傳道、授業,更重要的是解惑、啟疑,要將小學課堂由權威型向民主型轉變,激勵小學生去思考和探索科學知識。1.3具有較強的實踐能力。小學教師除了承擔小學課程教學任務外,還需承擔校本課程研發、個性化教育實施、社團活動組織等多項工作,因此要加強自身實踐教學能力,這是提升小學教育本科專業學生綜合素質水平的關鍵。小學教育專業學生應積極參與實踐活動,提高專業實踐能力,形成對小學教師職業的感性認識和經驗體驗,有利于在職業生涯中帶領小學生發現問題,培養小學生創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幫助小學生將創新性的意識轉化為實踐性的現實行動。1.4具有較強的研究能力。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小學生接觸新事物的途徑愈發廣泛,知識也日益豐富,小學教師需建立起終生學習的理念,不斷更新自己的現有知識體系,成為知識的主動獲取者,不斷擴展自己的知識領域。小學教育是國家教育體系的基礎,直接影響著中學和大學階段的教育發展水平。在創新背景下,小學教師需要完成從“教書匠”到“研究者”的轉型,要具備專業化發展的意識和能力,深入研究小學教育現象及其規律,逐漸提升小學生認識世界和了解世界的能力。

2“小學教育”本科專業教師技能內涵

“小學教育專業”教師技能是小學教育專業學生從事教育工作最基本的能力,是教師專業化發展的重要基礎?!靶W教育專業”教師技能具有示范性特點,影響著小學生的發展和成長,同時伴隨著教師職業發展生涯不斷提高和發展[3]。小學教育專業學生要遵循先進的教育理念,通過有計劃、有步驟的訓練提高教學能力,不僅包括與教學過程本身相關的教學能力,還包括與教學相關的價值理念,主要涵蓋以下方面:2.1語言表達技能。語言表達技能是小學教師從事教師工作最基礎的專業技能,要求小學教育本科專業學生要講好普通話,把握語言表達的準確性、邏輯性和節奏感。2.2文字與書寫技能。文字與書寫技能是小學教師的基本功,具體體現在“三字一畫”,即粉筆字、鋼筆字、毛筆字、簡筆畫。2.3課堂教學技能。課堂教學技能是教師技能的核心部分,包括課堂教學設計、課堂教學、教學評價等方面。主要是小學教師通過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與氛圍,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實施教學和調控教學過程。2.4教育管理技能。教育管理是小學教師的日常工作,包括班級管理和教學活動管理兩方面。小學教師應不斷完善自身的人格魅力,有效地利用教材內容和教學環節開展育人工作,有效解決學生存在的共性問題和個體問題。2.5教學研究技能。小學教師應針對教學工作中的問題進行探索和創新研究。小學教師能根據小學義務教育的基本要求,結合學校的特點,對部分課程進行二次開發,以便更好地進行教學工作。2.6其他特長技能。小學教育專業教師除了需要常規的教學技能,還需要唱歌、舞蹈等特長技能,有利于小學教育順利開展。

3“小學教育”本科專業教師技能訓練途徑

師范院校根據小學教育本科專業特色和學生教育培養規律,采用文化熏陶和藝術陶冶為主要形式的教育活動,實現小學教育本科專業“綜合素質高、教育能力強”的專業人才培養目標。3.1遵循人才培養規律,重視教師技能基本功訓練。師范院校應遵循小學教育本科專業人才培養規律,緊密聯系教育新思想、新理念,重視教師技能訓練,將小學教育本科專業教師技能訓練落實到實處。小學教育本科專業學生的教學技能基本功是從事教學工作必須具備的最根本的職業技能,是小學教育專業學生都應具備的職業素養。教人必先強己,小學教育專業學生應該具備扎實的教學基本功,具備較強的專業水平,這樣才能在今后工作中得心應手,成為學生成長的楷模。3.2融合文化課程和技能訓練課程。構建科學的職業技能訓練課程體系,是小學教師職業技能訓練必須解決的問題。師范院校要結合當地實際,制訂體現高師院校辦學特色的、符合小學教育專業實際的教師技能訓練方案,將文化課程和技能訓練實踐課程深度融合,通過相應的文化課程實現相應的教師技能培養。文化課程和技能訓練課程的相互融合,使得小學教育本科專業學生能夠在掌握基礎技能訓練的同時更好的掌握專業課知識,實現第一課堂和第二課堂相互促進,知識教育與德育教育相統一。3.3豐富社團活動和技能競賽。師范院校應營造良好的教師技能培養氛圍,把開展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與加強職業技能訓練有機結合起來。在學校的指導下成立文學社、演講社、書畫社等社團,并定期舉行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技能比賽,以促進小學教育專業學生教學技能的提高。無論舉行何種社團活動和技能競賽,總的原則是重在參與,要最大限度地吸納學生,這樣長期堅持下去,能夠幫助小學教育專業學生在社團活動和技能競賽中樹立信心,培養良好的教師技能。3.4加強優質校外實踐基地建設。實踐教學基地是小學教育專業進行技能訓練的重要場所,實踐教學基地的建設直接關系到小學教育本科專業的人才培養質量,有助于豐富學生的技能訓練內容,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是加強學校與用人單位溝通交流的重要途徑。師范院校與教學基地能在合作中實現共同發展。一方面基地學校為培養小教教育專業學生的實踐能力提供了條件,是教學基地的智力成果服務于社會的深刻體現,有利于提升學校辦學的影響力;另一方面師范院校更好的了解實踐基地對小學教育專業人才的需求,有利于師范院校人才的培養。3.5建立科學的評價體系。制定合理的小學教育專業教師技能訓練評價體系,是提高和改進教師技能訓練質量的重要途徑。教師技能評價是一種手段,通過對各項技能訓練指標做出判斷和分析,促進小學教育本科生教師技能的提高。強調評價多元化,既關注定性評價也關注定量評價,通過多元化的評價手段促進小學教育專業教師技能訓練的改進。同時,師范院校應根據評價體系由專門技能指導教師予以具體落實,保證小學教育專業技能訓練工作的正常開展,充分調動學生專業技能訓練的積極性[4~5]。

4小結

小學教育專業教師技能訓練是一個重要的實踐課題,高等師范院校應積極創造技能訓練條件,體現小學教育專業的特色,形成長效機制,提升小學教育專業學生的綜合素質,適應素質教育改革發展的需要。

參考文獻

[1]馬云鵬.從小學教育專業定位看卓越小學教師培養[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2018(03):150~154.

[2]陳國慶.小學教育專業實踐課程體系的建構[J].教育與職業,2016,1(11):102~105.

[3]何瑛.當代高師生教師技能的困境與重構[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2(01):139~141.

[4]杜富裕.小學教育專業師范生提升實踐能力途徑研究[J].教育探索,2015(10):130~132.

[5]張曉東.高師院校學生教師技能訓練的思考[J].鹽城師范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3,33(01):113~117.

作者:王焱 單位:漢江師范學院教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