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教育創新發展論文
時間:2022-10-18 08:52:12
導語:高校思政教育創新發展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四個自信”基本理念的提出,是我黨全面推進社會主義建設進入新時代的根本要求,也是貫穿當前高校改革中的指導性思想。大學生作為實現中國夢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青年群體,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事業的傳承者,在高校教育中,一個學校的特色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實現傳承的過程,思想理論教育更是關鍵。這就要求要始終牢記道路自信是基礎,理論自信是指導,制度自信是方向,文化自信是目的。在改革新時代,堅定不移地以四個自信為切入點貫穿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以四個自信為核心去構建符合新時代的頂層設計思路,在這一理論指導下,進一步確立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價值,構建具有時代特色的教育新理念,只有如此,才能更好推動思政教育實現創新發展。
關鍵詞:四個自信;高校;思政教育;創新發展
在黨的95周年慶祝大會講話中就明確指出:“堅持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就要堅持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不斷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推向前進?!?,從的講話中,我們可以看出:四個自信所彰顯的是中華民族自信心,而教育是個民族傳承發展的根本,只有把四個自信融入高校思政治教育中去,才能全面深化教育改革,這是當前教育改革中一大創新性的研究方向。
一、始終牢記“四個自信”融入高校思政治教育的時代價值
四個自信是推進新時代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導性思想,也是高校提升學生思想政治覺悟的基礎所在。那么這就要求高校思政治教育既要有思想性,還應該具備教育性,中國自先秦就有以禮為本、以儀為表的思想,歷經了從春秋之學到宋明理學的發展,到當前新時代改革的社會體系下,思想政治教育始終是立德樹人的根本。其中四個自信所展現的就是中國數千年優秀的中華文化精華的濃縮與提煉,中國正在面臨著社會轉型的復雜局面,唯有思想政治教育實現創新才是保證社會認同感融入基本體系的完整構建。1.四個自信是塑造高校大學生核心價值觀的基礎高校思政教育的目的就是為了培養學生學習文化知識、提高自身素養、構建核心價值觀,其中核心價值觀的樹立是大學生進入社會成就人才的根本保證,大學生是中國進行社會主義事業建設的人才資源,這就要求不僅要掌握特定的專業理論知識,更需要樹立科學的理想信念,塑造正確的核心價值觀,在此過程中通過對一系列政治理論學習,深刻理解馬克思主義基本理念的科學內涵,始終明確中國的高校教育必須堅定不移地沿著社會主義發展方向毫不動搖。尤其是在高校大學生進行的思政政治教育中,讓四個自信基本理論走進教材、走進課堂、走進學生的大腦中,把思政教育作為大學生的必修課,以此來指導高校思政教育方面實現新的發展局面,引導學生樹立高尚的道德情操。2.四個自信是推進高校思政治教育實現創新發展的指導思想以四個自信塑造大學生核心價值觀是推動高校思政教育實現創新的基礎所在,在這個過程中就必須明確四個自信作為指導思想的內涵,根據2018年高校思政教材改革可以看出,以四個自信為核心的新時論體系已經納入到了高校思政教學當中,由此我們知道在高校思政治教育中,要想實現創新發展,就必須要把四個自信的科學成果作為指導思想,要與高校思政教育制度高度匹配實現制度自信,提升當代青年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自信心,使之能夠清晰呈現自身的人文精神,體現更加鮮明的價值追求,構筑青年大學生文化、政治自信的信念。因此,必須明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絕不能是紙上談兵那么簡單,更應該大力借鑒互聯網新技術,在思想體系中把握話語權,自覺深入意識形態第一線深化自己的思想,對廣大的高校思政老師而言,也要緊跟時代新步伐,認清自己的責任與擔當,領會四個自信的新思想,積極推動教育創新發展,時刻牢記四個自信對推進高校思政治教育實現創新發展的指導思想地位。
二、以四個自信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實現創新發展的路徑
1.提高思想認識,以四個自信實現大學生在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上的轉變。眾所周知,以四個自信為核心是全國各族人民的精神總動員,也是高校實現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發展的根本要求,以道路自信明確大學生緊跟黨的步伐,以理論自信確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發展新方向,以文化自信塑造塑造核心價值觀,以制度自信構建教育中改革創新的新體系。從古代“時速基礎”的文明,到現代“經濟結構”的社會體系,思想教育始終是核心所在,那么當前在我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學生對黨的領導、對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的政治認同缺乏理性的分析和領悟;自主意識不強、文化自信心不足,容易受到外來文化以及互聯網的影響;缺乏對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制度的了解;對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學習重視不夠,那么就需要構建符合新時代的理論體系去指導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發展。尤其是當前教育體制下的管理工作過于注重形式,卻忽視了意識形態下的價值觀教育,要求始終做到以四個自信為新的指導思想拓寬大學生在思想政治層面的視野,充分地認識到學習四個自信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要求,也是我黨歷史上理論創新的一大舉措,實現教學理念與思想認識上的轉變,堅定四個自信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方向不動搖。2.創新工作理念與工作機制,實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制度完善。在對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四個自信要始終貫穿于教學當中毫不動搖,加強對教學制度與工作理念的創新,引導大學生對四個自信基本理念的認同,樹立時代責任感,完善教師考核制度、管理制度,明確政治立場、思想觀念,向大學生展現良好的榜樣。與此同時優化教學的網絡平臺,實現教學載體創新,塑造良好就學環境,努力做到教師主導與學生個體實現人格魅力相結合,引導學生深入學習四個自信的精神內涵,主動接受對四個自信理論的熏陶。要讓學生明確作為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對黨的制度自信、理論自信、道路自信與文化自信的深入了解。就目前高校思政教育課堂而言,不少學生對四個自信所賦予的時代價值認識不夠,面對社會新思潮,在開展思政治教育教學中必須深刻學習并牢記黨帶領全國人民走過的輝煌歷程和歷經的歷史磨難,要堅定青年學生對四個自信入心、入腦,加強高校思想政治教學中對現實問題的分析能力,引導學生就當前社會主義建設中的就業、住房、教育、醫療等進行探討,教學學生用辯證的思維看待當前社會發展趨勢,使他們感知社會主義的卓越成就,增強對全面建設社會主義事業的政治、情感的認同感,構建科學健康的核心價值觀,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堂為主要渠道,實現理論與文化的自信。
三、結語
總的來說,四個自信中,道路自信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根本,理論自信是推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的指導,制度自信是全面建成社會主義新目標的保障,文化自信是實現中華民族中國夢的精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為培育新時代接班的主要載體,必須始終堅持四個自信為核心毫不動搖,為新時代推進社會主義事業培養人才,讓四個自信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發展中開花結果,把四個自信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學過程中去,培養青年學生成為新時代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
參考文獻:
[1]潘學良.關于“四個自信”教育貫穿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全過程的思考[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6(10).
[2]梁曉宇.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制度自信[J].貴州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4(1).
作者:金根竹 單位:江蘇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手機媒體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探析
- 下一篇:眼科學實踐教學論文
精品范文
10高校網絡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