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教育教學模式探索
時間:2022-05-21 08:51:16
導語: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教育教學模式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不斷深化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教學改革向來是一項重要課題。同時,隨著互聯網技術的蓬勃發展,如何挖掘IT類專業大學生的創新潛能、提高IT類專業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與水平也變得至為關鍵。該文圍繞高校IT類專業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教育教學模式的內涵、改革現狀以及改革建議三個方面進行分析和闡述,為高校IT類專業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教育的教學模式改革獻策。
關鍵詞:互聯網技術;創新創業;教學模式
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是推進高等教育綜合改革、加強高校人才培養的關鍵舉措[1]。自“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政策號角吹響以來,我國逐漸掀起了一股大學生創新創業浪潮。在《國務院關于推動創新創業高質量發展打造“雙創”升級版的意見》(國發〔2018〕32號)中,就已明確科技成果轉化應用能力顯著增強是提高大學生創新創業質量的主要目標之一,從而要求產、學、研、用之間的發展更加協同。同時,《教育部關于大力推進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和大學生自主創業工作的意見》(教辦〔2010〕3號)也指出,大學生是富有創新活力、藏有創業潛力的群體。可見,大力推進創新創業教育對于促進高等教育科學發展,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長遠的戰略意義。尤其是在互聯網技術蓬勃發展的時期,如何挖掘IT類專業大學生的創新潛能、提高IT類專業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技能、培育IT領域的創業成果,顯然是一項亟待解決的課題。因此,如何不斷深化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教育改革,面向高校IT類專業大學生打造一種創新創業實踐教學的新模式,以進一步激發IT類專業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創業能力,對于豐富我國大學生創新創業教學課程體系,培養IT類專業創新型人才,以及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來更好地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增長,無疑均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應用價值。
1高校IT類專業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教育教學模式的內涵
創新創業實踐教育是我國人才培養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不斷深化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模式的改革,基本歷經了“創業”“創業教育”和“創新創業教育”三個階段[2]。深化創新創業實踐教育改革,無論從學生層面、教育體系層面或是社會層面來看,意義十分深刻。從學生層面來看,有利于提高在校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與意識,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從教育體系層面來看,有利于推動我國高等教育體系不斷完善與發展;從社會層面來看,有利于提高我國勞動力市場的輸出質量,推動我國的創新驅動發展,從而推動經濟發展與社會進步。與此同時,有效推進我國創新創業實踐教育改革,打造和完善現有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教育的教學模式則顯得至關重要。實際上,“模式”一詞起源于英文單詞“model”,起初含義為理論和實踐之間的中介環節,由喬伊斯與韋爾率先將其引入教學領域。而所謂的教學模式則是指在一定教育思想、教學理論和學習理論指導下的、在某種環境中展開的教學活動進程的穩定結構形式[3]?;诖?,針對IT類專業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教育的教學模式,指的是在科學的教育思想、教學理論和學習理論的指導下,開展具有穩定性結構形式的面向IT類專業學生的創新創業實踐教育教學活動。正因為有效的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教育教學模式,應同時貼近學生發展需求與滿足社會人才市場需要,所以,針對IT類專業的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教育教學模式理應具有實踐性強、覆蓋面廣、可持續性良好、實踐項目貼近社會潮流等特點。而高校IT類專業學生的實踐項目往往比較復雜,對學生技術水平、專業設備的要求較高,因而推進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教育教學模式改革必然要注重將教學資源進行合理整合,從而形成教學資源系統化、一體化的特點,以更好地發揮創新創業實踐教育的作用。
2高校IT類專業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教育教學模式的改革現狀
為能夠貫徹落實“以創新引領創業、創業帶動就業”的內涵,現高校已普遍設置了專門的大學生創新創業課程。一方面,這些課程對幫助學生了解創新創業的基礎知識確實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問題是,這些課程內容側重于理論教學,無法很好地滿足IT類專業學生的實踐需求。而事實上,IT類專業學生所學習的內容對實操要求較高。但由于平臺與機會的缺乏,學生往往無法體會到利用IT技術嘗試創新創業的過程,也難以掌握將創業想法轉化為現實可行的創業計劃。更何況,就大部分學生而言,創新創業是一個風險高、難度大的長周期過程,學生對其可能存在一定恐懼心理,從而缺乏積極性,最后能將專業知識成功轉換為創新創業成果的概率也就不高。另一方面,當前創新創業實踐教育還普遍存在教學資源整合不足的問題。雖然部分高校已經設置了一些創新創業平臺,但這些平臺所提供的服務往往只針對創新創業全過程中的個別環節,且各平臺間缺乏整體性與協調性,這就造成了教學資源的碎片化。在這種情況下,學生所參與到的創新創業過程通常都只是一些被割裂了的零散環節,并沒有接受到全程教育。此外,由于教學資源碎片化,其往往無法得到充分利用。對于一些技術、設備要求較高的實踐項目,即使學生具備了一定相關知識,但由于缺乏專業技術指導或設備支持,也會導致實際的創新程度不高或創業計劃無法轉化為創業行動,使得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教育的效果不佳。
3高校IT類專業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教育教學模式的改革建議
針對現有實踐平臺不足、資源碎片化等一系列問題,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教學模式的改革方向應從優化資源配置與相關機制入手,強化校企合作,打造貼合高校自身特點的品牌平臺,逐步構建可覆蓋全程、把握細節的一體化創新創業實踐教學模式。以N大學計算機學院為例,針對IT類專業學生專門打造了具有一體化特點的創新創業實踐教育教學模式方案,其具體改革建議如下:(1)“一站式”的實踐教學理念。實踐是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重要來源,只有通過系統的創新創業實踐教育才能把有關知識轉化成創新創業能力[4]。因此,為形成有價值的創新創業實踐教學模式,學院針對IT信息類學生的專業特點,積極與企業專家、工程技術人員與長期從事大學生創新創業政策研究的學者合作,通過吸引、整合教學資源,形成具有“一站式”特點的模式方案,從而提升實踐教育的功能和質量。(2)“思政與專業相融合”的實踐教學導向。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從來都不是一蹴而就的。IT信息類專業學生具有一定技術優勢,但由于缺乏經驗以及對創新創業知識了解不足,往往存在技術難以支撐想法實現、對自身水平不自信的問題。為解決該類問題,高校應對學生在“思政引導”與“專業指導”層面加以同等程度的重視。在“思政引導”層面,為幫助學生走出對創新創業的認識誤區,高校應注重營造創新創業氛圍,積極組織創新創業知識講座、分享沙龍等多種形式的活動。這不僅有利于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了解創新創業的相關知識,而且有利于增強學生對創新創業的自信,使更多學生踴躍參與到實踐中,讓創新創業實踐教育能夠真正發揮其作用。在“專業指導”層面,高校則應根據其專業特色,切實考慮學生的實際能力和項目的實施情況,與企業合力打造具有高實效、高針對性的創新創業實踐基地,從而讓學生能夠在學習過程中直接掌握創業技能。同時,還應注意到實踐不應與專業知識所割裂,否則其將會由于缺乏專業知識的支撐而導致創新創業實踐教育的有效性降低。當前,雖然我國已經有了一些創新創業實踐教育的理論研究成果,但不同學科之間的創業課程缺乏滲透,真正能做到基礎課程和實踐課程相結合的課程數量還很少,并且課程缺乏梯度設計,尚不能滿足不同專業背景、高低年級學生創業的知識需要[5]。因此,高校還應注意優化、創新相關課程,如針對高年級的IT類專業學生開設關于技術開發的前沿課程,貼近學生成長需求,從而提高創新創業實踐教育的教學質量。(3)“多平臺”的實踐教學方法。創新創業實踐教育活動的有序開展,離不開實踐教學平臺的建設與完善,因此高校應更加注重平臺建設,努力為學生提供更優質的服務。學院通過打造“學院培育平臺”“科創服務平臺”以及“企業項目平臺”三大平臺,在幫助提高IT類專業大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業能力的同時,也對推進IT類專業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內涵式發展有著助力作用?!皩W院培育平臺”主要負責創新創業基本知識的普及與各學科競賽、創新創業大賽的宣傳與舉辦。其中,學科競賽主要包括易班輕應用大賽、游戲開發設計競賽等,創新創業大賽則主要包括了創業方案設計比賽等一系列比賽。該平臺將創新創業基礎知識的宣傳與實體科技創新比賽的舉辦相融合,有利于廣泛營造創新創業氛圍,調動學生參與創新創業實踐的積極性,突出了學院“一站式”教學模式的優勢?!翱苿摲掌脚_”主要負責為學生提供具有針對性幫助科技創新與創業孵化的服務,并在物資配備等方面給予一定的支持,其日常工作的開展主要由一支配備有指導老師的學生團隊進行,工作內容包括舉辦主題講座、聯系企業與創新創業學院等重要部門以及其他必要的協調和溝通工作。該平臺從人力、物力上對學院創新創業實踐教育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提供了重要幫助,為學院“一站式”服務提供了有力保障?!捌髽I項目平臺”主要負責學生創新創業實踐項目的孵化與培育,是學院在已有校外實習基地的基礎上,進一步構建的能幫助學生親身體驗到創新創業過程的平臺。在自主創新能力正越來越成為國家關鍵競爭力的新形勢下,企業和大學及科研機構應相互聯合,結成產學研知識聯盟正成為一種新的知識生產和技術轉移方式,這是國家創新系統的重要組成形式[6]?!捌髽I項目平臺”作為這種產學研知識聯盟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以項目復現或培育創新創業項目等形式,讓學生能夠親身體驗到使用IT技術進行創新創業的過程。針對項目復現模塊,學院通過進一步整合實踐教育基地的項目資源,以強化學生從理論學習到創新創業實踐的銜接合理布局。針對培育創業項目模塊,學院通過進一步加強校企合作,借助企業中專業技術人員的力量來輔導學生開發企業項目,對幫助學生從現實層面來提高創新創業實踐能力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企業項目平臺”可以說是學院“一站式”創新創業實踐教育模式的關鍵環節。通過構建具有針對性的面對專業學生的這三大平臺,高校能夠更好地整合創新創業實踐教育的教學資源,有利于提高創新創業實踐教育的質量。
參考文獻
[1]高文兵.眾創背景下的中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J].中國高教研究,2016(1):49-50.
[2]丁俊苗.以創新創業教育引領高等教育改革與發展———創新創業教育的三個階段與高校新的歷史使命[J].創新與創業教育,2016,7(1):1-6.
[3]何克抗.建構主義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與教學設計[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7(5):74-81.
[4]李亞員.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目標、原則及路徑優化[J].思想理論教育,2015(10):83-87.
[5]馬永斌,柏喆.大學創新創業教育的實踐模式研究與探索[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15,36(6):99-103.
[6]陳勁.新形勢下產學研戰略聯盟創新與發展研究[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
作者:劉樹鑫 陳琦婧 單位:華南農業大學
- 上一篇:高職電子類專業現代學徒制研究
- 下一篇:PBL教學法在神經內科臨床護理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