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議大學生就業與經濟關系

時間:2022-12-27 08:47:47

導語:試議大學生就業與經濟關系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試議大學生就業與經濟關系

一、當前經濟發展對大學生就業的影響

1.對大學生的專業素養有更高的需求大學所設置的專業大多數還是沿襲了過去幾十年的專業設置,雖然近年來高校也不斷進行了自身的專業建設,但是距離真正與社會接軌或者同步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過去,我國的經濟發展模式是以粗放型為主,企業職工更多的是從事一些簡單枯燥的體力勞動,對腦力勞動的要求不是太高,而隨著近年來知識經濟的發展以及信息化時代的來臨,企業的員工必須要掌握必要的新技術,以及新思維。過去的生產型為主正逐漸演變為服務型為主,管理型為主,這就要求大學生們具備一定的才能,使之向高級管理人才方向發展。越是科技所占比例高的企業,越希望有專業對口的高素養人才的加入,像是美國的谷歌和國內的百度,雖然都是類型較為一致的企業,但是市值上卻有巨大差別,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人才的對比上。對于處在轉型期的國內相當一部分企業來說,對高質量大學生的需求更是迫切,但是目前國內大學在專業設置上與社會的脫節以及學生培養上的平庸又使得剛畢業的大學生們遠遠達不到企業的要求,這導致了大學生就業難這一問題的出現。

2.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影響大學生就業流向由于我國的改革開放政策完全由政府來主導,東南沿海一帶因為初期所具備的工業基礎以及良好的區位優勢,最先成為經濟發展的先驅地帶。雖然后來國家相繼推出了中部發展以及西部大開發等戰略,但是取得的效果差強人意。在目前以經濟為主的社會主導生存模式下,經濟收入是直接影響到大學生們就業的重要因素甚至主要因素。相比來說,經濟發達的東部沿海以及大城市能提供更多的機會,也因此,發達地區的大學生數量不斷攀升,而中西部地區包括農村地區等經濟欠發達的地區則很難吸引到大學生的光顧。這也導致了國內人才流向的一種畸形,出現大學生就業難也在情理之中。

二、大學生就業對經濟發展的影響

1.大學生就業對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就社會的人力組成結構來說,大學畢業生是一個較為特殊的群體,其所受的教育決定了他們在各自領域內是最為活躍的一個群體,理論性強,一旦能真正進入角色的話所創造的利潤也是普通員工無法比擬的。在現代社會,這種知識能力更是經濟轉型和發展的保證力量之一,很為企業所看重。

2.大學生就業有助于提高國家的核心競爭力當前,我國的經濟發展面臨轉型的巨大壓力,如何促進現有經濟產業的深化發展,使之向高回報、高效益、低能低耗等方面發展,事關國家未來發展全局,具有非常重要的戰略意義。十八大的勝利召開更是繼續穩定了這一經濟建設策略。要想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決不能僅僅靠體力勞動,根本上還是要把經濟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中,這些都離不開核心競爭力的提高。過去我們說“科技是第一生產力”,這一科學論斷正在不斷的被證明其正確性。經濟的轉型需要科技,根本上來說則是需要人才,大學生作為巨大人才儲備庫其地位不容置疑??萍紕t是人力資本作用于經濟增長的主要載體,沒有科技就沒有先進的生產力。顯然科技需要人的作用,而大學生作為學習科技、掌握科技的高素質人才,對提高科技的利用率,對科技力量的擴散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大學生就業數量的提高,將會讓科技實現全面的擴散,從而提高我國經濟的核心競爭力。

三、結語

當今社會是比拼經濟實力的社會,誰的經濟實力強,就掌握了在各種斗爭中的主動權。在這樣的大形勢下,要解決大學生的就業問題,就必須依靠大學生自身就業觀念的轉變和就業能力的提高。大學生就業的困難實際上反映的是中國高等教育所面臨的深層次問題,不轉變觀念,就會在無形當中拉大勞動力分割市場所帶來的可利用資源分配的失衡,就會讓大學生就業陷入惡性循環??傊D變觀念,學會適應,是我們解決大學生就業問題所必須思考的課題。

作者:李雅潔單位:淮北師范大學教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