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信類專業大學生就業能力的培養
時間:2022-06-08 11:15:54
導語:電信類專業大學生就業能力的培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獨立學院作為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發展階段的一種新型辦學模式,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已成為我國高等教育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隨著高校畢業生人數不斷增加,大學生就業難已成為不爭的事實。獨立學院畢業生因受學校辦學條件、辦學資源、社會認可等方面的影響,就業更是難上加難。而電子信息工程類專業作為一門集現代電子技術、信息技術、通信技術于一體的前沿學科,有著技術更新快、技術含量高、適應面廣的特點。高校尤其是獨立學院只有加強該專業大學生就業能力的培養,才能滿足用人單位技術崗位的要求,在就業競爭中占據主導地位。
二、獨立學院電信類專業大學生就業能力與社會需求的偏差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電信類專業人才已經成為信息社會人才需求的熱點。然而獨立學院電信類專業大學生的就業能力往往無法滿足用人單位的要求。主要表現在:1.實踐動手能力差受功利思想的影響,用人單位總是希望招聘到的人才能迅速上手,直接為企業創造價值。而獨立學院培養出來的電信類專業人才動手能力和專業實踐操作能力不強,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與經驗欠缺,導致無法獨自勝任簡單的工程項目。2.學習能力不強用人單位非??粗卮髮W生的可持續發展學習能力,學習能力強的大學生能給企業帶來更大的成長動力。而獨立學院電信類專業學生的專業基礎普遍較為薄弱,不能很好地將所學知識以舊引新、拓展延伸、融會貫通、靈活運用,與企業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3.怕吃苦,心態浮躁電信類工作崗位相對枯燥,環境艱苦,用人單位希望大學生能有務實的工作作風和吃苦耐勞的精神,而獨立學院電信類專業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家庭經濟條件較好,在就業過程中心態浮躁又害怕吃苦,導致企業不愿錄用。4.創新力不足為適應激烈的市場競爭,用人單位迫切需要大學生運用創新精神來幫助他們實現產品的更新換代,但當下獨立學院對支持創新實踐的投入嚴重不足,大學生受場地、設備、人員、資金等限制無法進行相關創新實踐,創造與創新能力較為薄弱。
三、獨立學院電信類專業大學生就業能力不足的成因
(一)個人原因
1.自我效能感低。電信類專業課程難度大,獨立學院電信類專業學生由于學習基礎差、底子薄,相對于公辦院校畢業生自我效能感較低,常以“學渣”自嘲,學習熱情不高,學習興趣不濃,缺乏刻苦專研的學習精神,導致其在實際競爭中缺乏競爭力。2.缺乏清晰的職業規劃。部分獨立學院電信類專業學生沒有明確的職業規劃,不清楚畢業后可以從事何種工作,對職場和崗位的未知,導致學習動力嚴重不足,沒有很好地利用大學四年提升自身的就業能力。3.就業觀念不合理。獨立學院學費昂貴,部分學生和家長本著投資與回報成正比的心理,對就業期望過高,盲目追求待遇好、環境優的工作,而一些條件艱苦的參考文獻:[1]余長春,王潤斌.大學生就業能力與社會需求的匹配[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4.[2]陳麗鋒,孟瑞,馮希.電子信息工程專業介紹[J].電子技術,2011(5).崗位,如常在戶外工作的工程監理和網絡優化類崗位不愿意去。一些學生甚至頻繁跳槽以尋求“理想”工作。
(二)學校原因
1.課程設置與社會脫節。電子信息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獨立學院電信類專業的課程設置未能跟上技術的發展速度,加上教學內容重理論、輕實踐,實踐環節過少,生產實習往往也流于形式,學生缺乏實踐動手鍛煉,導致其掌握的知識落后于生產實際,難以滿足企業需求。2.師資水平有待提高。電信類專業強調理論聯系實際,而獨立學院電信類專業教師極少具有企業實踐經驗,在教學過程中只是一味地將課本知識傳授給學生,并未結合行業發展的最新技術和趨勢,教學方式單一,產學相結合欠缺,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3.硬件投入不足。獨立學院的發展主要靠自籌經費,相對公辦院校而言,在實驗場地、儀器設備等方面投入不足。再加上電子信息技術更新換代快,很多建好的實驗室已經過時,導致獨立學院電信類專業學生無法接觸到企業一線使用的最新設備。
(三)企業原因
校企合作是促使大學生就業能力與社會需求相匹配的最有效方法。然而當前獨立學院與企業之間的聯結普遍還是“松散型”的,較少進行緊密合作。如獨立學院雖與一些電信類企業建立了實習實訓基地,但由于企業研發項目保密等原因,很難將學生的實習實訓落到實處。
四、獨立學院電信類專業大學生就業能力培養的解決措施
(一)個人層面———發揮主觀能動性,提高自身就業能力
獨立學院電信類專業學生應調整就業心態,轉變就業觀念,多渠道了解社會需求,客觀評價自我,并根據社會需求及自身實際,盡早明確職業發展目標,有目的地在大學期間拓寬知識面,培養綜合素質,提升就業競爭力,實現自身與理想職業的匹配。其次,獨立學院電信類專業學生應加強自主學習能力。在重視專業知識學習的同時,還應根據電信行業和職業發展的具體要求,廣泛涉獵非專業知識,實現專業知識與非專業知識的跨學科整合,構建多元化的知識結構。此外,必須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加強自主學習的能力,及時掌握新知識以應對工作中出現的新問題新狀況。
(二)學校層面———多措并舉提升大學生就業能力
1.優化課程改革。獨立學院電信類專業建設應緊跟時代步伐,及時更新教學內容,加強實踐環節,將就業能力的提升嵌入到課程體系中,使學生邊干邊學、學干結合,提高學生駕馭專業的能力,進而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和能力。2.加強雙師型教師的培養,擴大雙師型教師比例。優秀的師資隊伍是提升大學生就業能力的重要前提。電子信息類專業作為和行業緊密結合的學科,學校更應重視該專業教師的培養,以老帶新,鼓勵教師結合企業生產中的實際需求進行科學研究,以提高教師的科研和實踐能力。同時,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要改變純理論教學模式,注重理論聯系實際,并采取教學互動的方式,讓學生的綜合能力在課堂上得到提高。3.深化校企合作。獨立學院電信類專業應加大與企業的結合,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建立穩定的實習實訓基地,并通過合作開發課程、建立聯合實驗室、設計教學科研項目等形式,鼓勵學生參與研究和學習,在促進學生就業能力提高的同時,高校也通過了解企業的現狀及運作狀況,更好地對學生進行培養,形成學生實踐能力培養的長效機制。4.大力開展第二課堂。獨立學院電信類專業應結合專業特色,開展形式豐富的第二課堂活動,在課外實踐過程中努力提高學生的實際就業技能。如通過舉辦I-CAN物聯網創新創業大賽、全國電子設計大賽等賽事,以賽促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和實踐動手能力,使學生的就業能力與需求崗位相符合,使企業和學校形成無縫鏈接。
(三)企業層面———積極參與大學生就業能力培養
企業作為市場主體,應積極參與提升大學生就業能力培養過程,主動向獨立學院提供人才培養的具體目標,并通過參與課程設置,將企業所需的相關技能融入大學課程及實習實訓項目設置中,使課程內容與具體工作實踐相結合,保證學生的專業學習與企業的需求相吻合,從而提升大學生的就業能力。此外,企業應為大學生提供更多實習機會。讓大學生通過參與實際工作,增加實踐經驗,增強與人溝通、團隊合作、動手操作等方面的能力,使自身知識技能與生產實際更加貼近,與企業對人才的需求更加契合。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提高獨立學院電信類專業學生的就業能力是實現高質量就業的關鍵所在。學校、企業和學生需多渠道、多舉措、多形式,共同努力提升獨立學院電信類專業學生的就業能力,為社會培養出專業精、能力強、素質高的復合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以達到學校、企業和大學生的“三贏”。
作者:馬文韜 單位: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學院
- 上一篇:互文性在商務英語翻譯教學的應用
- 下一篇:職業人文教育必要性研究
精品范文
10電信工程就業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