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建工專業人才培養研究

時間:2022-02-28 08:28:19

導語:高職建工專業人才培養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職建工專業人才培養研究

1“以崗導學”內涵及特征

“以崗導學”,所謂“崗”就是指任職崗位,即從事這個崗位的職責、最需要具備的知識、能力和素質要求等。所謂“導”,就是高職在校學生為主體,根據社會發展以及企業的生產需要,通過改革教學方案,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從而培養出復合型建工高技能人才。采取“以崗導學”培養模式,就是通過建筑工程技術理論學習、實訓、生產實習等環節,增強實際操作訓練的能力和水平,其實質是通過“工學結合”、“基于工作過程”的人才培養模式達到培養出高技能型人才。在“以崗導學”的人才培養中,高職院校的學生在學校還是以受教育者的角色,參與到所在學科中以建工專業知識為主要內容的理論學習活動,學習的目的性、能動性較強。在院校之外則根據建筑工程行業的需求,以實際施工者或者建筑企業的職工身份直接參加到與建工實際操作相結合的實際工作,給建工企業注入了新的活力,極大地鍛煉了學生的學習和實際操作相結合的能力。“以崗導學”的人才培養模式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也有利于高職院校學科教學更好地與實際需求相適應。充分利用校內、校外兩個“課堂”,發揮不同課堂情境下的教育資源,將課堂理論教學為主的學校教育與課外實踐教學為主的社會實踐有機結合起來,既豐富學生的實踐經驗,也彌補了建工人才短缺的現狀。

2高職建工專業人才培養問題分析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建筑行業的快速發展,以及建筑施工企業資質及其對建筑工程專業人才需求和質量都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但,從目前高職院校的建筑工程技術專業人才培養的現狀來看,主要存在以下問題:①實訓條件亟待改善。許多高職院校基于人、財、物等因素制約,建工專業的實踐體系化和實訓條件的仿真化要求尚未真正實現,與建工專業高技能人才的培訓要求還有一定差距。②師資力量有待加強。目前,高職院校的建工專業師資隊伍理論水平較高,但缺少建筑企業一線的實際工作經驗,無論是實踐教學能力,還是社會服務能力都有待增強,受建筑企業生產等因素制約,兼職教師的教學時間、教學質量也有待進一步強化。③人才培養模式有待變革。建筑工程專業技術人才的培養要突出建筑施工特長,進一步健全高職院校的課程體系和評價機制,尤其是要注重校企合作開發核心課程的廣度和深度有待增加,優化實踐教學體系的設計。④校企合作有待深化。目前,高職建工人才的培養與建筑企業存在較為嚴重的脫節現象,突出表現在專業共建、人才共有、過程共管、成果共享方面還需要進一步暢通校企雙方合作機制。

3建工專業“以崗導學”人才培養模式構建

3.1崗學相容,確立導學方向。不同的專業有其各自的專業特點和優勢,就建工專業來說,設立“以崗導學”要始終把培養建工高技能人才作為專業培養的目標,把握建筑工程設計專業的行業發展趨勢,抓住市場發展機遇,確立具有建工專業特色的專業設置,并適時調整課改發展思路。高職院校要根據建筑工程企業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崗位職責的變化,定期組織建工專業教師,以及就業指導老師到工作一線進行市場調研,及時掌握建筑工程行業的人才需求,掌握建筑工程發展的新技術、新材料、新規章以及新設備在建筑工程行業中的實際應用,并根據市場需求的變化主動調整好課程的教學內容,以便更好地為建筑工程行業的發展培養出更多符合時展所需要的高素質的技能型人才。3.2以崗導學,做到工學結合。檢驗“以崗導學”人才培養模式是否取得預期效果的關鍵和核心是要推動理論學習與崗位實際需要相結合和滲透,通過一線崗位的鍛煉引導學生學習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在實踐中積累更多的實踐經驗,從而達到深化理論學習的預期效果。即,“學中做”和“做中學”,讓每一名學生在畢業之前都能積累更多、更豐富的工作經驗。①崗位體驗。第一學期,即組織新入學的建工專業學生赴建筑工程企業實地走訪參觀,體驗建工崗位對于實際專業知識的需求,讓高職新生對未來建工崗位和建工崗位的環境有更為感性的認知和體驗。明確未來就業的崗位環境,以及從事具體建工行業所需的知識和技能,從而激發學生對于建工知識的學習興趣和動力。②崗位實踐。為了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崗位認知能力,深化對建工行業的工作特點和崗位職能,組織學生在寒假或暑假等時間較為充裕的階段參與到具體的建筑工程的具體生產經營活動當中,安排一線員工結合建工專業實際范例手把手對學生進行指導,通過真實環境下的作業訓練,進一步提升學生對于建工崗位的認知程度,深化對建工崗位特點的理解和認知,又會達到促進學生理論知識學習的深化,從而達到理論知識的學習和實踐能力的培養,以及綜合素質的提升。③畢業設計。根據整個教學計劃,在最后一學年的第五、第六學期安排學生到建筑施工企業開展頂崗實習,并根據教學計劃和安排,完成畢業設計。在整個頂崗實習期間,將學生分別安排到相應的建筑或工程設計等崗位,全面了解崗位作業流程和工作要求,并結合建筑施工企業的生產實踐做好畢業論文選題的設計。最后,通過頂崗實習和相應的畢業設計等環節,完成教學任務,達到專業素能的提升和相應職業崗位的工作能力,增強崗位的適應性。3.3雙向管理,提升導學效果。實訓企業與學校簽訂相應的管理協議,例如,先由用人單位進行面試,選擇一定人員單獨組成工作班組,進行獨立授課和崗位鍛煉。學生的學習和崗位鍛煉則由企業和學校雙方共同進行管理,其中,校內主要負責學生的理論知識培育以及學籍等管理,而校外企業則主要負責學生的實踐鍛煉的安排和管理,安排技術人員擔任職業導師,負責實習及管理。

參考文獻

[1]高明浩,田秀政.基于以崗導學的校企合作模式探索[J].中國職工教育,2014(20):130.

[2]郭健.積極創建具有高職特色的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J].廣西教育,2010(9):10~11.

作者:吳忠誠 單位:江西應用技術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