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琴教學創新模式

時間:2022-02-28 08:31:05

導語:鋼琴教學創新模式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鋼琴教學創新模式

摘要:隨著人們生活品質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學生學習彈鋼琴。隨著人才質量需求的不斷提高,現有的鋼琴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市場的需要。文章主要闡述了創新鋼琴教學模式的必要性,提出了創新鋼琴教學模式的幾點思考,旨在提高鋼琴教學質量,促進中國鋼琴的發展。

關鍵詞:鋼琴教學;創新教學模式;必要性;策略

中國的鋼琴教學模式比較傳統,一般都是鋼琴老師先講解鋼琴的相關理論知識,然后老師再按照琴譜彈奏,同學們在一旁觀看,彈鋼琴的指法、彈奏方式以及彈奏風格等都是學生一板一眼模仿老師來的,沒有自己的思想以及風格。而且傳統的鋼琴教學目標是把同學們送入等級考試中即可,以此來證明同學們的鋼琴造詣,而同學們只學會了怎樣彈鋼琴,其鋼琴素養以及創造性思維卻沒有跟上,這是當前鋼琴教學模式的弊端。

一、創新鋼琴教學模式的必要性

(一)旨在培養鋼琴學習者的創造性思維。藝術教學不同于語文、數學、英語等基礎學科的教學,藝術教學更為感性,更為靈活,鋼琴教學沒有固定的授課模式。目前我國對鋼琴方面評價方式也就只有專業等級考試,因此,傳統的鋼琴授課只注重培養專業技能,而忽略了情操上的陶冶。然而,隨著中國在世界舞臺上的崛起,中國的各項教學也得到了國際上的矚目,中國并沒有傳統的鋼琴文化,因此,面對世界舞臺,中國的鋼琴彈奏者未免少了些“靈性”,而這種現象發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國鋼琴的傳統教學模式,只注重提高同學們的鋼琴彈奏技巧,而忽略了培養同學們鋼琴方面的創造性思維。鋼琴學習者在彈奏一首曲目之前,首先要了解該曲目的創作背景,充分理解其所蘊含的內涵,從而解讀出該曲目的演奏風格。鋼琴家們創造鋼琴曲并把它彈奏出來是向世人傳達自己的情感,而現在的鋼琴學習者學習鋼琴彈奏鋼琴曲是為了把原創者的感情傳遞下去,有的可以賦予其新的思想內涵,而這就需要鋼琴彈奏者的創造性思維。(二)旨在挖掘鋼琴學習者自身的藝術潛力。創新鋼琴教學模式首先要創新教學觀念,我國的鋼琴教學大多是中國傳統的師傅教學,而傳統教學下的傳統教學觀念已經無法跟上時代的需要,其培養出的人才也就不符合新時代對人才的要求。因此,鋼琴教師必須要轉變教學觀念,創新鋼琴教學模式。鋼琴教師要根據現代教學觀念開展教學活動,打破傳統教學,在教學中可以融入同學們的主觀思想,以滿足學生對鋼琴學習的需要。老師授課不僅要傳授理論知識,還要培養同學們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將所學到的理論知識體現在自己的藝術行為中,用自己的主觀思想及行動來體現其對鋼琴藝術的理解。老師根據同學們對鋼琴的主觀認識充分挖掘其自身的藝術潛力,并且讓其認識到自己的藝術潛力,提高藝術修養,只有這樣,才能推動中國藝術在世界舞臺上越走越遠。

二、創新鋼琴教學模式的策略

鋼琴是當今諸多學生和家長喜愛的藝術課程,學習鋼琴的同學越來越多,這就說明鋼琴這門藝術在我國得到了較好的發展。鋼琴有利于提高同學們的藝術修養以及自身的氣質。但受到我國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我國的鋼琴教育也過于傳統,這就導致同學們在學習過程中雖然彈奏技巧提高了,但是卻欠缺了創造性思維,自身的藝術創造能力也不高,這就會影響其鋼琴方面的學習,限制其鋼琴方面的發展。因此,鋼琴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教同學們彈奏技巧,而且還要著重培養同學們的創造性思維,充分挖掘其藝術潛力,培養同學們的創新能力,提高其鋼琴素養。(一)以學生為主體、老師注重引導。傳統的鋼琴教學課堂雖然課堂效率高,學生通過觀看老師的彈鋼琴的過程,再加以老師有針對性的指導,很快就能掌握彈琴的相關技巧,甚至可以彈奏許多鋼琴曲。雖然課堂效率高,同學們能夠很快的掌握其中的技巧,但是鋼琴曲所蘊含的思想沒有傳達給同學們,這就導致在彈奏鋼琴曲的時候缺乏對鋼琴曲的理解,沒有彈出自己風格的曲目。隨著21世紀的快速發展,各種思想文化潮流持續迸發,人們對藝術的理解從不據于一個方面,程射線形散發,因此,鋼琴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要注意培養同學們的多元化思維,在授課中要注意以學生學習需求為目標,轉變教學方法,通過引導的方法加強同學們對鋼琴曲目的理解,讓同學們不僅能夠充分掌握彈琴技巧,而且還能充分理解其中的內涵,提高自身的藝術素養,彈出符合自己風格的鋼琴曲。(二)加強小組合作學習。合作學習這種教學模式早在二十世紀就已經被提出了,但我國的鋼琴教學一直是傳統的師傅教學,在琴房里一個一個手把手的教學,這樣的教學雖然細致,但也缺少了一些現代教學的優勢。合作學習,通過劃分小組,同學們互相合作,優勢互補,共同完成一首鋼琴曲的學習。有調查研究發現,小組合作彈出來的鋼琴曲比較優美動聽,拒絕合作的同學彈出來的鋼琴曲就缺少生機,因此,加強小組合作在藝術教學中是必不可少的。教師根據學生學習特點、個人性格以及學習能力等方面進行人員劃分,小組成員以六到八人為最佳,各成員都能發揮自己的優勢,相互合作,取長補短。老師在授課過程中大家一起聽,在練習的時候小組之間可以進行溝通交流,互相發表一下對所彈曲目的理解,深入討論與探究,還可以互相切磋彈奏技巧,在每個小組討論過程中老師要注意觀察,并且給予每個小組或者是有問題同學有針對性的指導,提高其鋼琴藝術修養。老師還可以定期舉行小組比賽,同學們為了藝術榮譽以及小組的榮譽定會積極的投入到日常學習中。這樣的合作學習不僅大大提高了課堂質量,而且還能培養同學們團結協作的能力,加深對鋼琴知識的理解與學習。(三)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充分挖掘學生自身藝術潛力。同學們在學習鋼琴過程中不僅要掌握最基本的鋼琴彈奏技巧,而且要充分理解鋼琴曲的內涵,理性學習鋼琴彈奏技巧,感性鋼琴認知。老師在授課過程中要注意培養同學們的創造性思維,在學習一首鋼琴曲目時,老師可以先讓同學們講一下自己對這首曲目的理解,然后老師給予適當點評和糾正,以此來培養同學們的創造性思維,同一首曲目可以用不同的演繹風格彈奏出來,因此,鋼琴學習者的創造性思維對其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同學們在學習鋼琴時要回歸本源,充分理解鋼琴曲的原有情感,老師帶領同學們學習理解各個鋼琴大家的主要思想,再根據同學們的發言,充分挖掘每個同學自身的藝術潛力,引導同學們在日常學習中進行文化積累,為以后的鋼琴學習以及彈奏打好藝術基礎。(四)引進音樂設計授課模式。創新鋼琴教學模式是培養鋼琴人才的主要途徑之一,新的教學模式要讓同學們更加深入的了解鋼琴美,培養其發現美、創造美的能力。音樂設計教學模式就是同學們在充分掌握樂理知識、全面理解鋼琴曲內涵、創作者的主流思想、創作動機等方面的前提下,具體分析鋼琴曲目的彈奏風格或者是相關技巧等,掌握原創者的設計思路。老師在授課時要加入音樂教學模式,帶領同學們掌握以上方面內容之后,可以放開同學們的思想,讓同學們在原創曲目的基礎上,根據自己的思想以及表演風格進行二次創作,這樣不僅實現了教學方式的創新,而且還提高了同學們的鋼琴素養,提高同學們的鋼琴學習水平。

三、結語

綜上所述,創新鋼琴教學模式的主要目的就是提高同學們的鋼琴素養,創新教學模式要以創新教學觀念為引領,培養同學們的創造性思維,在提高教學效率的基礎上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同學們對鋼琴相關知識的學習。以此來促進同學們的鋼琴學習,為中國培養出更多的貝多芬。

[參考文獻]

[1]牛思萌.淺談高校鋼琴教學創新研究-兼評《新編鋼琴教學法》[J].中國高教研究,2017,04:112.

[2]李東泉.多元文化語境下的鋼琴教學模式探討[J].黃河之聲,2017,03:23.

作者:裴海青 單位:大同大學渾源師范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