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教育在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的應用
時間:2022-12-23 03:14:41
導語:思政教育在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創新思政教育應用策略是提高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創新實效性與文化內涵性的重要措施,也對大學生擇業觀、職業規劃及思想價值觀等產生了深遠影響。文章簡要分析大學生就業指導中思政教育的必要性,在結合高校思政教育及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客觀規律的基礎上,為增強其應用效果提出一些新建議。
[關鍵詞]思政教育;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應用;策略
以往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側重于求職技巧的講解及經驗的傳授,輕視大學生擇業觀及職業道德的培養,降低了其對大學生終身及全面發展的促進作用。因此,相關工作人員應從手段方式、內容目標等方面創新思政教育與就業指導工作融合實踐模式,為提高大學生就業成功率及實現就業指導目標奠定基礎。
一、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中思政教育出現的問題
1.認知層面的問題。部分工作人員對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及思政教育的理解認知過于膚淺與片面,將思政教育與就業指導工作劃分為互不相關的兩個系統,切斷了思政教育與就業指導工作的內在關聯性。一些工作人員將大學生就業指導等同于宣講就業政策、公布招聘信息及培訓應聘技巧,既沒有結合當前人才供需指數及企業員工招聘新要求來調整就業指導工作理念,也沒有綜合考慮大學生思想品質及發展訴求來調整工作內容,造成了就業指導工作的簡單化與雷同化,降低了思政教育對大學生思想品質及職業發展方向的促進作用。2.內容層面的問題。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內容以獲取公布大學生就業政策、企業招聘信息、應聘面試技巧經驗等為主,思政教育在其工作內容體系中的比例很小,無法為大學生及時科學的解答畢業求職的困惑,降低了其對大學生心理素質、健全性格等的積極影響力。同時,思政教育內容的宏觀性與概括性較強,忽略了不同大學生專業性質、性格能力及發展訴求等的差異,降低了其內容的針對性、差異性。另外,工作人員沒有根據各行各業最新發展動態和行業人才發展現狀情況來更新調整思政教育內容,降低了其內容的時效性與指導性。3.教育手段層面的問題。以往思政教育形式以主題宣講會為主,口述翻譯甚至朗讀最新就業政策,分析當前就業形式,以至于思政教育活動現場氛圍較為沉悶無趣,容易引起大學生對思政教育的厭倦或敷衍應對情緒,經常在教育活動中聊天玩游戲,分散了注意力,降低了教育活動與大學生產生思想互動與情感共鳴的機會。
二、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中思政教育應用策略
1.轉變思想認知。相關工作人員應轉變對思政教育的輕視心理,科學客觀地評估思政教育對提升就業指導效果的影響力,從思想上重視思政教育及大學生心理健康,明確思政教育及大學生就業指導目標,經常組織開展思政教育工作總結會議,概括就業指導及思政教育的難題,反思以往思政教育及就業指導工作的不足,提高思政教育效果。同時,還應加強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調研分析力度,分析當前校園內外環境,提高大學生對虛假網絡信息及消極思想觀念的抵制力,強化自身的社會責任感,實現大學生就業能力及思想政治水平的同步提升。2.豐富思政教育內容。大學生工作要求過高、實踐經驗有限及企業招聘要求提高等是大學生就業難問題日趨嚴重的主要原因,大學生職業發展目標的模糊性及人生規劃的迷茫也是造成大學生離職率較高的重要因素,因此,相關工作人員應在篩選原有思政教育合理內容的基礎上,增加就業心理指導、自我性格分析、職業能力評估等方面的內容,幫助大學生客觀全面地了解自己,提高自己就業目標的合理性及人生發展方向的明確性。同時,思政教育內容還應增加就業焦點、競爭及責任等方面的知識,既可以通過分析當前社會就業形勢、經濟環境等方式來強化大學生競爭發展與危機意識,也可以通過講解行業發展趨勢、行業規章制度、行業人才結構及崗位薪酬排行等方式來加深學生對不同行業的認識,促使其明確未來就業方向與就業目標,更可以通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馬克思主義等教育活動來鍛煉大學生團結合作能力,培養大學生誠實守信、愛崗敬業等優秀品質。3.創新思政教育形式。思政教育應堅持持續性、全程化的基本原則,對全校大學生進行差異化的思政教育,既要根據大學生的年齡、性格及專業特點等來制定思政教育方案與計劃,也要組織開展一些主題新穎的思政教育活動,擴大大學生自主選擇空間。同時,高校還應將多媒體教學法、調研分析法、分層教學法、小組教學法等多種教學法運用到思政教育活動之中,提高其教育形式的新穎多樣性及教育氛圍的趣味性。其中,可以運用多媒體教學設備來播放《經濟學就業分析》《紅色經典》等視頻,不同類型、主題及風格的視頻穿插播放,既可以緩解大學生視覺、聽覺疲勞,也讓大學生直觀形象了解各行業發展及就業現狀,促使大學生認清現狀,培養大學生吃苦耐勞、永不放棄的品質。小組教學法則是將專業、性格、發展目標等相似的大學生集中在一起,為其創造更多交流互動的機會,鼓勵其互幫互助,為實現共同的發展目標奠定基礎。最后,還應完善思政教育資源庫,構建線上交流互動平臺,打造由傳統媒體、新媒體等共同組成的網絡矩陣,利用網絡矩陣來及時更新招聘求職信息、大學生就業政策及相關資訊等內容,線上討論并解答大學生出現的困惑,為大學生克服學習就業難題提出一些具體可行的建議,從而提高了思政教育內容的時代性與實效性。4.加強大學生就業心理疏導力度。大多數大學生早已習慣校園學習生活環境,很少主動思考畢業之后的人生規劃,社會實踐經驗不足,對畢業之后的工作生活更容易出現恐懼排斥、迷茫困惑的情緒,甚至會因心理落差大導致其產生消極思想,因此,相關人員應加強對往屆大學生就業情況及心理狀態等的調研力度,概括其出現的主要心理問題,從教育、大學生自身性格及社會環境等方面來分析這些問題產生的原因,以此來完善大學生心理輔導教育實施方案,引導大學生辯證看待校園與社會環境的差異,促使大學生做好充分的思想與心理準備。同時,還可以通過創新大學生心理咨詢室、大學生就業心理疏導群等方式來為大學生提供更多心理咨詢的平臺,鼓勵大學生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來解決就業難題,正視人生挫折。最后,還應通過大學生心理健康調查問卷等方式來了解大學生心理狀態,及時發現大學生出現的心理問題,通過心理疏導等方式來引導大學生形成積極樂觀的就業觀和生活觀。
三、結語
正視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思政教育應用模式的弊端,充分認識到思政教育對提高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的重要性,通過轉變思想觀念、創新教育形式、補充教育內容及重視心理健康教育等途徑,提高思政教育水平,為提升大學生思想政治素養及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的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崔海濤.構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色平臺———論隱性教育在大學生就業指導中的運用[J].繼續教育研究,2010,000(009):145-147.
[2]張英楠.新時期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幾點思考[J].黑龍江科學,2014(12):85-85.
[3]張燕芬.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J].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6).138-140.
作者:黃德文 單位:珠海城市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商務英語頂石課程教學設計與創新
- 下一篇:淺談大學生就業能力對就業質量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