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數學教學的法制教育

時間:2022-12-19 03:16:51

導語:淺談數學教學的法制教育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淺談數學教學的法制教育

一、深挖教材蘊含的法制內容,找準滲透點

數學學科的教學內容和其他學科相比。數學教材中的法制因素,大多寓于數學知識之中,呈隱性狀態,這就需要我們認真鉆研教材,擦亮慧眼,充分發掘教材中直接的、潛在的法制教育元素,尋找法律知識的切入點和滲透點,把法律知識自然融入數學教學之中。如:在編寫四年級數學下冊第六單元小數的加減法練習十八第7題教案時,往往會把這道題當作一般性的練習處理,師生互動,得出“它們相差多少”就完了。但只要認真思考、分析,這道題完全可以滲透《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法》。數學教學滲透法制教育必須以數學教材為載體,既要遵循學生認知的規律,又要符合思想教育的規律,只有找準滲透點,法制教育才能直透學生心田。

二、因材施教,把握好滲透時機

數學教學中滲透法制教育的特點是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情到之處才能夠知書達理,也就是說在數學教學中法制教育滲透的方法、形式、時機都應該有利于創造最佳的滲透氛圍,即學生的思想與接受法制教育滲透的最佳心理。滲透德育的時機安排在活動前,學生有好奇心和新鮮感,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真正做到“課伊始,而情已動”。如:在教學《人民幣的認識》時,教學本節知識前,出示被污染的、缺角的、票面上寫有算式的人民幣各一張,在學生觀察后,向學生滲透《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幣管理條例》中第二十七條“禁止故意毀損人民幣”的法制知識。從而增強了學生對人民幣的保護意識,同時激發了學生學習本節知識的興趣。滲透法制的時機安排在活動中,學生能結合本節知識點透徹理解,達到法制、智育的雙重教育目的。如:在教學四年級數學下冊第三單元練習七第7題時,滲透《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第三條、第四條之內容,讓學生明白“非典”預防和控制的要求及在傳染病流行期間如何保護自己,也為提出數學問題奠定了基礎。滲透法制的時機安排在活動后,能突出重點,順利實現知識的遷移和應用。如:在教學四年級數學下冊第九單元總復習統計第9題時,引導學生從統計圖上看出,我國出生人口數呈逐年減少趨勢,滲透《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與計劃生育法》第二條、第十一條之規定,讓學生懂得實行計劃生育是國家法律的要求,必須完全落實。結題點睛。

三、以數學知識傳授為主,注重滲透方法

數學教學中滲透法制教育,教師要研究法制教育的滲透方法,使法制教育與數學教學自然融合,切不可喧賓奪主,把數學課上成了法制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當以數學知識的傳授為主,法制教育為輔,教師應恰當處理二者之間的關系,從而達到法制、智育的雙重教育目的。在豐富多彩的數學教學活動中,如果教師能把進行法制教育的方法、時機掌握恰當,運用靈活,定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學過簡單的數據整理后,我要求學生估算本校師生603人,每年平均每人收到15張賀卡,相當于砍掉多少棵大樹,這時滲透《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實施條例》,這樣學生既掌握了有關的數學知識,又對他們進行了保護森林、減少水污染教育,可謂一舉兩得。

四、努力加強自身素養,充分發揮教師的人格魅力

學生在學校接受教育,與教師接觸的時間最長,課堂上教師工整的板書、優美的語言、鼓勵的眼光等,課外教師嚴謹的學習態度、健康向上的生活態度等都在無形中給學生巨大的、直接的美的感染,從而陶冶學生的情操,激發學生的潛能。因此,每位教師要認真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法律法規,努力學習新的教育理念,提升自身師德素養,要加強業務自修,切實提高教學水平,認真做好本職工作。如:為了上好一堂數學課,老師收集了大量的數據、圖片,自制了大量的教具,采取了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學生不僅學得輕松愉快,還會對老師產生敬佩之情,并從老師身上學習到一種責任感,這對以后的學習工作都有巨大的推動作用。法制教育是青少年成長的保障,我們要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深化、細化法制教育,適時、適度、點點滴滴地予以滲透,持之以恒,做到潤物細無聲,努力為青少年的健康成長營造法制氛圍,讓他們健康快樂地成長,將來成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合格人才。

本文作者:陳茂江工作單位:貴州省銅仁市印江自治縣刀壩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