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小學品德課感恩教育
時間:2022-10-17 08:35:47
導語:談談小學品德課感恩教育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以感生命之恩培養感恩意識
生命對每個人而言只有一次,父母辛辛苦苦養育我們,常常為我們牽腸掛肚,我們是他們心中用畢生無私的愛來雕刻的天使,實際上父母就是希望我們長大成人,一生平安。珍惜生命,是對父母的最好的回報;祖國,社會,為我們提供健康成長的陽光土壤,珍惜生命,是對祖國對社會最好的回報,因而,對于生命只有以感恩的心去面對、去感謝才會更好地擁有生命。像小學四年級品德與社會上冊第一單元第二課《我們的生命》就是一課好教材,通過探尋生命的歷程,了解成長的不易,知道親人的愛與期望寄托在自己的生命之上,生命不僅僅屬于自己;教育學生要懂得珍愛生命,善待生命,心懷感恩。教學前我先設計了以下一些問題讓學生回家采訪家長:1.我們的名字是怎么來的,從我們名字的來歷當中,你發現了什么?2.從我們生命的孕育、誕生、成長過程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事呢?(1)我在媽媽肚子里時,媽媽有哪些反應?為了我的營養、平安、健康,媽媽吃東西有哪些改變?媽媽又是怎樣保護我的?媽媽生病了怎么辦?此時爸爸、爺爺、奶奶,家里的親人們都做些什么呢?(2)媽媽在我出生的那天經歷了怎樣的痛苦(甚至是危險),家人的急切和期待又表現在哪些行為上?(3)我的成長中有哪些驕傲和驚喜,特別是“第一次”,給家人最深的是哪些呢?(4)在我記得的成長歲月中,讓我最感動的、記憶最深的事情是什么?(如:生病、取得成績、失敗、出現意外、遲回家、走失等等,感受家人的關心、高興、焦急、期望)此課的重要教學資源是家長,通過采訪家長的實踐活動,學生可以獲取最鮮活的信息,并在親子交流中一步步邁進生命的情感場。在上課時,通過讓孩子們想一想、說一說、議一議生命僅僅屬于我們自己嗎?整節課學生動起來了,各抒已見,暢所欲言,有的還帶來了見證自己成長的紀念品如:小腳印、手環、出生紀念冊、光盤、嬰兒照片等,經過一節課的分享、體驗、感受,在此引導學生梳理自己的感悟,體會生命中承載著家人的愛與期待,引導學生用珍愛自己的生命來報答家人的愛和期待。
二、以感自然、社會、祖國之恩激發“感恩教育”
大自然給予我們的恩賜太多,沒有大自然誰也活不下去,這是再簡單不過的道理:太陽給予我們光明和溫暖,月亮照亮了夜空,春光融化了冰雪,大自然以壯麗秀美的山川哺育了我們;一個人作為單個的社會成員,不可能不與外界接觸而獨立存在,我們都要從一個多層次的社會大環境之中獲得一定的生存條件和發展機會,也就是說,社會這個大環境是有恩于我們每個人的;祖國是我們具體生長的地方,祖國不僅是疆土,還有她悠久豐富的歷史文化和千萬兒女,許許多多的優秀兒女在祖國危難時刻為祖國而獻身,祖國母親經過波瀾壯闊的摸索,闊步趕上了時代潮流,巍然屹立于世界東方,走在時代前列……因此,我們要有感念自然、社會、祖國之恩,懷抱著一顆感恩的心去對待大自然,愛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要學會和不同性格、不同階層、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和諧相處,要有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和建設祖國保衛祖國的情感。這一點我經常在教學中加以強調,如在教學六年級品德《只有一個地球》時,我緊緊抓住生我養我的地球母親這一主線,讓學生認識到地球為人類提供了生存與發展的基本條件,在此基礎上培養學生熱愛地球、感激地球的情感,理解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重要性,引導學生真正做到“用心呵護地球”;在教學三年級品德《來自社會的愛》這一課時,重點抓住第二個主題“社會為我們做了什么”提示學生了解我們在成長過程中不僅得到了來自家人、學校的愛,也得到了來自社會大家庭的愛,感受和體驗社會對少年兒童成長給予的關愛和保護,激發學生與社會上的人和諧相處的情感;在教學《江山多嬌》、《偉大的先人》、《我國的國寶》、《日益富強的祖國》這幾課時讓學生感知祖國的博大精深,豐富底蘊,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促進學生對祖國的熱愛。
三、以感父母之恩開始參與體驗“感恩教育”
實施感恩教育最終目的就是要讓學生能用實際行動來報答父母,回報師長,報效祖國,回饋社會。教學時我積極引導學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去報恩,先從感父母之恩開始,教育學生從小事做起,將感恩之行落實在日常行為之中。如在教學三年級品德《家人的愛》、《讀懂爸爸媽媽的心》這兩課時,在學生明白了父母對自己的教育方式雖然各有不同,但都蘊涵著對子女深深的愛之后。我先讓學生人人動手設計“為父母洗一次腳”、“幫爸爸媽媽捶背”等活動,再讓學生說說自己的想法,最后表演一下自己的做法,使學生在體驗中對父母產生感激之情,從內心深處迸發出孝敬父母的情懷與欲望,然后趁熱打鐵叫學生議一議:對他人給予的恩惠,我們應該怎么辦?從而將“感恩”內化到學生心靈的深處??傊?,感恩教育是德育教育的一個重要內容,在小學思想品德教學中我們要充分挖掘教材里蘊涵的感恩思想,采取靈活多樣的方法,增強學生感恩意識,強化感恩行為,讓學生永懷感恩之心,常做感恩之事,做一個道德高尚、關愛他人、對社會有益的人。
作者:鐘昌國 單位:四川省廣漢市高坪鎮小學
- 上一篇:幼兒園感恩教育探究
- 下一篇:淺談感恩教育與小學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