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難學生感恩教育論文
時間:2022-04-10 09:34:47
導語:困難學生感恩教育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資助政策的貫徹與實行,幫助許多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解決了繼續學習深造的困境,同時還緩解了他們的生活壓力。目前,在中職學校中大力推行資助政策,隨著資助體系的深入,為許多貧困學生提供了良好的保障。但目前在資助過程中許多學生對此項政策嚴重缺乏感恩意識,甚至認為是學校理所應當的行為。因此,本文主要針對中職學校受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感恩意識淡薄的原因,及進行感恩教育的意義與策略進行了分析,以供參考。
關鍵詞:中職學校;受助學生;家庭經濟困難;感恩教育
1引言
近年來,隨著中職學校的大力發展,其辦學規模也在逐漸擴大,相對地學生數量也在不斷增多。在此情形下,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人數也隨之增加。在我國政府、社會和學校的共同支持和推動下,對困難學生的資助工作正在逐步完善,極大地滿足了他們的學習與生活需求。但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感恩意識淡薄已成為一種普遍現象,因此,還需要各中職學校不斷強化對他們的感恩教育,從而更好地繼承和弘揚我國傳統美德,讓學生帶著感恩之心回報社會。
2中職學校受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感恩教育的意義
當前,我國正積極推進素質教育的進一步深化與改革,強調要培養學生德智體美的全面發展,而對中職學校受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進行感恩教育正與我國當下的教育形勢的發展需要不謀而合。隨著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感恩意識的愈加薄弱,感恩教育的實行已成為必然趨勢,它對學生、學校和社會的發展都具有重要的意義。主要體現在:一是有利于提高中職生的道德文化素養、促進其全面發展。二是構建良好和諧的校園氛圍與風氣。當學生感恩意識的逐漸增強,便會與同學、老師都建立和諧的關系,并在學習和生活中不斷提高主動幫助他人的意識,并避免出現欺騙和攀比等不良現象,同時還會進行自我勉勵,進而不斷努力學習。三是有利于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在感恩教育中,學生會加強對“施恩圖報”等傳統美德的認識,進而形成良好的道德觀,還會用自己的感恩行為去感染更多人。
3目前受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感恩意識淡薄的原因分析
許多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感恩意識淡薄主要原因有:其一,自身原因。有些中職生由于心理、個性和價值觀等因素常常會認為國家、社會以及學校對自身的幫助是理所應當的,無需感恩。同時由于自身條件上的不足也會使一些學生具有一定的自卑和不平衡的心態,使得其在認知層面缺乏感恩意識。還有部分中職學生嚴重缺乏責任感,甚至對事情缺乏正確的認知,并且難以明確自身的社會角色等,導致缺乏感恩意識。其二,家庭原因。父母的言行和教育是影響孩子正確三觀樹立的重要因素。但由于一些父母對孩子缺乏感恩教育,并且存在溺愛孩子的現象,導致他們形成以自我為中心的習慣,感恩意識也逐漸淡薄。其三,社會因素。在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下,對于年齡較小、缺乏足夠控制力的中職生來說更具誘惑力,加之各種消費方式的出現,極易導致學生形成不良消費觀,加速了感恩意識的淡漠。其四,學校原因。多數中職學校常常更加重視的是對學生職業知識和能力的培養,而忽略了德育的重要性,并且在開展資助工作時也沒有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導致學生感恩意識趨于淡薄。
4中職學校受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感恩教育策略
4.1健全感恩誠信制度。學校是重要的教育陣地,對學生的思想觀念具有明顯的影響作用。而相較于各高校而言,中職學校在制度方面具有較大的不足。因此,為了更好地開展對受助經濟困難學生的感恩教育工作,學校應不斷健全相關的制度建設,并督促相關的工作人員切實落實每一項制度,從而為感恩教育工作的順利實施奠定良好的制度基礎。首先,各中職學校應為中職生建立誠信檔案,若學生在受助環節中存在欺騙行為時,則可將之記錄在檔案中,并對此行為實行相應的懲處措施。其次,學校還應完善申請資助的制度,明確相關申請標準和資格限制,并規范申請流程,促使中職生明晰資助工作并不是隨意的,而是也具有明確限制和約束條件的,使其能夠堅持誠信原則,并不斷提高感恩意識的自覺性。同時,學校還應加強對中職生的法制教育,強化其法制意識,促使其養成良好的道德觀。例如學校在開展感恩教育活動時,可將資助工作的有關內容向學生講解,如助學貸款違約的后果等,引導學生樹立誠信思想的同時,不斷加深其對資助工作的認識。4.2營造感恩氛圍與環境。感恩教育工作的有效實施就需要中職學校更加重視對學生道德情感的培養,并利用環境來感染中職生的感恩思想。首先,學校應加強對學生的感恩教育力度,并增強對學生的人文關懷度。學校的思想教育工作者應針對資助工作的實際情況與中職生進行思想與情感方面的交流,進而不斷了解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對該項工作的看法與想法,在潛移默化中增強他們的感恩意識,使其在生活中能夠合理約束自身的行為。其次,學校應舉辦相關的校園或班級感恩活動來提高學生的感恩意識。4.3將感恩教育融入資助過程中。對家庭經濟困難的中職學生進行感恩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因此,各中職學校在開展資助工作時,應適當將感恩教育的相關內容融入到工作環節中,從而不斷提升學生對感恩的認識,并能夠督促自己要學會知恩、感恩、報恩。例如,學??蓪⒏鞣N資助工作公開化,如在舉辦愛心捐助等活動時,可以通過將感恩內容呈現在電子屏幕或制作板報等方式呈現在學生面前,同時也可以借助學校廣播的方式將學生做的好人好事等進行公開表揚,進而為其他經濟困難的中職生樹立良好的學習榜樣,進一步推動校園感恩風的盛行。4.4將感恩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每個學校的重點工作內容,中職學校也不例外。因此,在對中職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時,學校應和教師互相配合起來,將感恩教育融入其中,從而不斷優化教學體系。同時,學校還可將感恩內容作為思想政治中的一項考試內容,或公開組織相關的感恩活動,并對學生的感恩行為進行考核和評價,從而引導困難的中職生樹立感恩的意識,使其在學習和生活中能夠樹立正確的三觀,約束自身的消費等行為,并合理安排和運用相關的資助資金,還能及時給予他人幫助,促使其在日后能夠真心回報社會。4.5強化對學生心理狀態的關注。由于一些因素的影響,在對經濟困難學生資助的過程中,有些學生常常會產生緊張、抑郁、心理敏感等不良心理癥狀,嚴重時會直接影響學生的正常學習和生活。因此,為避免出現這種現象,各中職學校在進行感恩教育的同時還應加強對學生心理狀態的關注,及時幫助學生緩解心理壓力。如學校在進行感恩教育工作時,可適當將心理健康方面的內容穿插其中,以引起學生的注意。或者可以通過心理咨詢和輔導等方式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的教育,從而不斷調適學生的心理狀態,使其能夠以一顆感恩的心態面對資助,以健全中職生的品格。
5總結
目前,中職學校受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感恩教育已逐漸引起了較大的關注,促使其不斷重視對該項工作的實行。作為中職學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感恩意識的提升不僅會促進學生個人的發展,還具有良好的社會效益。因此,各中職學校還應將感恩教育工作滲透到日常的教育環節中,并健全相關的制度、構建和諧的校園氛圍等,促使學生都能夠秉持著知恩、感恩、報恩的正確心態和信念來面對生活中的每一件事,以弘揚正確的傳統美德。
參考文獻:
[1]馮香婷.創新高校誠信感恩教育研究機制——以國家助學貸款政策實施為視角[J].學園,2016,(9):32-33.
[2]王海波,王亮亮,崔璐.高校受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感恩教育淺析[J].教育教學論壇,2015,(22):50-51.
[3]卜庭梅,莫敏燕,陸華軍.高職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感恩教育實施路徑研究[J].企業科技與發展,2015,(12):113-114.
作者:鄧華 單位:湖南省冷水江工業中等專業學校
- 上一篇:小學英語游戲課堂管理研究
- 下一篇:語文課堂感恩教育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