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學感恩教育論文
時間:2022-05-21 11:19:22
導語:語文教學感恩教育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感恩”是一種精神境界、是一種傳統美德、是一種自我行為,我們應該幫助學生逐步形成良好個性和健全人格,運用一切教學手段和條件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充分發掘教科書中的感恩教育的教學資源,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
【關鍵詞】學校;語文;感恩
當今社會經濟發展水平日益迅速,國民的生活水平和道德素質也逐漸得到了提高,中華傳統的優良美德一直流傳于今,但分析社會現狀就不難發現,現在的絕大部分學生,已經成為“獨生子女時代”,“四位老人、兩位父母和一個孩子”的“421”家庭模式已成社會的主導。在家里,父母、親人對他們的呵護與關愛到了無微不至的地步。在班級,教師也總是以學生為本,注重鼓勵與表揚,注重學生個性的培養與張揚。按理說,在這種關愛和呵護的氛圍中長大的孩子,應當懂得父母和老師為他們所付出的辛勤和勞動。但是恰恰相反,對獨生子女的嬌慣和溺愛,滋長了孩子們的自我意識,一切活動都以自我為中心,在家中是“小皇帝”,“小太陽”。在班級則目空一切,眼中只有自己,形成了只知道“我該怎么樣”,不知“該我怎樣”;只知“我要什么”,不知“要我什么”;不知尊師敬長,關愛他人,很多學生都缺乏感恩意識。學生個性中暴露的自私任性、自我中心的不良傾向。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充分發掘教科書中的感恩教育的教學資源,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
一、感恩是發自內心的
俗話說“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更何況父母,親友為你付出的不僅僅是“一滴水”,而是一片大海。是否你在父母勞累后遞上一杯暖茶,在他們生日時遞上一張卡片,在他們失落時奉上一番問候與安慰,他們往往為我們傾注了心血、精力,而我們又何曾記得他們的生日,體會他們的勞累,又是否察覺到那縷縷銀絲,那一絲絲皺紋。感恩需要你用心去體會,去報答?!鞍ОЦ改福覊騽凇?,天大地大不如父母之恩大。
二、感恩是有意義的
愛讓這個世界不停旋轉。父母的付出遠遠比山高、比海深,而作為我們,只知飯來張口,衣來伸手。而似乎又有一條隔離帶,讓我們變得自私自利,忘記了曾經父母的付出,忘記了那一聲聲快樂,學會去感激別人是自己的一份良心,一份孝心,因為如此才會有和睦,有快樂,有彼此間的敬重。
三、感恩教育的措施
1.采編感恩教育故事。班級文化營造濃郁的德育環境,以“前人的故事”和“身邊的故事”兩大板塊為內容,組織學生開展“感恩父母、感恩老師、感恩他人、感恩祖國,感恩環境”等以感恩為主題的采編感恩教育故事活動,以此創設學生抒發情感的舞臺,讓學生在采編實踐活動中接受感恩文化的教育,體悟感恩文化的精髓。2.讀感恩故事,造感恩教育之勢。本人認為,通過前面的探源活動,我們學生的手中雖然積累了大量的感恩資料,但這只是個人的探索成果,只是個人有限的體悟。我們要實施感恩教育,就必須將學生手中已有的分散的感恩教育資源匯聚在一起,大張旗鼓地進行宣傳,從而有效營造一種有利于班級感恩教育開展的氛圍,提升感恩教育的效益,充分組織學生交流已經收集到的感恩素材,在班上開辟了“感恩教育園地”專欄,內容有班級感恩活動動態、學生收集的感恩故事、感恩格言、感恩心語,班級“孝敬之星”的大幅照片和他們的感人事跡等。班級感恩環境的布置,讓全體同學置身于感恩文化氛圍之中。3.重在行動,提感恩教育之效。我認為,實施感恩教育的最終目的不僅僅是為了知人之恩,而是為了報人之恩,即在引導學生明白家長、教師、社會、自然等有恩于我的道理的基礎上,樹立良好的“感恩”意識,養成感恩的習慣,具備感恩之心,自覺學會“感恩”方式,促進良好個性品質的養成與發展。4.積極開展感恩教育評價。開展以感恩教育為主題的班隊會活動,為孩子們構筑了各種形式的情感交流的形式,又潛移默化地通過“情感渲染”和“情景管理”的理念,加強了感恩教育,促進了學生良好道德品質的形成。開展“班級十大感動”或“班級十大感恩先進個人”的評選活動,表彰一批以德報善、與人為善、樂于助人的同學,并以喜報的形式通知家長,以樹立典型,以點帶面,發揮輻射效應。結合“我的成長腳印”,建立了感恩教育的檔案袋,還可以通過家校問卷調查形式開展研究,可以是書面的問卷調查,也可以通過與家長、伙伴、教師及其本人的對話、溝通,獲取相關信息。5.做好了感恩教育的延伸和拓展。創造性地開展感恩活動,使感恩教育向課程深入,在課程中滲透,讓感恩教育有植根的土壤,有依托的載體,進而形成感恩教育文化。讓學生從身邊人、身邊事、身邊物、身邊情中認識和發現身邊的真善美,敬重美、升華美、創造美,進而感受實實在在的美德。將感恩教育層層深入,不斷擴大其外延和內涵。感恩父母給了我們身軀和靈魂,為我們的衣食住行日夜操勞,對我們的成長給予無微不至地關心;感恩老師,給了我們智慧和力量;感恩朋友,給了我們歡快和坦誠;感恩動物,給了我們快樂和團結;感恩挫折,給了我們勇氣;感恩傷害,磨練了我們心志;感恩批評,為我們指明了方向,映入眼簾的一切,哪怕是一棵樹、一朵花、一汪清水、一片綠地,都值得我們懷著感恩的心情去對它們微笑!情感激發情感,行為孕育行為,你對我感恩,我對你也感恩;你對我友善,我對你也友善。有一顆感恩的心,會使我們的社會多一些寬容與理解,多一些和諧與溫暖,多一些真情與團結……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就會在潛移默化中形成。
參考文獻:
[1]胡春娜.小學品德與生活(社會)教學策略與行為診斷[D].北京大學,2011.
作者:孫利軍 單位:陜西省勉縣學生資助管理中心
- 上一篇:初中語文感恩教育分析
- 下一篇:教學論文幾點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