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鋼琴教學研究論文4篇
時間:2022-04-08 11:17:30
導語:高校鋼琴教學研究論文4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鋼琴的使用可以通過美麗的音符、優美的坐姿、修長的手指等方面對學生自身進行心靈上和身形上的陶冶和美化,在高校當中鋼琴課程被喜愛程度也同樣很高。目前,在高校的鋼琴教育當中,我國的改革工作已經取得了一定的進步,但是,在新時期新局勢下,想要讓鋼琴課程更好的發展,就要繼續走改革和實踐的道路。筆者接下來就針對在新形勢下如何改革和實踐鋼琴課程進行以下幾個方面的闡述:
一、高校鋼琴教學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對于所有的教育工作者,我們的工作核心就是不斷的提升教學質量,盡我們所能為學生提供最好的教學資源。在過去的時間里,我們對鋼琴這門課程給予的重視程度可能一直有所欠缺,因此現如今很多高校對于鋼琴課程的教學和改革工作等還沒有達到非常讓人滿意的效果。但是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越來越多的用人單位要求人才是全方位發展的,掌握一門藝術對于學生的工作可能會有很大的幫助,而且做好鋼琴教學的改革對于學校的整體建設也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我們一定要加強和推進鋼琴教學的改革和實踐。鋼琴教學改革的必要性不僅體現在學生身上,也同樣包括老師在內。對于學生而言,鋼琴學習不同于其他理論課程,在學習的過程中具有一定的定式,或者有確切的教學模式,而鋼琴師一門藝術類課程,除了音樂知識理論外,更多的是個人對于音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學好鋼琴對于提升學生的個人能力有顯著效果。況且現在的社會所需要的棟梁之才都是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全方位人才,鋼琴的學習不僅能夠為學生增加一門特長,而且能夠提升學生的個人修養和氣質。為了讓學生們更好的融入到鋼琴學習的氛圍當中,鋼琴教學的改革勢在必行。另一方面,對于高校老師來說,推進和加強高校鋼琴的教學也存在著必然性。高校的學習模式和中學的教學模式還是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性,我國的中學教學一般都是灌入式的,而大學的教學一般都是引導式的。引導式教學看似簡單,但其實這其中的度是很難把握的,老師既要做到引領學生進入課程,又要讓學生們學會在自學的過程中不斷的加強和鞏固知識以及學習能力,這就需要老師擁有著更高的教學水平。鋼琴教學一般都是一對一式的指導,但是隨著高校的不斷擴招,這種模式將來可能很難實現,這對于學生更好的掌握鋼琴技能會產生挑戰,同樣也會對老師的教學能力造成壓力。因此,在新時期下,對于老師而言,高校鋼琴教學的改革也同樣是必要的。
二、高校鋼琴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實踐
(一)培養學生正確的識譜方法
在鋼琴的基礎教學當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識譜訓練。當老師為學生們提供一個新的作品的時候,很多學生就是按照樂譜上的音符在鋼琴上彈出來,但是在作品中的節奏、分句、演奏方法和指法等方面都存在問題,甚至有些同學連樂譜中的升降號也很難做到認真識別和彈奏,這樣的識譜方法,對于作品本身的展現更是無從談起。而正確的識譜方法首先是音的辨認。音的辨認準確是正確彈奏鋼琴的第一步,在鍵盤上把音找準,線間的位置、調號、譜號、各種記號、音區等等都應認準,學生把這幾種都掌握好后,再識譜時就不會因為馬虎而認錯音符了。通過聽想、聽奏等作品中的音高來檢驗。再有就是節奏的辨認。形成嚴格的節奏習慣是學習鋼琴的重要環節之一。節奏是樂曲的骨干支架,節奏和音高基本可以構成一條旋律。節奏是個籠統的概念,在鋼琴曲中,音符實際是有長有短的,有時需要休止、延長等等。休止符表示孕育著活力的靜默,控制著音樂的起止。通過“靜”醞釀,從而使“動”更加突出,具有爆發力;反之,通過“動”的渲染,從而使“靜”更加直觀。在教學中使學生充分體驗休止符在作品中的表現作用。
(二)鋼琴教學模式應該多種多樣
上文也提到過,我國的鋼琴教學大多是一對一的教學,一對一教學對于學生而言有利也有弊。對于自身鋼琴覺悟比較高的學生來說,這種教學模式往往會取得較好的結果,他們的心態是為自身而學習,為愛好而學習,這樣老師能夠及時的給予他們在練習過程中的指導,他們也能夠有充分的時間的進行練習和揣摩,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學生都有這樣的音樂覺悟,他們在一些教學環節更適應集體教學。比如,在講述鋼琴的理論知識時,就可以采用集體式的教學模式,在學習新的樂譜的時候也可讓學生們結合組成小組進行學習,學生之間的互相溝通可能更有助于他們對音樂作品進行理解和解讀,在指法練習的時候再采取一對一的教學。這只是個簡答的例子,在我們的實際教學過程中,學生群體有很多不同的特點,老師們可以根據每個學生的特點,在教學模式上靈活多變,這樣不僅能夠活動課堂氛圍,也能夠提高學生們對于課程的興趣,讓更多的同學感覺到老師上課的用心,感覺到鋼琴課程不再枯燥,從而達到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
(三)鋼琴教學內容的多樣化
鋼琴不是我國的傳統樂器,是近代從西方引進來的,我們在學習鋼琴的時候練習的較多的曲子基本都是西方的名曲,老師在音樂教學的時候也是以這些為主要的教學內容。而事實上,適當的豐富鋼琴課程的教學內容可能也會帶來很好的教學效果。近年來,我國的民族音樂以嶄新的面貌走進我們的生活當中,一些音樂節目當中也有民族歌曲、民族樂器和鋼琴合作的表演,這說明鋼琴雖然不是我們的本土樂器,但并不代表它不能以它為媒介發展我們的民族文化,老師在教學的時候也可以在這方面做適當的嘗試,可能會帶來很好的教學效果,在教學的同時還能起到弘揚民族文化的作用。除此之外,老師在重視鋼琴指法練習的同時也可以把教學重點向鋼琴文化上進行些許的轉移,因為學生如果對鋼琴文化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在練習彈鋼琴的時候就更容易讀懂原作的情感,而更容易融入思考和感情。
(四)應該提高鋼琴教師的整體水平
對任何課程而言,老師的重要作用都是不言而喻的,更何況是鋼琴這種充滿了藝術氣息的課程,老師對于鋼琴文化的理解程度,老師的鋼琴水平,老師的整體音樂素養都對學生起著直接作用?,F在的學生大多不像過去那么死板,老師的教學水平如果還是停留在過去,很難滿足90后學生的學習要求。所以,老師應該從自身的專業技能、專業素養、教學模式等多方面綜合提高自身的水平。
(五)鋼琴教學應該結合現代化教學手段
傳統的鋼琴教學一般就是識譜、練習?,F如今,隨著計算機的飛速發展以及普及,多媒體技術等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在各高校已經非常普遍,鋼琴教師也應該學會利用這個便捷的教學方式來提高教學效率。在學習鋼琴的過程中,欣賞大家的作品是很重要的一個環節,在網絡的支持下,老師獲得教學資源就變得更加便利。鋼琴老師們可以根據本校的師資水平、學生水平等建立適合自己學校的“鋼琴曲庫”,在上課的時候就可以很方便的直接打開需要的網絡資源即可,也就是真正的實現鋼琴教學的“無紙化”,加上現在的學生對網絡教學有更大的興趣,因此可以大大提高教學質量。
三、結語
社會的發展速度有時候我們是難以預料的,但是教育的宗旨是不會變的,那就是我們要為祖國培養棟梁之才,而棟梁之才也一定是全面發展的人才。鋼琴雖然還屬于比較小眾的課程,但是我們仍然要做到讓鋼琴教學跟隨著教育改革的步伐,根據教育水平的發展而不斷的做出改變和調整,把改革的計劃落實到實際行動上,真正的做到為學生提供有意義、有趣味、有效率、高效率、高質量的高效鋼琴課程!
作者:張李子 單位:南陽師范學院
第二篇:多媒體技術在高校鋼琴教學中的應用
如今,全球已經進入到互聯網時代,在高校鋼琴教學中應用多媒體技術已經成為一種發展趨勢。以傳統的鋼琴教學模式為基礎,合理的融入多媒體技術,可以加強音樂的畫面感,從而有效的活躍鋼琴課堂氣氛。在鋼琴教學中科學合理的融入多媒體技術,這標志著我國高校在鋼琴教學方面的一次重大改革。一種更加便捷且生動的教學方式由此產生。
一、多媒體技術在鋼琴教學中應用的必要性
隨著信息化技術不斷的進步,多媒體技術逐漸在教育領域中得到了廣泛的發展,這對我國傳統的鋼琴教學模式起到了一定的沖擊,由于大多數的高校中鋼琴教學通常是大班授課,這導致學生的理論知識較強,而動手能力則相對較弱。在我國高校傳統的鋼琴教學當中,學生學習鋼琴的方法僅僅通過聽,這使得學生所學僅是一個表面,影響學生進行更深層次的學習。對于教學方面,鋼琴教師在課堂中應當起到一個指導作用。當然,在某些高校中也會采取一對一的教學模式,在這種教學模式當中,教師可以將理論知識與彈奏技能相結合充分教授學生知識。但是這種教學方式在某種程度上增加了學校的教學成本,所以沒有得到推廣。這種教學方式在某種程度上導致教師進行重復性工作,嚴重加大了鋼琴教師的工作任務。對于學生來講,因為無法與同學進行正常的溝通與交流,從而無形中增加了自身的學習負擔,導致鋼琴的學習效果較低。
二、多媒體技術在我國高校鋼琴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這里所提到的多媒體技術指的是多媒體信息技術,其是計算機技術與視聽技術的有機結合。多媒體技術被廣泛應用于我國教育領域,其不僅使得學生在視覺上產生了沖擊,同時為學生們營造出一個良好的鋼琴學習氛圍。將多媒體技術充分應用到鋼琴教學中,可以將每個學生的特點都充分的考慮到,可以達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一)有效提升學生的鋼琴學習效率
在高校鋼琴教學中應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可以有效的調整學生在鋼琴學習中的被動地位,從而提升學生學習鋼琴的積極性與創造性。通過采用情景教學方法,可以有效的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使得學生可以盡快的進入鋼琴演奏的情感世界中。通過有效的將多媒體信息技術與鋼琴教學相融合可以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與學生的學習效率。
(二)加深學生對鋼琴的理解程度
通過運用多媒體技術,將視頻與音樂,以及鋼琴教學有機的融合在一起,為學生提供一個和諧的學習平臺。這不但對拓展學生的思維模式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同時也為教學模式的改革做出了一定的貢獻,提升了學生的綜合能力。為了有效的發揮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應當幫助學生盡快參與到鋼琴學習中去,從而加快學生對鋼琴知識的理解與認識。只有使得演奏者與鋼琴學習產生共鳴,才能夠真正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三)有限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在鋼琴的教學過程中,需要學生將不同的情感思想通過鋼琴演奏表達出來,學生可以通過體會練習鋼琴從而體驗鋼琴學習過程中的美感,陶冶自己的情操。在學習鋼琴的過程中,教師應當重點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將多媒體技術科學合理的應用到各大高校的鋼琴教學之中去,有效的提高了我國高校學生的鋼琴知識與技能。同時還將鋼琴演奏的情感以及思想傳授給學生,從而較大程度提高學生的鋼琴學習效果。
三、多媒體技術在鋼琴教學中的應用與創新
(一)鋼琴教學的主要目標與創新
目前,我國高校在鋼琴教學方面通過采用多媒體技術較多,并體現出階段化與層次化的特點,但在我國目前的鋼琴教學中仍然存在著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例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普遍對教學目標過于注重,并且沒有充分結合學生的具體實際情況。大多高校的學習目標由學?;蛘呓處熃y一制定,沒能針對不同同學的個體差異性來設定學習目標與教學目標,這種情況使得學生對鋼琴的學習興趣降低,影響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進行發展。為了有效的滿足學生在不同階段的學習需求,學校應當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采取適合其發展的教學目標與方略,從而對其主動性與積極性進行培養。
(二)鋼琴教學的主要特色與創新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與壯大,在我國各個高校鋼琴教學中應用多媒體技術是必不可少的發展趨勢,通過與鋼琴教材相結合,形成一套新型鋼琴教學模式,為了更好的培養學生的鋼琴演奏技能,教師應當綜合所用教材,不斷提高自己的多媒體技術教學水平。學生在多媒體技術的幫助下,應當努力使得自己在鋼琴方面的技能得以提高與完善。隨著時代的發展,教學理念也應當逐漸的變化,新型的教學理念應當被應用于我國現代教學當中,通過展現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的特色,從而有效的提升學生學習鋼琴的主動性與創造力,讓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一定的提升。
四、多媒體技術在鋼琴教學中的發展前景
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與進步,在我國各大高校中使用多媒體信息技術是整個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合理的將多媒體信息技術應用到我國高校鋼琴教學中去,不僅可以合理有效的促進我國高校對學生的綜合能力進行培養,同時也使得鋼琴教學方式更加的符合學生的發展需求。我國高校中的鋼琴教師應當根據不同的學生所具備的不同特點,并結合實際具體的教學內容,設計出一套更加科學合理的鋼琴教學方法與模式,從而有效的實現鋼琴教學多元化,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演奏技巧,加強多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將多媒體技術與鋼琴教學有機的融合在一起,從而形成一種現代技術與傳統教學結合的新型教學模式,這種新型的教學模式體現出了許多的優勢,例如,多元化、容量大,且功能較為豐富等。學生對于鋼琴教學目標可以根據自身的需求以及特點來自行制定,從而可以有效的為提升我國鋼琴教學水平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通過結合多媒體技術從而提高了我國高校鋼琴的教學效率,為我國教育領域的發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礎,并且在對于學生在發展今后的方面,為了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
五、結語
綜上所訴,隨著我國進入到信息化時代,我國的科學技術水平也在不斷提高與進步,多媒體技術在受到社會各界關注的同時,也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在我國高校鋼琴教學中應用多媒體技術,使得鋼琴教學得到了更進一步的發展。在多媒體技術的基礎上,其有效的加強了我國鋼琴教學的魅力,在鋼琴教學中結合多媒體技術,這也為多媒體技術增添許多的了藝術色彩。在鋼琴課堂上,應用多媒體技術的同時,可以針對每個同學自身不同的需求與實際情況,可以使得同時每一個學生應當得到教師充分的照顧。所以,我國各大高校的音樂教師應當合理的應用先進的科學技術,為學生提供一個更加寬廣的鋼琴學習空間與平臺。
作者:張賀 達崔柳 單位:渤海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
第三篇:高校鋼琴教學中演奏呼吸的規律分析
呼吸對于人的生命是不可或缺的,自然界的萬事萬物都不能夠離開呼吸而生存。呼吸是自然的,與生俱來的,是生命的體現特征。但是,音樂演奏作品中的呼吸,是在進行演奏的過程中將呆板無趣的音樂符號轉化為具有活力的流動音響的過程,是演奏者將音樂作品生命活力賦予演奏的重要過程。
一、鋼琴演奏中需在生理方面調整呼吸
呼吸是人們正常的生理特征,但是在鋼琴演奏中,演奏者只是維持自己正常的呼吸遠遠不夠。比如,一些同學在鋼琴演奏的過程中有時會感覺到身體肌肉的緊張或者疲勞,這樣會導致大腦的思維銜接不上,從而導致演奏失敗。這種情況是學生們失去了自然的呼吸調節能力,這使需要教師幫助和引導學生樹立自信心,幫助他們緩解自身情緒,恢復正常的呼吸,同時將演奏的氣息和平時的氣息相互融匯,讓學生調整好自己的心理狀態,保持演奏時最佳的呼吸狀態。人的呼吸在整個演奏過程中是始終存在的,并且會伴隨著自身和演奏情況改變呼吸的深度以及頻率。高校在進行鋼琴教學時,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們將演奏的動作同呼吸的動作協調起來,使演奏者在演奏的過程中能適當獲得氧氣,調整好呼吸。比如教學過程中,學生容易出現手臂發酸的情況,這時教師就要輔導學生們在檢查糾正技術動作上存在的問題,教會學生采用正確的呼吸方法以保證氧氣的供應和正常的發揮。鋼琴演奏者在演奏的過程中需要將自己的呼吸節奏和鋼琴協奏協調配合,在演奏的時候全身心投入,配合正確的呼吸節奏,利用呼吸節奏的調整來支撐氣息變化,獲得力量。
二、鋼琴演奏中需在心理方面調整呼吸
心理因素的影響對于學生鋼琴演奏水平的正常發揮起到的作用不容小覷。學生們在自己練習或者在琴行練習的時候很大一部分可以在演奏的過程中聚精會神的順利彈奏,而在考試的時候,學生們常常會因為精神緊張無法及時反映意外出現的問題,對于意外問題不知所措,從而導致呼吸急促,彈錯音,或者忘記譜子以及手指僵硬等問題,無法及時演奏下去。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師可以讓學生們調整自己的心態,首先要對自己演奏的曲子要有信心,做到識譜準確,彈奏正確,音樂處理清晰。第二,要排除各種不利于演奏的不良心理干擾,包括怯場或者緊張都能心理障礙,另外在上臺前,做幾次深呼吸,穩定自己的心理節奏,使自己能夠情緒穩定的彈奏好。
三、鋼琴音樂作品自身的呼吸
彈奏者如果想彈奏好一首曲子,需要在彈奏的過程中能夠掌握曲子的音樂情感,根據作品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呼吸。首先從樂句和呼吸的關系方面進行探討,每一首鋼琴樂曲都是由若干個樂句組成的。樂句是組成樂段的基本單位。音樂的進行,首先要有自己的樂句,這樣才能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不同的樂句有不同的表現方式,有的樂句用連線來表示,有的樂句不全是連奏,有斷有連,或者是跳音,這就需要靠演奏者自己感覺然后劃分。比如在演奏《俄羅斯主題變奏曲》的過程中,由于這個曲子的主題音調是抒情的,其音調飽滿,就好像是在遼闊的草原上有音樂響起,主題段由四部分構成:四句足長短句,即一三句四小節,二四句三小節,速度為行板。第一句旋律幅度較大,第二句是第一句的擴展延伸,第三句是全曲的高潮,第四句又是第三句的擴展和補充,彈奏時如果彈奏者以句子為單位,呼吸準確,富有邏輯,可以讓充分體現俄羅斯風格?,F在很多鋼琴音樂作品,都感情細膩,表現層次豐富,在鋼琴作品中表現的內容也并非單一,在錯綜復雜的情感交織中呈現不同的內容,所以在演奏這些音樂作品時,演奏者要不斷深層次的分析和體驗音樂作品的內涵思想,在挖掘音樂作品內涵的時候不斷提高演奏水平,在演奏作品時,要做一系列的準備,對音樂作品的風格進行分析,同時對時代背景創作特點表現內容以及思想意蘊等進行全方位的把握,從而對音樂進行樂句樂段的分析,在演奏的過程中把握呼吸的急促強弱等,在呼吸變化的過程中進行二次創作,更加精準的反應音樂作品的思想內涵。所以在高等學校的鋼琴演奏教學中,教師應該注重演奏過程中呼吸的研究,在課堂中及時糾正學生們的彈奏技巧,并且教授學生們一些調整呼吸的方法,讓學生們在彈奏的過程中能夠首先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在彈奏時能夠做到正常發揮,不緊張,不怯場,另外,根據對曲子思想感情的理解和把握,能夠在彈奏的時候能夠根據樂句長短,曲調的高低,及時調整自己的呼吸節奏,最終能夠適當精準的演奏出一首投入思想感情的曲子。
作者:馬曉鷗 單位:遼寧師范大學
第四篇:高校鋼琴教學改革實踐與思考
1引言
隨著素質教育理念不斷深入人心,包括鋼琴教學在內的藝術課程逐漸在各大高校興起。高校的鋼琴教學課程本是為培育學生的多項才藝和提升他們的綜合素養而開設的。但高校內的鋼琴教學往往因為受到教學模式、教學方法等的影響,對高校學生的藝術素養、專業技能、綜合素養等方面都不能發揮出較好的培育提升效果,這也導致高校鋼琴教學的整體發展情況不夠理想。
2深入教學教材,明確教學目標
在高校的藝術教學之中,鋼琴課程的教學主體、教材內容和教學目標這三者之間存在很密切的聯系。在學習鋼琴課程中的彈奏技巧時,還必須對鋼琴的理論知識進行有效的滲透。因為鋼琴教學的相關理論知識和具體的演奏技藝之間也是相輔相成而又相互影響的。實際上,現在的高校學生具有很強的思考獨立性,強硬的灌輸方法已經不再適用。因此,在鋼琴教學中老師需要將演奏技巧和理論知識有機融合,以便學生以自主思考的方式完成學習任務。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們的思維能力、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都會產生很大的提升效果。具體來說,老師需要先明確教學目標并認真踐行,確保學生們能夠學中有思、學以致用,為他們的全面發展打好堅實基礎。鋼琴教師在制定具體的鋼琴教學目標時,必須根據學生的學習需要和社會的實際需要進行及時的調整,只有這樣鋼琴教學才能得到提升。除此之外,鋼琴老師在進行日常教學時,還須要重點挖掘和發揮出鋼琴教材的教學指導作用,突顯其在鋼琴教學中的重要性。鋼琴教材不僅可以將眾多零散的知識點以較系統的形式展現出來,而且可以在增長學生學識的同時提高他們的藝術素養。因此,分析和講解鋼琴教材是很有必要的。只有使用好教材才能幫學生打好專業基礎。
3應用多樣方式,提升教學效果
當下社會發展迅速,對社會人才的具體需求也已經逐漸變為一專多能甚至多專多能。高素質、技能型綜合人才成為當下各級高校開展學生培育工作的目標。在鋼琴教學中,老師既要培育學生們的鋼琴演奏技藝,也要提升他們的藝術素養和演奏能力。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手段也是提升高校鋼琴教學效果的一種重要手段。諸如鋼琴曲賞析、合奏彈唱等多樣化、綜合性的教學模式都應當在具體教學中得到應用體現。鋼琴老師在選擇和使用這些不同的創新教學方式時,須要根據教學所需和學生能力對其進行有效整合或改造,以鋼琴教學的發展規律為基準,在增加多元化教學的同時確保學生素質可以得到提升。在藝術類教學課程中,視唱、練耳等教學環節都與鋼琴存在密切關聯,對音樂相關的藝術課程來說鋼琴是必不可少的。因此,鋼琴老師也可以將鋼琴教學與其他學科的知識進行融合關聯,盡可能豐富鋼琴課程的教學方法及課程內容,并以此增強學生的積極性和興趣度。
4堅持因材施教,踐行分級教學
近年來,國家教育政策產生了大幅轉變,社會對人才的需求迅速增加,各大高校也開始擴大招生,藝術類學生的人數也在逐年遞增。鋼琴作為藝術類學科,近幾年內學生人數也得到了一定擴增。但是這些學生之中具備一定鋼琴基礎的可以說是相當有限的,這也使得學生的知識結構出現了明顯的不平衡。因此,在鋼琴教學中老師必須堅持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具體來說,針對那些具備一定基礎的學生,因為他們的基本功和理論知識掌握情況良好,因而在完成《鋼琴基礎教程》之類基本教材的學習之外,還可以適當增加一些名作名曲的聯系任務,以此強化并提升這部分學生的鋼琴綜合能力。針對那些并未接觸過或學習過鋼琴的學生,鋼琴老師就必須選擇與他們實際情況相符的教學內容。這些學生并沒有基本的鋼琴演奏技能,也缺乏較好的理論知識基礎,難免學習進度會稍慢些,諸如識譜、讀譜、彈奏等基礎內容都必須慢慢學習和掌握。對于這些學生,鋼琴老師須要給予更多的關心呵護和悉心指導,幫助他們盡快地熟悉并掌握這些基礎技能和基本知識,促使學生們的整體鋼琴水平逐步趨于平衡。只有給所有學生打下牢固的鋼琴學習基礎,才有助于日后鋼琴深入學習活動的有效展開和落實。
5增加個人知識,拓寬學生視野
在高校的鋼琴教學之中,老師應當積極擴展鋼琴教學思路,努力創新并開展實踐,切不可被傳統的教學理念或教學方法所束縛?,F如今新時代對“創新”和“改革”的需求度遠勝往年,具體到教育教學中這種現象更是明顯。如果鋼琴老師還是固步自封、因循守舊,那么他們培育出的高校學生就很難滿足實際的社會人才需要。新時代背景下的鋼琴教學,應當向開放式教學和多元化發展靠近,而不能繼續像往常那樣只是要求學生坐在琴房里一直練習,只有切實貫徹并認真踐行新的教育政策,高校鋼琴教學才能夠做到不斷創新與時俱進,發揮出應有的學生綜合培育、全面提升的鋼琴教學效果。為了實現這些目標,鋼琴老師需要努力提升個人專業水準和教學能力,以實現鋼琴教學提升和學生培育提升的教學改革目標。鋼琴老師一方面要努力學習、揣摩優秀鋼琴教學家的教學新方法,另一方面還要積極拓寬個人的鋼琴教學學習來源,并采用多種先進靈活的方法幫助高校學生拓寬個人視野,傳授更多元化、現代化、科學化的鋼琴知識。
6結語
總而言之,為了促使高校鋼琴教學發揮出應有的學生培育作用,開展鋼琴教學的改革是十分必要的。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傳統的高校鋼琴教學已經難以滿足學生培育需要。只有與社會發展變化相適應的高校鋼琴教學才能切實培育出符合實際人才需要的高校人才。
作者:唐琨 單位:呼和浩特民族學院
- 上一篇:證券投資對公司業績的影響
- 下一篇:證券投資課程實踐教學論文
精品范文
10高校網絡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