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教學的教學藝術研究

時間:2022-12-24 03:53:19

導語:課堂教學的教學藝術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課堂教學的教學藝術研究

一、培養學生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一切行動開始的最初動力,教育者能否激發起學生對知識的渴望以及學習物理的興趣是成功的第一步.初中物理作為國家九年一門必修課程,所涉及的內容都還比較基礎簡單貼近我們的生活,因此,教育者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善于將物理課本中的理論知識與生活中以及自然界里的一些物理現象聯系起來,以此來激發學生探索的欲望.課本中的知識畢竟還比較抽象,因此,教育者可以設計一些與課本知識點相關聯的物理情景,這樣可以幫助學生建立學習興趣.例如,在介紹光的折射現象時就可以據此設計一些實驗情景,可以讓學生將一支筷子插入水中,然后透過玻璃杯觀察水中的筷子的現象,這樣他們便可以輕松的理解折射現象的具體概念.類似這樣的物理實驗都可以很快的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起來,并且有利于快速幫助他們理解,一旦理解了一樣東西,便會很快對這件事情產生興趣.另外,教師一定要動腦筋去精心設計這種物理情景,這樣才能使物理課堂真正變得活躍生動起來,產生藝術的效果.給學生設置疑問,留下思考的余地,同樣也能激發學生的興趣以及求知的欲望,如果凡事都是一清二白,則會使學生沒有繼續探索下去的欲望.文學中應用設疑藝術往往能使讀者感覺意猶未盡,起到發人深省的效果.而中國古代繪畫中亦是如此,通常不會講圖畫布滿全部白紙,而是十分注重留白,給人留下無限的遐思又何嘗不是一種藝術的表現.物理課本中的知識小到分子運動大到天體間的萬有引力,本身就是一門充滿神秘感的課程,教師可以在一節課開始的時候引用一些經典的故事為學生設置疑問,例如,伽利略當時在比薩斜塔做的自由落體實驗,他站在斜塔頂端拋擲兩個不同重量的鐵球,這時候教師便可以向學生提問“你們認為哪個球會先落地呢?”,這樣便可以很快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使他們投入到課堂中來.

二、審美藝術

美的事物更容易吸引人的眼球,這無疑是一條真理.但是生活中往往缺少的是那些善于發現美的眼睛.物理本身雖然不是美學,但它也有自己獨特的魅力,教育者要做的就是在課堂中向學生慢慢展現出物理中的美.物理學研究的是我們生活中最普遍存在的一種規律,而不是感覺抽象的東西.物理的美就在于其簡潔卻蘊含無限知識.比如,一個物理公式,雖然就只有簡單的幾個字母,卻是很多科學家在背后默默付出了無限的努力所推導總結出來的,可以用來解釋我們生活中的種種現象,這不禁讓我們為這一個短短的公式感到震撼.簡潔美還表現在物理語言的表達上,在表達一些物理規律以及物理概念的時候都要力求簡潔,每一個字都要相當精確,讓人讀起來很快便能理解其中心思想.物理的美還在于包含其中的和諧與統一,在這變化萬千的世界中,似乎每一秒鐘都在不停的變化著,讓人感覺一切都是那么的不可預測.然而,物理卻將這變化著的大千世界統一了起來并從中找到了規律,讓人們不再盲目相信一些迷信或者因為一些不能理解現象陷入恐慌.比如,萬有引力解釋了為什么地球會繞著太陽旋轉,為什么蘋果會落在地上而不是飛到天上等問題.有了這些科學依據,很多現象便有了規律可循,在不斷尋求統一中,世界正在飛速發展.這正是物理帶給我們的美.當然,教育者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自己從內心去感悟到了屬于物理獨特的美,這樣在課堂中表達給學生的東西才會更加具有感染力.

三、激勵藝術

困境可以磨練人的意志,但人的成長過程中同樣需要鮮花與掌聲,尤其是正處于初中階段的學生,更加需要來自外界的鼓勵.教育者要能夠把握住這一點,當學生在課堂中踴躍發言、積極參與討論表現良好的時候,一定要適時的給與學生獎勵,這種獎勵可以是一句“非常好”等激勵性的語言,也可以是來自同學的掌聲.要知道,有時僅僅是老師一個肯定的眼神或是一個淺淺的微笑對學生都是一種鼓勵.對于那些在物理上表現優秀的學生,可以激勵他們課下進行一些自主的創新,然后鼓勵他們在課堂上進行展示.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還可以通過介紹一些物理學家潛心研究的故事,例如,愛迪生是如何在無數次的失敗后成功的發明了現在普遍使用的電燈;居里夫人是如何為科學而獻身的;貝爾在發明出電話以后的激動心情.這些都是非常典型的科學家的故事,可以激發學生的斗志以及學習物理的興趣.

總之,教師在課堂中表現物理教學藝術的幾個方面,分別從培養學生對物理學習的興趣、審美藝術以及激勵藝術來探討了教學過程中的藝術體現,當然物理教學中的藝術表現不僅僅局限這些,教育者要用心去思考如何使物理教學課堂變得像語文以及歷史課堂那樣的生動有趣.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在課堂中教師要和學生能夠有良好的互動與配合,這樣才能達到應該產生的藝術效果.

本文作者:王華工作單位:山東省鄒平縣體育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