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學科教學與心理健康教育探討

時間:2022-11-10 04:58:53

導語:政治學科教學與心理健康教育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政治學科教學與心理健康教育探討

摘要:中學階段的學生正處于青春叛逆期,在學習和生活中容易出現各種心理問題,尤其是中職學生,他們更容易產生厭學、自卑、社交心理問題、情感問題、網絡成癮等問題,這些心理問題不僅制約了學生學習效率,同時也嚴重影響了學生健康發展。作為一名中職政治學科教師,我們有必要借助學科優勢,適當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為促進中職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奠定基礎。下文重點探討中職政治學科教學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必要性以及策略。

關鍵詞:中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政治

政治學科乃現代職業教育的重要內容,也是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培養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能力的重要載體。其教學目標在于讓中職學生發展成為身心健康的人,能夠自信、自尊、自愛、自強。從這一角度而言,中職政治教學與心理健康教育的契合度非常高,我們要想實現學科育人目標,就應該將心理健康教育融合于學科教學之中,不斷完善中職政治學科教學內容,提高中職學科教學效率,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一、心理健康教育與中職政治教學融合的必要性

一是中職政治學科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乃現代素質教育的需要?,F代素質教育是最有利于學生發展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乃現代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傳統教育中缺失的一部分。從傳統教育模式走進現代教育模式也是需要過程的,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國教育體系中要想實現從無到有的變化,必然離不開學校完善的教育體系。如何落實心理健康教育也是當前中職學校研究的重要課題。隨著學科融合理念的發展,心理健康教育與政治學科的融合自然是首選,是完善政治學科內容的必然選擇,更是落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手段。二是中職政治學科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乃學生心理健康的需要。有研究調查顯示,中職學校學生比普通中學學生更容易產生心理健康問題,具體表現為:厭學、情感問題、社交問題、自卑心理、網絡成癮問題、擇業心理問題。這些心理問題若不能及時得到排解和消除,則可能給中職學生帶來許多難以估量的后果,不僅影響他們的學習效率,嚴重時可能危及身體健康、生命安全。所以,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是中職學校刻不容緩的事情。而將心理健康教育融合于政治學科既可以既可以減輕學生課程壓力,同時也能夠豐富政治學科內容,增強學生學習興趣。最重要的是能夠教給學生舒緩壓力,消除負面情緒的正確方法,幫助學生樹立積極樂觀的心態,提高學生心理素質,促使學生人格的自我完善。所以我們認為將心理健康教育融于政治學科教學中也是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內在需要。

二、中職政治學科與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措施探討

(一)合理使用多媒體設備,深化心理教育的主題。無論是政治學科教學,還是心理健康教育,我們都不應該采取空洞說教,這種傳統的教學方式只會讓學生產生更嚴重的厭學和逆反心理。所以,在將政治學科與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過程中,我們教師也要創新教學方法,采取符合學生興趣愛好的教學手段。比如多媒體教學,多媒體集圖像、音頻于一體,能夠吸引學生眼球,活躍課堂氛圍,調動學生課堂參與積極性,同時也可以將枯燥的文字材料轉化為圖片、視頻,讓課堂教學變得更生動有趣。例如在《職業理想對人生發展的作用》這一內容時,可以首先以多媒體教學,播放視頻:你的夢想是什么?然后導入:每個人都有夢想,我們的夢想編織在一起,就成了偉大的中國夢,正如說:“中國夢是民族的夢,也是每個中國人的夢?!蓖瑢W們走在美麗的校園里,也都在追尋著自己的夢想。完成三年的職校學習,我們都將走上工作崗位,從事某種職業,同學們,你們找到自己努力的方向了嗎?今天的德育課,讓我們一起來尋一尋同學們的職業夢,探討職業理想對人生發展的作用。通過引用兩會記者采訪視頻,創設激情,引導學生意識到每個人都應有自己的夢想,“我的夢”與“中國夢”是緊密相連的。明確職業理想在我們學習階段甚至是人的一生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從而順其自然地引出本節課主題:職業理想對人生發展的作用。讓學生認識到職業理想的重要性,并且在內心產生一種為理想而奮斗的決心,樹立積極樂觀的學習心態。(二)加強與生活的聯系,尋找心理教育的新方向。在中職政治課程中,教師為了深化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可以從學生的實際生活入手,通過課堂與生活相連接的方法,尋找到一個教育教學的新路徑。以《個人學習狀況和行為習慣及其改善》這一內容教學為例,筆者在教學過程中進行了如下嘗試:為了讓學生能夠敢于面對現實,正視自己,開展了如下教學活動:首先提前準備好一個透明的玻璃板,兩盒回形針和一瓶水,將玻璃杯裝滿水。接著提出問題:請同學們思考,如果在杯子中放入一枚回形針,水會不會溢出來?接著請了三位同學上臺,分別向杯子中放入回形針,請同學觀察并計數。(實驗結果證明可以放入上百枚甚至更多的回形針,數量遠超出學生的想象)實驗結束,請學生談一談此次小游戲的感悟。最后我們教師再次提出問題:你的身邊有沒有挖掘自身潛能,獲得成功的職業生涯的事例?要求學生分組討論。為了鼓勵學生在日常學習和生活實踐中養成良好習慣,筆者還進行了如下嘗試:首先請學生動手寫一寫:要求每個人都要寫出三條以上自己的好習慣和壞習慣。其次請學生說一說:寫好后在小組內交流,聽聽別人寫的三條,改改自己寫的三條。把改后的三條打印或謄寫清楚,放在自己每天能看到的地方。最后請學生比一比:要求每位學生和自己的同桌或者宿舍的同學簽訂一個關于良好行為習慣養成和監督的協議,各自提出自己需要改的壞習慣的策略,每天相互監督、互相檢查,各自提醒并且做好記錄,被提醒的學生扣5分,主動完成要求的加5分,滿分一百分,一個月結束后,看一看誰的分數多,誰的壞習慣改掉了,誰的好習慣養成了。等這一個壞習慣改掉了,再訂下一個合同,一學期爭取改掉三個壞習慣。通過結合學生自己的生活實際情況,引導學生敢于正視自己的缺點,勇敢去發現自己的潛能,并且自覺主動約束自身行為,養成良好行為習慣,塑造積極樂觀的學習和生活心態。(三)聯系時事,正確引導學生的心理。在中職政治課程教育中,聯系時事是教師常見的教育手段,通過聯系時事,教師不僅可以帶領學生了解國家發生的大事,社會上引人注目的事情。因此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教師需要正確選擇案例,確保案例可以對學生的心靈造成沖擊。同樣以《職業理想對人生發展的作用》這一內容為例,筆者在教學實踐中開展了一個[尋找身邊的榜樣]教學活動,讓學生談一談班級同學中目標明確的人是如何學習、生活的?其次開展了[分享時刻]名人榜樣的力量———馬云。通過名人效應、榜樣效應來激勵學生,勇敢樹立夢想。告訴學生:今天很殘酷,明天更殘酷,后天很美好。但絕大多數人都死在明天晚上,只有真正的英雄才能見到后天的太陽,夢想屬于敢拼敢闖的人,夢想也屬于愿意努力,敢于戰勝困難、堅韌不拔的人。通過這種教學方法,教師與學生實現了心理上的共鳴,通過“馬云”這一名人感染了學生,讓學生感受夢想的偉大、生命的堅韌,讓學生可以從心理層面認識自己,樹立職業夢想,自然也會將這種認知體現在行動上。

三、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注意事項

總體而言,要想中職思想政治學科教學與心理健康教育相融合,我們在日常教學實踐中應該注意以下事項:一是要關注中職政治學科教學本質。中職政治學科教學具有生命教育價值,從本質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角度來看,中職政治學科教學目的是提高學生的生命意識,讓學生意識到生命的厚重,從而懂得尊重生命、珍愛生命。具體而言,也就是通過學科教學要不斷提高中職學生思想品德和才能,要鼓勵學生樹立理想、有責任和擔任、懂得奉獻和付出。以此提高學生生活能能力,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我、學會悅納自我,從而建立起積極樂觀心態。二是要不斷豐富校園文化生活,形成特色教育。校園文化生活對于中職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不可忽視。和諧的校園環境往往更有利于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所以,無論是學科教學,還是班級管理,中職教師都應該關注校園文化環境對學生心理素質的影響,應該提倡構建和諧、安全校園環境,盡可能為學生正確更多開展校園特色文化活動的機會。比如,從學生專業特色出發,理論聯系實際,增強學生專業興趣。就這一點而言,筆者認為具備職業技能大賽就是最佳選擇,既包含了專業特色,同時也豐富了學生課余校園生活,更有利于培養出專業技能型人才,潛移默化地幫助學生從職業目標著手,促使學生不斷發展成為能夠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陽光的、積極的、敢于拼搏和進取的新時代人才。

四、結語

綜上所述,中職政治本就是一門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學科。我們教師應該依托好教材內容,不斷創新教學方法,開展多樣化教學活動,盡可能讓政治教學內容與學生生活相關聯,以生動有趣的活動喚起學生情感共鳴,從而激發學生積極向上的情感態度,敢于正視自己的問題,懂得辯證、客觀地認識自己、看待生活,從而靈活機智地解決學習、生活中的各種問題,避免因為壓力而產生過多心理負擔,避免因遇到問題而選擇逃避,為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奠定基礎。當然,以上關于中職政治教學與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策略僅是筆者經驗之談,更多相關策略有賴于廣大教育工作者在日后教學實踐中不斷創新和嘗試,筆者也將會持續致力于該主題研究。

參考文獻:

[1]高小宏.中職政治學科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對策[J].中國校外教育,2018(23):142+146.

[2]爾古果果.中職政治學科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初探[J].科教導刊(下旬),2015(07):172-173.

[3]吉莉莉.中等職業學校政治課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6.

作者:干朝輝 單位:鄞州職業教育中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