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議大學生家庭教育誤區及解決策略
時間:2022-01-15 04:03:29
導語:小議大學生家庭教育誤區及解決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家庭教育責任的誤區部分家長認為,只需在孩子成長初期進行家庭教育,到了大學階段,教育是學校與社會的責任。這種觀念是錯誤的,父母應意識到教育子女是不可推卸的社會責任。裴斯泰洛奇則認為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只能作為家庭教育的補充,家庭教育是一種終身教育,具有獨特性,并非學校或社會可替代。(二)家庭教育思想的誤區1.重知輕德。自古對人才最量化的評定標準就是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因為這種評定標準便于執行和比較。這種思想使得很多家長忙著督促孩子進行各種技能訓練和知識強化訓練,忽視了成年子女道德品質的培養。家庭教育不能僅僅強調對知識的教育,對子女的品德教育也不可缺少。知識技能的學習直觀,以考試考核評判,良好的思想品德卻永無止境,是不可直觀評判的事。家庭教育為人之初的先導教育、基礎教育,更應知識與品德教育并重。2.功利主義。任何教育形式都具有滯后性,家庭教育也不例外。父母急切地希望收獲教育成果,造成了家庭教育中的功利主義現象。部分家長對大學生的期望表現在以后的就業前景上,而對大學生自身的學習愛好與在學習中的整體成長視而不見。(三)家庭教育方法的誤區1.投資誤區。即重經費投資,輕情感投資。很多家長為了大學生子女的發展,為其配備了高科技電子設備,報讀昂貴的培訓班,導致家庭“因教育致貧”。這種情況在農村家庭尤其嚴重,因此也有學者認為“教育是農村內部收入差距拉大的重要影響因素”。就投資出發點而言,重家長意愿,輕子女意愿。大學生已具有相對健全的人格特征,但部分家長仍從自身意愿出發,忽視子女意愿,盲目地為子女報讀各種考證班。2.環境誤區。家庭教育,應為大學生子女的全面發展創造出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有些家長認為充滿“愛”的家庭環境就是好的環境,但大學生還希望能從家庭中得到尊重、理解與包容。而且,家長缺乏理性的“關愛”為“溺愛”,對子女的成長弊大于利。單一有愛的家庭環境并非就是好環境,只給予子女“愛”不能完全滿足子女的成長。3.模式誤區。家庭教育采取的模式千差萬別:有的家長認為大學生已成年就松于家庭教育;有的家長認為由于大學生接受家庭教育的時間減少,家庭教育應該更加嚴格。這些都會造成子女的行為及思想偏差。
二、大學生家庭教育的對策思考
(一)完善大學生家長的家庭教育意識家長要認識到家庭教育對大學生子女成績之外各個方面成長與發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才能減少直至消除家庭教育誤區的產生。(二)提高大學生家長的文化、思想素養一般情況下,父母文化素養、思想素養越高,子女全面發展的程度就越高。家長只有不斷增強自身的文化、思想素養,才能與時俱進,了解大學生的心理和需求,選擇適當的家庭教育觀念、家庭教育方式。家庭教育的基石是家長,家長的整體素質是家庭教育的關鍵。家長只有提高了自身文化與思想素養,才能在家庭教育中傳遞正確的知識和信息,才能傳遞正確的思想道德教育信息。(三)提供多方面的家庭教育支持學生的成長發展是學校、家庭、社會三者教育相互影響的結果,是一個連續的過程。社會應該為家庭教育提供物質性與精神性的幫助:物質方面,即應建設相關設施場所,讓家長和子女有更充分的空間交流活動;精神方面,即為學生家長提供教育心理學知識講座。大學是造就人才、提高學生專業素質和完善人格發展的地方,家庭教育需要輔助大學完善這一功能。學校應設立家長參觀日以及設立家長學習班,為家長提供正確的家庭教育觀念和方法。同時,政府應該細化教育法律法規,杜絕家庭教育缺失的現象。
作者:程瑤單位:湖北大學教育學院
- 上一篇:老齡化社會教育系統探析
- 下一篇:管窺古箏商業化下的社會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