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幼兒家庭教育現狀調查及對策

時間:2022-07-13 11:26:13

導語:農村幼兒家庭教育現狀調查及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村幼兒家庭教育現狀調查及對策

一、問題提出

家庭是兒童接受教育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兒童的第一任老師。科學、有效的家庭教育是兒童健康、全面發展的重要保障,是兒童接受學校與社會教育的基礎。因此,合適恰當的家庭教育指導利于協助家長轉變理念,樹立正確的教育觀。目前,經濟較發達的地區,如北京、上海、廣州等對家庭教育指導的相關研究處于領先地位,同時帶動各個地區逐步重視與發展起來,開始探討相應的指導形式。但是,農村有其特有的特點,發展緩慢,信息閉塞。那么,現在欠發達地區的農村開展家庭教育指導的現狀如何,存在哪些問題,有何需求,這都要經過調查才能提出適宜的對策。因此,本研究選取中部欠發達地區的呂梁市農村幼兒園D園進行深入調查,該園是這個村的第一所幼兒園,因此具有一定的典型性與代表性。

二、研究的設計

1.被試的選取。此次研究選取山西省呂梁市農村幼兒園(D幼兒園)的所有家長(共46人)進行問卷調查。該幼兒園屬于農村民辦私立幼兒園,建園8年,規模比較小,有教師6名,園長1名,保育員1名。2.研究方法(1)問卷調查法。此次調查共向幼兒家長發放問卷46份,回收45份,有效問卷44份,有效率為95.65%。由于本次的調查針對農村的幼兒家長,所以調查問卷都采用封閉式的題目,將要調查的內容分成較為詳細且簡明易答的問題,有利于問卷有效的回收。本研究為了解該農村幼兒家庭教育指導現狀,問卷分別從農村幼兒家長對家庭教育及相關概念的認知(t5,t6)、家庭教育指導者(t7,t8,t10)、指導形式(t11,t12,t14,t15)、家長對家庭教育指導的需求(t13,t17,t16,t9)這四個維度來進行調查,對調查的數據用SPSS19.0中文版與Excel進行統計分析,得出結論。(2)訪談法。為了進行更為詳細的調查,本研究除抽取12名幼兒家長進行深入訪談外,還對該園的園長和2名幼兒教師進行了個別訪談。訪談內容按照幼兒教師與園長對家庭教育指導者、指導形式、指導內容的認識這三方面進行。訪談的目的是了解幼兒園園長及教師對自己從事的家庭教育指導工作的看法,可以從不同的方面反映農村幼兒家庭教育指導工作的現狀,為研究補充更真實、具體的材料。

三、研究結果與分析

1.調查對象的基本情況(1)所調查幼兒的情況。在調查中發現,該幼兒園共有46名幼兒,其中小班4名,中班6名,大班14名,學前22名,大班與學前班幼兒占總體的78.26%,年齡班分布極不均衡。在訪談中,該園園長解釋了這一現象“我們園是村里邊第一所,建園也有八年多,但是由于近幾年國家對幼兒園的重視與管理、學前教育的火熱,我們這個小村就陸續建立五所幼兒園,現在是幼兒園多,生源少;而且我們園的小班、中班面積不是很大,教育局不讓招收太多孩子,除非擴大教室的規模。”(2)所調查家長的情況。填寫問卷的家長中,父親12名,占27.27%;母親28名,占63.64%;祖輩父母4人,占9.09%;在調查中發現該村位于城市的邊緣,周圍有一些化工廠、煤氣公司等。該村的多數男人在這些廠子上班或者自己養車進行煤炭運輸;婦女在家做飯,照顧孩子。加上我國目前的以核心家庭為主流趨勢的家庭結構,該問卷將近91%由父母填寫。填寫問卷的幼兒家長學歷較低,其中有86.36%是高中及以下,僅有13.64%為大專,本科及以上沒有。2.農村幼兒家庭教育指導現狀調查結果與分析(1)幼兒家長對家庭教育及相關概念的認知。通過調查,了解農村幼兒家長對家庭教育及相關概念(家長學校、家庭教育指導、家庭教育指導師)的認知情況,結果如圖1。圖1 幼兒家長對家庭教育及相關概念的認知結果顯示,在44人中,對“家庭教育”這一概念,僅有2人表示沒聽說過,且有14人表示對其很了解,在這四個概念中家長對其的認知程度最深;其他三個主要概念中,部分只是在“聽說過”的層面上,依次是家長學校占75%、家庭教育指導占54.55%、家庭教育指導師占38.64%,“很了解”的層面人數極少。說明家長除了對家庭教育這個與其自身息息相關的概念認知度較高,對其他相關概念的具體內涵并不清楚,認知程度淺。(2)農村幼兒家庭教育指導者。根據1955年的“國際家長教育會議”中相關人員達成的共識,家長教育指導者可以分為三大類:常和孩子及家長接觸的專業人員,如教師、心理學家、醫護人員等;家長教育的專家,如社會工作、教育學、心理分析等的專業工作者;家長領袖。本研究依據以上劃分類型與《上海市家庭教育指導工作大綱》,將農村幼兒家庭教育的主要指導者,分為幼兒教師、幼兒教育專家、村委會或村干部、家庭教育指導師、其他有經驗的家長、大眾媒體這六大類(如表1)。A 沒聽說過ABCCCCBBBAAAB 聽說過C 很了解家庭教育   家長學?! 〖彝ソ逃笇А〖彝ソ逃笇熗ㄟ^表1發現:在農村幼兒家庭教育中,主要的指導者是幼兒教師占68.18%;其次是其他有經驗的家長,書刊、雜志、網絡電視等大眾媒體,分別占36.36%,27.27%。在調查中,沒有一位家長表示受到過村委會或村干部的直接指導,可以看到在農村的幼兒家庭教育指導中,幼兒教師承擔了大部分的指導工作,其他幼兒教育專家、村委會及家庭教育指導師承擔的工作寥寥無幾。在農村幼兒家庭教育的指導者比較單一,長此以往不利于幼兒的發展。在訪談中,J和H兩位教師都明確表示幼兒教師和相關的教育工作者有責任去承擔家庭教育指導工作,但是他們時間精力有限,無法專門進行指導和兼顧到每個幼兒,并且農村幼兒教師對家庭教育指導者的認識范圍還是比較窄,沒有考慮到可以結合農村特有的村委會或村干部這些為人民服務的組織機構為其提供指導;當然主要還是村委會或村干部在這些方面沒有意識到自己應承擔責任,一起配合幼兒教師指導家庭教育工作。3.農村幼兒家庭教育指導形式(1)幼兒園與社區(街道辦、村委、村干部或村衛生所)對家庭教育指導的形式。在已有的研究中,我們將家庭教育指導的形式分為“集體指導”和“個人指導”這兩種常用形式。本研究作了更細的劃分,分別調查了幼兒園指導家庭教育的集體形式與個別形式,對社區對家庭教育的指導形式做了統計,結果如表2。如表2所示,農村幼兒園常用的集體指導形式是家長會和親子活動,這兩種都達到了50%以上,幼兒園開放活動、家教講座及家教活動欄這幾類形式較少。幼兒園采用的個別指導形式中,最常用的是打電話、發短信息;其次是網絡聊天、家園聯系冊、約家長面談等形式。根據對H教師與J教師的深入訪談,得知打電話、發短信息比較快捷、高效?,F在的網絡信息技術發達,人人都上網,在網絡上與家長聊天很方便。所以這兩種形式用得多。該園園長提出今后會逐步利用辦園報、網絡信息的更新等實現家園多維互動。社區僅在“通知家長給幼兒接種疫苗”這一方面及時地為幼兒家長提供指導,50%的家長也指出社區會簡單地“告訴家長防治幼兒常見疾病”。但其他發放家庭教育手冊、給家長上課等方面幾乎沒有涉及,社區對幼兒家長的家庭教育指導形式極少,發展薄弱。(2)幼兒家長自主獲取家庭教育指導的形式圖2 幼兒家長自主獲取家庭教育指導的形式在對幼兒家長自主獲取家庭教育指導的形式中發現,最常用的是向周圍有經驗的家長請教(占50.09%),其次是請教親朋好友、幼兒園老師。從圖2中可以發現,少數家長采用報名參加教育培訓的課程來獲取。結果表明:農村的幼兒家長十分重視家庭教育,同時有自主獲取家庭教育指導的意識,但是僅僅是多向有經驗的人請教和在網絡上學習,接受的信息不正規,而且有的不適用每個家庭,接受正規系統的家長培訓課程幾乎處于空白。4.農村幼兒家長對家庭教育指導的需求。通過對問卷的分析,筆者發現目前幼兒園有81.81%的家長比較需要家庭教育指導,僅有1位家長不需要接受指導。同時,筆者在調查中發現:幼兒園家長平常與教師談論最多的是學習,占95.45%,其次是幼兒情緒占50%,可見農村的家長還是比較重視智育的發展,忽略其他方面的綜合發展。目前該幼兒園63.64%的家長表示在家庭教育過程中最大的困難是自身的知識水平有限,其次是沒有時間和精力,無法理解孩子的想法和做法,這說明農村幼兒家長由于不了解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缺少有效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家庭教育的能力較差。

四、研究結論

1.通過對農村幼兒家庭教育指導現狀的分析,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研究得出如下結論。(1)對“家庭教育”概念認知較好,其他相關概念較低。在有效調查的44位農村幼兒家長中,對家庭教育概念認知水平較高,但對于家長學校、家庭教育指導師、家庭教育指導等認知較低。究其原因,家長學校在這樣的農村地區并沒有,他們不了解很正常。我國的“家庭教育指導師”在2007年有了首個“家庭教育指導師”培訓班,因此在農村地區鮮有人知。(2)指導者大都來自幼兒教師,指導者單一。農村幼兒家庭教育指導者主要來自幼兒教師,其次是一些有經驗的家長。這表明因幼兒教師的職業特點(與幼兒的相處時間比較長,且具備一定的幼兒教育專業知識),農村幼兒家長比較依賴幼兒教師所提供的指導。但是由于幼兒教師還有許多的教育活動、課程設計的工作要做,為家庭教育指導只是一個輔助層面,指導力度不強。村委及村干部、相關的專業人員、家庭教育指導師等較少參與,使目前農村的家庭教育指導者單一,指導力度也不強。(3)幼兒園向多元化發展的指導形式,但社區極少。幼兒園的指導形式比較多樣化,個別指導主要采用給家長打電話、發短信的形式。集體指導依靠家長會和親子活動形式,在采訪中園長也表示逐步采用開辦園報,加強對“家訪”這種傳統形式的運用,利用好多媒體與幼兒家長進行多維互動的溝通交流形式,該園正努力向采用多元化形式發展。社區(街道辦、村委會、村干部或衛生所等)指導的形式較少,僅集中在通知家長給幼兒接種疫苗這一方面,整體發展薄弱。在家長自主獲取指導形式方面,接受來自有經驗的親朋好友及其他家長和網絡媒體的育兒經驗這兩方面較多,對參加正規的培訓課方面幾乎空白。(4)家長需要接受指導,但苦于自身能力有限。在對家長是否需要接受家庭教育指導這一方面,接近90%的家長自稱需要,但是存在的最大困難是來自自身知識水平有限,有時無法理解幼兒的想法、做法,缺乏家庭教育的知識與能力。2.建議與對策(1)政府方面①出臺相關政策。我國的部分農村地區是欠發達地區,無論是農村幼兒成長環境,還是享有的教育資源都不優越,政府有責任幫助這些弱勢群體。因此,政府首先要從法律層面來為農村幼兒家庭教育指導工作提供幫助,要出臺明確的法律政策,將其工作納入我國的公共服務體系中,確保政府履行義務。聯合社區共同組織家庭教育指導工作,保證農村幼兒家庭教育指導工作的順利進行。②提供專項經費。在調查中發現,農村幼兒家長聽說過家庭教育指導師的人很少,一方面是我國大陸的家庭教育指導發展水平比較低,另一方面是家庭教育指導師的費用比較昂貴,農村家長望而卻步。所以,為了農村幼兒家庭教育的發展,為了整個農村教育事業及我國整體教育水平的提升,政府有必要而且迫切需要在農村地區提供專項的經費,為每個農村提供至少一位受過專業訓練的家庭教育指導師或者相關人員。(2)幼兒園方面①加強幼兒教師的職后教育。幼兒園相關領導要重視幼兒教師的職后教育,除了一般的專業知識與技能培養,還要增加家庭教育指導這方面的知識,讓教師系統地學習與家長溝通的藝術與技巧,更好地指導家庭教育;重視家園活動,讓家長配合幼兒園老師,實現真正有效的家園互動。②教師自身素質的提高。幼兒教師要重視自身修養,因為農村幼兒家長在家庭教育的指導上依賴教師,教師應在課余時間多學習新理念、新方法,充實自己,提高指導家長的能力。③提高幼兒教師的待遇。在調查中發現,私立幼兒園的教師大都沒有編制,因此不能享有好的福利、待遇,這是造成幼兒教師工作懈怠、松散的原因,會導致教師對幼兒家庭教育的指導力度。因此政府要關注農村幼兒教師,在經過一定的培訓與學習后給予一定比例的編制;幼兒園相關領導要提高教師的工資待遇,讓其更好地工作,提升指導農村幼兒家庭教育的水平,也保證幼兒園幼兒教師隊伍建設,利于長期的發展。(3)社區(街道辦、村委會、村干部及衛生所)方面①增強責任意識。社區尤其是村委會與村干部及村衛生所,要增強責任意識,積極采取多種形式為農村的幼兒家長進行指導,如可以定期請相關的教育專家來村為家長上課,村衛生所醫生護士定期給家長開講座,指導家長掌握簡單的幼兒疾病預防與治療;村委會中的婦聯部門帶頭召開家長討論會等。②成立村圖書室。村委會或村干部可以從經費中撥出小部分錢來購買家庭教育方面的書籍,供家長們閱讀借閱,提高農村家長的家教水平,定期開展讀書交流會,共同成長。(4)農村幼兒家長方面①自主學習。在調查中發現,農村的幼兒家長自主獲取家庭教育的形式集中在向有經驗的家長學習,而沒有參加相關專業的課程學習,或閱讀比較專業的書籍,因此受到的指導并不系統。他們主要的困難是認為自己的知識水平欠缺,除了經濟費用外。家長在生活中自主學習的時間少,認為把孩子交給幼兒園,就是老師負責了,依賴老師而忽略了自己的自我成長。②加強與幼兒教師和社區的互動。幼兒家長要主動及時地了解孩子在幼兒園的情況,抓住每次來園、放園的機會,主動與幼兒教師溝通交流,獲得及時的指導,同時配合社區組織的活動,多元化地接受信息,提高家庭教育的能力。

作者:高姣姣 趙彥俊 單位:遼寧錦州渤海大學教育與體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