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對學生心理健康影響

時間:2022-10-19 05:39:58

導語:家庭教育對學生心理健康影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家庭教育對學生心理健康影響

【摘要】家長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第一任教師,同時也是孩子人生中最關鍵的老師,因此家庭教育對于孩子的身心建設和發展也將起到十分重要的影響。但是經過實際研究,很多時候家長并沒有認識到自己對孩子的重要作用,認為只要將孩子交給學校和老師,教育的問題就應該由學校和教師負責,其實即便學生在學校的學習時間比較長,但是家長對于孩子的影響也十分深遠。針對這一問題,本文從家庭教育對學生的心理健康影響進行研究,分析家庭在學生心理健康發展方面起到的重要作用。

【關鍵詞】家庭教育;學生心理健康;影響

孩子的教育不僅需要在學校開展,還應該加強家庭教育。學校是學生對文化進行傳承的重要平臺,但是家庭卻是學生的心靈港灣,也是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的重要場所。在某種程度而言,家庭是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第一課堂。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影響重要的原因是因為每個人的成長都和家庭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在孩子出生以后,家長就開始在無形中影響著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然而很少有家長重視。本文就就將對家庭教育展開研究,進一步分析家庭教育對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

一、充分抓住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加強信任感

由于高中生已經逐漸成熟,并且在青春期背景下的學生都比較有主見,在人前有著強烈的自尊,因此在實際生活和學習中,家長應該盡可能避免將孩子和同事家孩子、朋友家孩子進行對比,特別是不要當著孩子的面說誰家的孩子考上重點大學,誰家的孩子更優秀,并且對自己的孩子進行責備,這種情況的出現很容易對學生的逆反情緒進行激發。有的孩子學習成績低下,并不是因為其智商低下,往往是因為家長給孩子灌輸的心理壓力過大。還有一些家長會在孩子的面前放大自己的情緒,比如生氣或是失望,不管是表情還是聲音,對于成績不滿意的孩子來說,無疑是更大的心理壓力。比如在2013年,馬元培考上北大的事件就值得我們深入研究和分析,馬元培的家長做的非常出色,其實在高三模擬考試中,孩子的成績經?;鏊钠降貐^的前十名,無論是教師還是家長其實都是很著急的,但是媽媽雖然內心緊張,在表現上仍然十分淡定,說我對我自己的孩子有信心,她心里有數,并且經過這么多次考試的磨練,我的女兒給我最大的驚喜就是自身心理素質的強大,如果咱們對她進行批評,一定會對她造成心理負擔,所以不如放手,讓孩子自己應對。同時事實也證明,這匹高考黑馬的發揮異常穩定,最終更是如愿考入了北京大學。通過這一案例的研究,家長也應該認識到,很多時候,家長的鼓勵和信任才是孩子自信的武器,對于孩子迷茫時也將起到很有效的引導作用。

二、對作息時間進行有效調控,引導孩子進行勞逸結合

正處于青春期的孩子有著較為強烈的好奇心,比較貪玩,特別是當前正處于信息時代,因此大多數學生都比較迷戀手機和網絡。比如在2014年考入清華大學的李成昊同學,在一次和媽媽的交談過程中,就知道孩子在生活中比較喜歡看漫畫,偶爾打打游戲,在高一的時候寫完作業就打游戲,在學校的下課時間就會看漫畫,家長不止一次的為這一問題與其進行爭吵。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母子之間的關系十分緊張。后來由于很長一段時間內孩子的成績都無法得到有效突破,所以家長就和孩子進行溝通,比如每周六和周日都可以玩兩個小時的游戲,每天有一個小時的休閑時間。在有效的溝通下,孩子在心理上也能接受,有效實現了對作息時間的有效安排,孩子的成績在后期更是穩定提升,母子關系更是得到了大大的提升。因此這也要求家長們平時多研究和探索一些適合孩子的溝通方式,這不僅能幫助孩子實現勞逸結合,同時對于學習成績的提升也將起到十分重要的幫助。

三、心理壓力高度集中的階段,要對孩子進行更為積極和正確的引導

十二年的漫漫求學路,都會在高考過程中見分曉,某種程度也將對孩子的一生造成影響,所以越到高三的后期學生就會有著越大的心理壓力,很容易出現焦躁和不安的情緒。這個過程中,學生越是耍脾氣,家長越應該予以理解,在高三特殊的階段,家長就應該化身一個出氣筒,成為孩子情緒的回收站。在2013年四平地區的高考狀元薛書豪就是一個典型的案例,但是在平時的學習環節中也能想象到其壓力之大,因此在高三的后期階段,她很抵觸聽課,在教師講課的時候,她經常將目光放在窗外,生活中對于各項活動的情緒也并不高,家長和教師察覺到問題后,都主動找她談心,尤其是她的爸爸,每天晚上放學都會主動來接她,和她散步,講述一些和學習無關的事情,幫助她放松,后期爸爸更是和班主任溝通,如果她出現情緒低落的問題就直接讓她回家調整,在一段時間后,孩子的狀態逐漸回升,成績也一次比一次好,最終更是在高考中一舉奪魁。

所以在學生心理壓力高度集中的過程中,家長更需要對孩子提供正確的引導,幫助孩子找回狀態和自信。結束語綜上所述,家長作為孩子們成長過程中的第一任教師,不僅是孩子的父母,更應該是孩子一輩子的良師益友。在對孩子的家庭教育工作開展中,認為只有將孩子的教育問題當做重點問題,才能對孩子的成長和發展起到更大的幫助。都說家庭是心靈的港灣,所以更應該讓孩子在這個港灣中感受更大的支持與信任,只有這樣孩子對于家長和家庭的依賴性才能更有效的提升,在后期的學習和發展過程中得到更大的發展和進步,為自身素質的提升和健康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成媛.完全心理健康視域下社會經濟地位與大學生心理健康的關系[J].北方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61(5).

[2]張秀芳.家庭教育對中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及對策研究[J].教書育人(教師新概念),2018,16(2).

[3]楊燕.淺談家庭教育對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的重要性[J].教育管理與藝術,2014,58(9).

[4]胡立平.家庭教育對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及對策[J].教育革新,2016,59(1).

作者:周林 單位:吉首大學張家界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