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中俄高校藝術素質教育比較

時間:2022-10-19 05:47:45

導語:探析中俄高校藝術素質教育比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探析中俄高校藝術素質教育比較

摘要:中國與俄羅斯在藝術素質教育方面有較大的區別,兩個國家由于文化背景的因素都有特殊的教育方式和教育體系。與中國相比,俄羅斯的藝術素質教育更注重社會和家庭的教育。我國藝術教育應吸取其他國家優秀的教育理念和方式,了解藝術教育的真正意義。比較中俄兩國藝術素質教育的差異,有針對性地吸收和借鑒,提高人們對藝術素質教育的重視。

關鍵詞:中俄教育;高校藝術素質

藝術素質教育不僅在于向學生教授藝術的基本知識,也是培養學生的藝術能力和藝術修養?,F代的高校藝術素質教育應該結合當代的審美要求和藝術追求,并結合我國的國情和人文特點,在充分借鑒國外教育理念的同時,建立屬于我國特有的藝術素質教育體系。而俄羅斯的藝術素質教育理論和實踐方式比較符合我國的教育理念,又存在很多大膽創新和改革的地方,值得借鑒和學習。相對而言,現在俄羅斯國民的藝術素養普遍較高,所以,要吸取俄羅斯在藝術素質教育領域上的成功經驗,深度發掘我國藝術素質教育事業的潛力,并明確未來的發展方向。

一、藝術素質教育的意義

高校的藝術素質教育是國民素質教育組成的一部分,也是學校提高學生思想品德和審美能力的重要途徑。通過高校的藝術素質教育可以提高當代青少年的藝術鑒賞力和創新能力,進而豐富其內心世界,降低其沉迷網絡和游戲、不愛學習的可能性。藝術素質教育關乎到人類未來的精神追求和信仰,不只是對個人魅力的塑造和培養,也是整個國家和民族興衰成敗的重要組成部分。國民的藝術素質是國家軟實力的體現,是現代化科技不能代替的,也是我國構建社會主義文明社會的基本手段。藝術素質教育可以拓展學生的思維能力,了解世界各國的風土人情和本國的民族特色,培養青少年的愛國熱情和人文氣質,使青少年不貪戀于物質和財富,從小培養高尚和遠大的理想和追求,進而從個人的層面升華到社會的層面,在社會上形成尊崇藝術的風氣。

二、中國藝術素質教育的現狀

1.教育基礎弱

一直以來,我國注重的都是應試方面的教育,重視文化課的教育,從而導致了我國很多高校(除藝術專業教育以外)對藝術方面的教育重視程度不高,學生的藝術素質普遍較低。教育部門在19世紀80年代頒布了《在普通高等學校中普及藝術教育的意見》和《全國學校藝術教育發展規劃》等相關法律,并明確指定各級地方政府和高校加強對藝術教育的重視。教育部在2000年初提出了加強整頓高校藝術類教學的課題,并修訂了藝術類的相關教材,這一時間已經落后于世界藝術教育的平均水平。雖然我國在近20年的時間中不斷深化教育改革體制,并加大力度吸收國外成功經驗,但藝術類教育高校的規模和師資力量還遠不如發達國家的教育水平。

2.專業化程度較低

由于近些年我國高校對藝術類專業學生的擴招和學科的擴建,使得原本根基薄弱的教學模式的專業化程度越來越低。據統計,我國當前高等藝術教育專業點是三年前的3—4倍,越來越多的藝術類學科采用粗制濫造的教學設備和材料,雖然高校逐年的藝術類畢業生增多,但質量得不到保證。很多高校為了自身的利益,沒有在招生的環節進行嚴格篩選,也沒有重點選拔一些具有優秀藝術素質的人才,只是盲目地大量擴招,導致我國藝術類學生的專業技能低于同等水平。國家為了全力發展藝術教育事業也放寬了藝術類學生的入學標準,高考的分數線低于三本線的標準。所以,在當前的中國高校中,藝術類學科被視為文化課不好的那一類學生才會選擇的學科,并不是因為對藝術的熱愛和追求,這種本末倒置的風氣也影響了我國高校藝術教育的發展,使原本培育藝術家的高校變成了為了升學,退而求其次的最后選擇。現代的藝術高校對學生的選拔和教育,以及高校自身的藝術課程的專業化程度已經不能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精神需求。

三、俄羅斯藝術素質教育的現狀

俄羅斯是一個具有深厚歷史積淀的國家,其民間的文化和傳統使其社會和民風都頗具藝術氣息,無論是歌曲舞蹈還是文學戲劇,都具有時代的風格。俄羅斯也是一個將歷史文化和現代藝術很好融合的國家,在現代風格中融入了大量具有藝術氣息的繪畫和手工藝。這種由上而下、亙古流長的藝術素質貫徹了全國上下。

1.政府對藝術教育大力投入

俄羅斯一直以來都非常重視對國民藝術的培養,無論是民間藝術形式或者學院派的藝術形式都經過歷史的渲染完整地保存了下來,其國民不僅在受教育程度上領先于其他各國,在藝術造詣上也具有較高的水平。在俄羅斯有很多世界一流的藝術類名校,在這些高校中配備了很多先進的教學設備和雄厚的師資力量,政府也會定期對藝術類高校的教學情況進行考察,并針對學生和教師的反饋意見提出整改措施。同時,俄羅斯政府還頒布了對藝術類高校扶持的相關法律和政策,鼓勵藝術類高校進行專業化的建設和改革,不僅要保證教師隊伍的質量,也要引進世界各國優秀的文化,加以學習利用。俄羅斯政府每年對教育的撥款僅次于對軍事項目開發的撥款,這種支出在世界范圍都是數一數二的,俄羅斯政府要求每一個城市高校都必須有自己的藝術博物館,并定期舉辦文化藝術節來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由高校帶動的藝術文化氣氛帶動了整個城市的發展,城市內部的基本藝術教育設施不僅方便了人們日常的生活,也提高了居民感受藝術的能力。

2.高校科學的藝術教育體系

俄羅斯高校的藝術素質教育體系注重對學生自學和感知能力的培養,通過藝術理論和藝術修養課程的熏陶,使學生不僅在書面知識上掌握全世界范圍的藝術形式,也提高了自身感悟藝術的修養。俄羅斯藝術高校對學生藝術氣息的培養不拘泥于形式,而是以神勝形,在學習具體藝術形式時,不需要具備特定的演唱、表演和繪畫技巧,而且更注重藝術形式背后的人文色彩和價值觀念。所以,俄羅斯高中內有一套完整的藝術素質課程的選修課體系,力求培養學生整體的藝術素養。通過課程的輔導、具體藝術展覽和演出的熏陶,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藝術獨特的魅力,并自主地參與到學校和社會組織的藝術實踐活動中,通過學生的熱情帶動當地人們對藝術的熱愛。這種學校與社會接軌的藝術素質教學模式,不僅利于培養學生高雅的藝術素養,也可以激發學生從事藝術行業的熱情。俄羅斯高校的藝術素質教育旨在告知學生,藝術是一種快樂和幸福的精神追求,是一個不斷完善內心世界的過程。

3.良好的藝術環境

俄羅斯不僅在高校內有很濃厚的藝術氣息,連城市內部也充滿了歷史文化遺留下來的獨特魅力。在俄羅斯的大多數城市中不僅有設置特別的劇院,還有很多著名的露天廣場和演出活動中心,這些公共設施不僅免費向城市居民開放,還會定期舉辦大型的藝術表演和文化宣傳。在這種良好的城市藝術氣息的熏陶下,高校的藝術素質教育可以達到很好的效果。在俄羅斯,不僅傳統的歌劇、樂曲和畫展藝術形式深厚人們喜愛,像馬戲團等表演形式也被廣大人們所接受。由于城市風氣的影響,人們很容易接受新的藝術形式,進而樂于學習像紡織品、加工品、木雕和壁畫等藝術品制作。在俄羅斯城市內各個角落都散發著藝術的氣息,城市的居民也因此變得和諧快樂起來。

4.家庭環境的熏陶

在俄羅斯的家庭中,父母自身的藝術修養,對孩子的成長都會產生一些影響。孩子可以通過家庭熏陶感受到藝術淺層的魅力,并對藝術產生興趣。幼兒時期的孩子求知欲較強,無論是家中復古的桌椅或是具有文化氣息的墻紙和油畫,都會在孩子幼小的心靈中產生深遠的影響。從家中的裝飾風格中可以體現一個家庭對藝術的理解,父母的藝術品味也會潛移默化地傳遞給孩子。俄羅斯的家長們還會經常帶孩子去參加大型的藝術節活動,無論是唱歌跳舞還是歷史文化都了熟于心。家長們對家庭藝術氛圍的營造為孩子日后藝術造詣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從小培養了孩子良好的藝術素質,使其能夠感受多種多樣的藝術形式,并加以利用和升華。

四、俄羅斯藝術素質教育對中國的啟示

1.政府加強對藝術素養教育的重視

我國政府應該正確認識藝術素質教育在現代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將藝術素質教育與人民精神建設放到同樣的高度上,并進行系統和科學的戰略規劃。國家必須出臺相應的法律和法規對藝術素質教育進行嚴格界定,在全國范圍內實施和普及藝術素質教育,通過政策來規范各高校的課程安排和招生要求。同時,在政府的政策中應該規定高校開展藝術類專業的基本要求和師資標準,不能助長某些高校為了自身利益而擴大招生這種歪風邪氣。教育部應該定期考察來落實和修改政策中的各項條款,并吸取俄羅斯的藝術素質教育理念,力求在政府、社會和高校三個方面加強法律的約束力,使政策可以對藝術教育產生良性作用,進而使人們都能投身于熱愛藝術的活動中。政府也要通過財政撥款來提高對藝術素質教育的投入,政府不僅要對高校的藝術教育進行直接投資,為學校購置藝術專業的設備和場地,也要通過自己能力呼吁社會力量參與到建設高校藝術素質教育體系的工作中。政府在重視學校藝術素質教育的同時,也要重視社會藝術氣息的宣傳,在社區建設相應的文化活動中心,并建立良好的藝術文化交流平臺。通過文化館、博物館和展覽館等城市基礎設施,進一步向俄羅斯學習,爭取使全民都參與到尊崇藝術的熱潮中。高校藝術素質教育的出發點是幫助當代青少年更好地成長,而終極目標就是在全國范圍內形成獨特的、屬于我國特有的藝術文化風氣,并在人們內心中打造屬于中華民族傳統的藝術文化信仰,逐漸將我國的傳統藝術推廣到世界,就像俄羅斯一樣,在藝術文化的某些領域可以達到世界的領先水平。

2.建立科學的藝術素質教育體系

我國的藝術素質教育應該學習俄羅斯的教育系統,將藝術素質教育貫穿于學生全部的學習時代,從學生的幼兒教育、中小學教育到高等教育都需要配備完整的教育計劃,使學生可以通過在學校學習的內容培養自身自主學習的能力,在畢業或進入職場之后,仍能夠保持較高的藝術素養。良好的藝術素質教育體系可以幫助學生將藝術學習帶入到自己日后的人生中,通過藝術的熏陶來陶冶自身的情操,形成高尚的價值觀和人生觀。我國的傳統藝術素質教育只注重于對學生的理論培養,教師通過課程講授硬性向學生灌輸藝術理論和知識,這種講課方式不僅效率低,也無法培養學生優秀的藝術素養。而俄羅斯這個全民性的藝術大國,在藝術素質教育的領域中模糊了高校和社會的界限,學生不僅可以在高校中學習藝術,也可以在生活中感受藝術。這種良好的藝術文化氛圍和實踐經歷有助于學習增長見識,提高藝術知識的儲備量。所以在我國的藝術素質教育體系中,應該增加實踐的環節,以學生感興趣的方式調動學生自主感受藝術魅力的積極性,激發學生潛在的藝術塑造力和創造力,使學生可以真正熱愛藝術這一門高雅的學科。同時,在高校藝術素質教育的體系中應該將不同階段的藝術教育進行有針對性的規劃,由淺入深地教導學生感知藝術的魅力。通過課程和實踐的設置,循序漸進地幫助學生找到藝術獨特的魅力。根據個別學生對藝術獨特的感知力進行有差別的培養和教育。通過教師的輔助作用,可以使學生能夠自主地構建自己的藝術世界,在各階段的藝術學習中體驗不同的藝術氣息。高校各階段的藝術素質教育應該找到教學的側重點,通過教育內容配合和補充學生不足的地方,力求完善學生在藝術素質教育中全面的能力,通過科學合理的教學體系來規范一代又一代的藝術學子們。

3.重視家庭藝術氛圍的熏陶

俄羅斯之所以是一個藝術大國,是由于國家中每一個家庭都是一個優質的“藝術細胞”,所有“藝術細胞”構成一個龐大的藝術整體。所以家庭是國家和社會藝術素質教育和推廣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家庭對學生日常的藝術素質培養,可以提高學生對藝術的運用能力和實踐能力。家庭的藝術氛圍是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的基礎,也是高校制定教學戰略計劃的根本保障。我國家庭中的大多數家長十分重視孩子的文化課教育,在孩子空閑的時候讓孩子參加很多數語外的補習班,長期下去不利于孩子自身藝術素質的養成。所以,家長對藝術素質教育要有正確的認識,提高對孩子藝術素質培養的重視程度,將藝術教育融入到孩子健康成長的規劃中。家長可以通過自身對藝術的熱愛來帶動孩子的積極性。無論是唱歌跳舞還是繪畫手工,都是藝術的表現形式,家長不應該拘泥于藝術教育的形式,應該真正為孩子挑選他們喜歡的藝術形式,并在日常生活中加以練習和堅持,以家庭為單位對藝術進行學習和感悟。孩子的藝術素質教育離不開家庭的教育和熏陶,這也是孩子全面健康成長的一種方式。通過家庭的藝術學習,孩子可以與父母有更多的交流,父母也可以通過開心快樂的方式引導孩子進行健康的活動,幫助孩子構建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使孩子擁有一個高尚的藝術追求。家長在督促孩子提高藝術素質的同時,也學習到了世界優秀的藝術和文化,提高了自身的藝術修養和品位。如果我國不斷開展這樣的藝術素質教育活動,不僅可以為孩子提供一個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和氛圍,也可以提高我國全民對于藝術教育的參與度。

五、結論

俄羅斯與中國在藝術素質教育上雖然現狀不同,但我國正在積極做出調整和改革,通過找出我國高校藝術素質教育中存在的不足,研究和學習俄羅斯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在政府重視、高校教學體系和家庭熏陶等方面加強對學生藝術素質的培養,希望可以達到世界藝術大國的標準。在這個基礎上不斷深入挖掘屬于我國特殊的藝術魅力,使國人可以擁有更高的藝術追求。

參考文獻:

[1]賀雙.高校藝術教育改革[J].藝術科技,2017,30(7).

[2]方樹林.素質教育背景下高校藝術教育改革探究[J].文學教育(下),2018(8).

作者:楊國 戚鋒 單位:黑河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