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督導對高校青年教師教學的影響
時間:2022-06-08 03:25:29
導語:教學督導對高校青年教師教學的影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校教學質量的高低直接決定著人才培養質量的好壞,而教師教學能力是影響教學質量的關鍵因素。近年來,國家對高等教育教學質量日益重視,并將高校人才培養的質量和效果作為檢驗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這就對青年教師的本科教學工作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戰。如何有效提升我國高校青年教師的教學能力也日益受到大家關注,各高校從學校層面采取不同的措施,其中,教學督導制度就是非常重要的一項舉措,并成為高校質量監控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關于高校教學督導效果的研究已開展諸多(田田,姚運紅等),普遍認為高校建立教學督導制度,最主要的作用就是通過提升青年教師教學能力,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學校實行教學督導制度已十年有余,教學督導組相繼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強對青年教師的指導,究竟對青年教師教學能力的影響如何,現就其進行統計分析研究。
一、教學督導方式
學校教學督導工作方式多樣,其中聽課指導是教學質量監督工作的常規形式,通過隨堂聽課,可以從整體上了解教師的教學狀態和學生的學習狀態,及時發現教學運行中存在的問題,為授課教師、相關教學管理部門、教學單位提供反饋信息。每學期,學校教學督導組教師根據劃分對口學院,選擇課程。為了進行針對性指導,采取了以下幾個方面的措施:(一)加強教師跟蹤聽課,促進教師教學能力提升。青年教師尤其是新進教師雖然學歷高,但是工作能力欠缺、教學經驗不足,課堂教學效果往往不夠好。在初次授課期間,僅憑一節課是不能夠全面了解教師授課優缺點的。因此,督導教師根據教師的學期授課信息,在授課周期內(初、中、末期)安排至少2次以上的聽課。針對第一次聽課中存在的問題,督導教師在后續聽課中重點關注,找出有所改進的方面,針對仍然存在的問題,繼續探討改進措施。通過回訪式跟蹤聽課、認真交流、仔細指導,才能夠有針對性地改進新進教師的教學效果。(二)持續關注學風動態,深入挖掘有效信息。教學督導組根據學生學分績點情況,深入挖掘存在問題的相關教師、課程信息,由督導組協同相關教學單位對授課教師、課堂、學生進行跟蹤評估。通過連續幾學期的跟蹤,從中發現部分班級學分績點過低,這與任課教師還是有很大的關系,比如:教師在課堂上缺少對學生必要的管理和引導,過于放任學生;部分課程為新開設的課程,教師對教學內容把握不夠,缺少針對性的教學設計,甚至接近于照本宣科,不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個別公共基礎課教師不夠負責任,使部分學生對后續課程的學習不再有信心。針對發現的這些問題,相關教學單位聯系具體課程負責教師,由其提出整改思路,并將其反饋給學校教學督導組,由督導組、學院不定期地繼續追蹤改進情況。督導組在督學的同時進行督教,遵循了教育教學活動的出發點應當以促進學生的發展為本的原則,把兩者結合起來,方能促進教、學共同進步,從而達到“雙贏”的效果。(三)借助學生信息員管理制度,加強教學工作的信息反饋。為了加強對教學工作的信息反饋,充分發揮學生參與教學管理、教學檢查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主體作用,及時了解與掌握教師和學生教與學的實際狀況,學校建立了學生信息員管理制度。學生信息員在課堂上獲取知識的同時,能夠不定期地收集一線教學的相關信息,對教學過程進行實時監控。教學督導組借助于學生信息員管理制度,定期獲取學生信息員收集的涉及到具體課程或任課教師的教學類問題,根據實際情況及時安排相關督導教師進行聽課、交流、反饋,讓教師本人能夠及時改進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這種實時信息反饋機制,不但真正讓學生成為了學習的主體,而且能夠及時督促教師不斷改進教學,從而發揮教學的最大效果。
二、科學、合理的教學評價
教學評價是根據學校的人才培養目標和課程的性質,對教師的教學過程以及教學效果進行科學合理的判斷,并給予真實的反饋??茖W、合理、到位的教學評價對授課教師認識自己的不足、尋找改進教學效果的方法與途徑、提升教學能力有非常關鍵的指導作用,能夠推動教學質量穩步提升。因此,制定合理的教學評價指標體系就顯得尤為重要。學校教學督導組根據教師在教學中存在的常見問題,為了引導與促進教育教學改革的深化而制定聽課評價指標體系。在制定過程中,根據不同課程的性質,結合實際聽課過程中積累的經驗,通過多方調研,逐步形成了相對比較完善的教學督導評價指標體系。評價表分為四種類型:理論課、實驗課、外語課、體育實踐課,分別設置了各具特色的評價指標體系以及重要的觀測點,使教學督導員在聽課過程中能夠更加準確地了解任課教師的教學狀況、鉆研教材的情況、對重難點的把握,以及語言表達藝術和教學手段的應用等。美國學者RebaM.Burnham曾說過:“在觀察學習過程并充分考慮學習者的主觀感受之前斷定一堂課的好壞,這種評價可能是無效的?!币虼?,教學督導教師在課后通過與學生交流,針對各教學環節的情況以及是否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做出客觀的考量,將學生的需要和觀點融入到聽課評價中,根據詳細的評價指標體系獨立地評分,有針對性地、客觀地撰寫“評價意見和建議”,并將聽課評價結果反饋給授課教師,能夠讓教師有所收獲,為其改進教學提供依據。
三、教學督導評分結果及分析
本文選取了兩個學期的數據,從522位被聽課教師中篩選出兩學期連續均被跟蹤聽課的100余位教師,對兩次成績進行量化,使用概率密度函數對量化數據進行統計對比分析(圖1)。經過督導以后,教師得9~9.5高分的概率增加為59.4%,相較于第一學期提高了14%,同時,低分的概率也顯著減小,樣本結果更為集中。如圖2所示,經過督導教師的持續跟蹤指導以后,有接近一半(49.28%)的教師授課評價成績有顯著提高。由于是隨機聽課,聽課結果更能真實地反映教師的基本教學素養、能力。課后,督導教師能及時詢問學生對本節課的感受,進一步了解教學效果,根據自己的感受結合學生反饋指出教師授課中存在的問題,比如:教師教學語言的運用、多媒體課件的設置以及與板書的結合使用、教師對教學內容重難點的處理方式、師生互動效果等等。形成了一種實施、反饋、修改后再實施的過程,有助于教師及時調整、改進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大約14.49%的教師兩學期兩次授課成績基本無差別,經分析,其主要原因是這部分教師授課各方面表現都比較好,兩次授課效果都比較好,可能已經形成自己獨有的授課模式。約36.23%的教師授課成績有所下降,其主要原因可能有以下幾個方面:兩次授課的教學內容、課程性質不同;兩次聽課的督導教師不同,評價標準出現一些差異;部分教師在教學中形成一些無法短時間內改進的不良習慣,比如普通話不夠標準、口頭禪過多、板書不夠規范、專業知識欠缺等;高校教師科研壓力大,尤其是青年教師主要在做項目、寫文章上花費精力,教學方面投入比較少,導致教學效果不夠理想;根據學生評教意見的反映,部分學院某些課程安排可能不太合理,教師所授課程并非其擅長的專業課程,需要通過長時間的授課訓練去熟悉、鉆研、積累經驗等等。由此可以看出,學校教學督導對提高青年教師教學能力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在高校青年教師面臨新的挑戰的背景下,學校教學督導組將繼續堅持“以人為本”“以本為本”的理念,在逐步完善督導隊伍建設的同時,不斷創新工作模式,科學、合理、有序地開展各項工作,促進青年教師教學能力的提升,為我校本科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建設提供中堅力量。
參考文獻:
[1]田田.高校教學督導對青年教師專業發展的影響研究———基于廣西XJ學院的調查[D].廣西大學,2014.
[2]姚運紅,胡新榮.利用高校教學督導機制全面快速提高青年教師的教學能力[J].高教學刊,2016,(5):221.
[3]楊林,楊其華.基于“以學評教”理念的高校督導聽課評價制度的建構[J].中國電力教育,2011,(35):68-69.
[4]蘇琳.校系兩級督導模式下的學生信息員管理工作研究[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14,17(6):254-256.
[5]趙輝.“互聯網+背景下高校督導教學評價的探索”———以黑龍江大學為例[J].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19,(3):17-18.
作者:馬艷玲 吳四九覃 秋敏 單位:成都信息工程大學
- 上一篇:高職教學督導設計與應用研究
- 下一篇:兩光一車大學物理實驗教學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