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學教育改革思考

時間:2022-10-18 09:44:34

導語:統計學教育改革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統計學教育改革思考

[摘要]統計學作為經濟管理類專業的核心課程之一,可發揮統計學專業應用性強的優勢,更好地培養經濟管理類專業的人才。高校統計學教育的改革也是為了更好地適應現代經濟社會對經濟管理類人才的需求。就統計學在經濟管理類專業的教育現狀及統計學教育改革的方向,為經濟管理類專業的高校管理人員以及教師提供參考和思路。

[關鍵詞]經濟管理類;統計學;教育改革

統計學作為經濟管理類專業的核心課程之一,不僅培養了學生數據搜集、整理和分析的能力,還培養了學生通過現象看事物本質的能力,通過對數據的整理和歸納總結具有一定規律的方法,因此統計學作為一門實用性非常強的學科,在經濟社會發展的過程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在經濟管理類領域更是發揮了無法替代的作用。

一、統計學教育的現狀

(一)高校教師更多地注重理論講授,缺乏實踐教學過程。自古以來我國的教育就重理論教學,輕視實踐教學。統計學主要是與數字打交道的學科,在學習理論的過程非??菰餆o趣,而且統計學需要背的數學公式較多,但是沒有實踐的體會是很難理解那些深奧難懂的統計學公式的。統計學就是為解決人類現實問題才出現的一門學科,學習這門學科的目的就是為了解決實際問題。在學習統計學課程時,就應該將理論與實際結合,培養學生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二)對于日益興起的統計學工具不太重視,缺乏利用現代科技的意識。隨著科技不斷進步和發展,計算機已經成為人類的重要工具,日益發展的計算機行業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也提高了人們辦公的效率,特別是統計學方面各類數據處理的軟件,極大地改變了數據統計處理的效率。然而高校對統計軟件的教學和訓練非常少,學生只能簡單地通過老師的講解來理解統計學的基本概念和理論,沒有通過具體的實際操作,學生很難掌握統計學的核心理論,很難深有體會地去理解統計學。

二、統計學教學的改革思路

國家社會的經濟不斷發展,企業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如何能夠更好地適應社會經濟的發展,培養符合國家發展社會需求的人才是作為高校管理者、高校教師必須考慮的問題。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無法適應現代社會對人才的要求了。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是整個課堂的核心,教師一味地把知識點不停地講給學生,從而使學生被動地接受教師所講的知識點,對于一些理解能力相對快一點的學生來說,還可以理解消化掉新知識點,但是對于絕大多數學生來說,在大學教學速度快的情況下,很難消化理解新知識,導致學生只好狂記概念和公式,然而對于統計學的知識點的本質認識卻非常模糊,從而造成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時總是束手無策,而經濟管理類對人才培養的目的就是為了能夠解決實際問題,因此也就造成高校經濟管理類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的下降。對于經濟管理類專業人才的培養,高校應該要立足經濟管理類人才培養的目標,結合統計學學科特點,改革統計學教育方法,改善統計學教學手段,培養專業知識扎實、實踐技術強、理論水平高、適應社會發展要求的高素質人才。(一)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改變教學過程中以教師為主的教學方式。改變傳統教學方式,將知識被動地灌輸給學生的教學模式。統計學的知識主要是與數字打交道,如果僅僅只是通過教師的課堂灌輸,學生是很難理解統計學知識點的,因此作為教師應該要多啟發學生的思維,讓學生成為整個教學課堂的主體。教師在講授基本知識點的時候,多引導學生理解,在理解的過程中,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印象。發揮學生的思維,不斷拓寬知識的深度和廣度,積極引導學生在學習新知識點時,多結合自己的專業知識去思考。(二)注重理論學習和實踐的有機結合,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經濟管理類專業的培養目的之一就是能夠解決在現實經濟社會發展中存在的問題,而統計學又是一門實踐性比較強的學科,更應該加強理論與實踐的應用。加強理論與實踐的雙重培養,不僅使學生對理論知識理解更加深刻,還提高了學生處理實踐問題的能力。統計學作為經濟管理類專業教育教學的核心課程之一,教好統計學這門學科是每一位統計學教師應盡的義務和責任。統計學教師作為統計學教育改革的重要參與人,應該要理解學科特點,多了解社會對人才的要求,不斷改進教學方式。在教學過程中善于思考和總結,不斷創新教學模式,為國家、為社會培養專業基礎扎實、實踐能力強的高素質人才。

作者:熊沙沙 單位:四川國際標榜職業學院

參考文獻:

[1]姚壽福.經濟管理類本科專業統計學課程教學改革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12(3).

[2]邱東,李子奈,肖紅葉.經濟學類專業統計學、計量經濟學課程教學現狀調研報告[J].中國大學教學,2007(11):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