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教學效率管理論文
時間:2022-05-25 02:56:00
導語:課堂教學效率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要提高教學質量,在某種程度上說,就是要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要提高45分鐘的效率。
如何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呢?那就一定要讓教與學這兩個因素更自然、更科學地結合起來,使“教”吸引“學”,“學”促進“教”,達到一種教學上的美的境界。下面就根據自己的教學實踐,談談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幾點做法:
首先是重視教學中的引導。學生注意力的集中與否是衡量一節課成敗與否的標志之一。因為,學生的大腦是一部精密的信號接收器,它在課堂上不斷捕捉各種信號,即使是一些與教學無關的信號也會引起他的注意。注意課堂教學中的“引導”,也就是要強化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從心理上自行排除其他干擾,自覺的集中注意力聽好課,完成好課堂教學任務,以學有所得。為此,教學過程中,要特別注意在講的質量上下工夫,既要講得精,又要讓自己講的內容產生強大的吸引力。具體做法是:在每講一個內容之前,先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把學生引入到一種渴望得到新知識的狀態,讓學生對教師要講的新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這樣就會使教師發出的“引導”信號與學生的大腦接受系統產生共振,成為學生思維的主體,排除其他信號的干擾,形成最佳的教學狀態。例如:我在指導教學《論雷峰塔的倒掉》時,我是先用自己的話引入:“相信大家早已聽過白蛇娘娘的故事,究竟造成白蛇娘娘命運如此悲苦的那個和尚法海下場如何呢?白娘娘可否能重見天日?課文里還有哪些情節是我們所不知道的?……我們不妨來讀一次課文,看看誰最快回答出這些問題?!睂W生聽完引入之后,熱情高漲,迅速閱讀課文,希望能探究出一個個的疑問。又如教《哨子》這一課,我又先作這樣的引入:“哨子是我們日常生活中較常見的用品,球場上、運動場上無不見它的影子,可以說它是一件普普通通的東西,那么,我們這篇課文里的哨子是指這日常生活中我們常見到的哨子呢,還是另有所指,另有更深的意味?”學生聽完我的話后,頭腦中首先會出現生活用品哨子的影像,至于更深層含義,就需要從課文中去探求了,所以,學生很快就開始了專心的閱讀。從以上兩個例子來看,學生接收到教師的信號后,很自然就帶著興趣去讀課文,希望自己能盡快地解開心中一個個疑團。有了這樣的基礎,課堂教學就能順順利利地進行,而且能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其次,是合理安排時間。現代心理學研究證實:學生時期是人的大腦最容易疲勞的時期。合理安排課堂時間,就是要用積極的教學化解學生的疲勞。所以,在講授課文時,一個內容不宜講得太長時間(如內容實在太長,就可以把它分解成幾個相關的小問題)。具體做法是:教師在課堂上作了一定的引導之后,就迅速地進入高潮,并注意講清重點;同時,在學生還沒有感到疲勞時,就應轉入下一個問題的引導,讓新的內容激起學生的新的注意力讓課堂教學又形成一個高潮,使學生克服前一個內容帶來的疲勞,保持旺盛的注意力去迎接新的知識。例如:我教學《故鄉》這一課的時候,首先引導學生理清文章脈絡,分清段落,歸納好大意,完成了這些內容之后,學生已經出現輕微的疲倦跡象時,即引入分析人物這個內容,分析人物我首先選楊二嫂這一角色,因為她外形滑稽,語言尖酸刻薄,很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從其言行中理解這個人物的性格特征及在文中的意義。再順其勢去分析閏土這個人物,讓學生找出楊二嫂與閏土的不同處,少年閏土與中年閏土的先后變化,少年閏土與水生、宏兒的異同等,從而領會文章的主題思想。問題一個接一個,學生忘掉了疲勞,課堂教學又可以順利完成了。
最后,是動與靜的合理搭配?!皠印迸c“靜”就像音樂中的高低音,兩種音組合起來就能產生美妙的音樂?!办o”是指教師的引導,學生安靜細心的聽;“動”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思考、練習、討論與質疑。在課堂上讓學生進行討論、質疑,是語文教學中一個重要的環節。因為這是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思考能力,設計問題的能力,是有利于整體地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有意識地給學生提供獨立思考的自由和質疑的機會,要有意識地安排學生開展討論。成功的課堂教學,是離不開討論。從作用來看,討論比單純的聽、讀是更有效地刺激大腦的活動,能有效地使大腦的神經活動及時得到反饋,從而使知識的準確性、有用性、牢固性、靈活性大大提高。從目的來看,討論是為了解疑,也是為了激疑。通過安排學生展開討論,就能達到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目的。在課堂教學上,我注重“動”與“靜”的結合,學生學了知識,就能得以消化理解,并能觸類旁通。
總之,在課堂上,教師講得精,引導得當,并讓學生有多讀多寫多說的機會,這是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方法。
- 上一篇:公司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上的講話
- 下一篇:學生進行學法指導管理論文
精品范文
10課堂常規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