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院校教育管理模式綜述
時間:2022-12-14 03:27:50
導語:高職院校教育管理模式綜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高職院校頂崗實習學生黨員管理存在問題及原因
(一)頂崗實習學生黨員實習單位和地區分散、不固定,去向難掌握
畢業生頂崗實習類似于臨時就業,學生實習單位時常變更,學生流動性較大、就業范圍廣,實習單位所處區域較為分散,有的甚至跨省實習,路途較遠,加上高職畢業生的就業離職率高、崗位變動頻繁等原因,很難及時知道他們的去向,甚至于出現有些學生黨員難以聯系、聯系不上的情況。因此,學校黨組織無法按常規模式對這些畢業班學生黨員實施有效的教育管理,也很難讓他們過正常的黨組織生活,從而導致這些黨員游離于黨組織之外,形成了教育管理上的真空。[4]以我院機械與自動化工程系2008級80個畢業頂崗實習學生黨員實習情況為例,其中38人在漳州地區實習,14人在廈門地區實習,10人在泉州地區實習,5人在福州地區實習,2人在莆田地區實習,1人在福鼎實習,1人在寧德實習,5人在廣東省實習,4人參加專升本考試。實習期間有23人次變動單位,11人次變動實習地區,其中一人變動次數多達4次。
(二)學生黨建工作隊伍薄弱、黨建工作者精力有限
高職院校從事學生黨建工作人手較少,且基本上都是在一線做學生工作的輔導員,由于他們所管理的學生數很多,承擔著繁重的學生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任務重、壓力大,而用于學生黨建工作的時間和精力是極其有限的,無暇把黨員的教育管理工作做細做實。再者,大部分輔導員都是剛從學校畢業不久,本身入黨時間不長、對黨的理論和歷史等了解不深,對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吃不透,同時也缺乏從事黨務工作的經驗,他們的政治理論水平和工作經驗還有待于不斷地提高、積累。[5]故而,難以深入地開展學生黨建工作,對學生入黨后的教育管理工作不能及時、到位,其廣度和深度得不到保證,造成一些學生黨員入黨后放松自我要求,出現思想、學習、工作和生活上的滑坡。以我院機械與自動化工程系為例,該系從事學生黨建工作者9人,均為輔導員,其中一人還兼任學生工作辦公室主任,工作繁忙、任務重。該系的學生總數將近2000人,平均每位輔導員需負責管理200多名學生,繁重的學生日常管理工作使得輔導員們無法將學生黨建工作做到位,影響了學生黨建工作的質量。
(三)實習單位對學生黨員管理形式化或置之不管
高職院校畢業生頂崗實習單位中私營企業、合資企業和外資企業所占比例較大,這些企業中尚未建有黨組織的為數不少,因而無法對學生黨員進行培養、教育和管理。而已建有黨組織的單位,由于頂崗實習學生流動性大,且尚未與學生建立勞動關系,學生的組織關系還在學校,所以也不愿承擔起對這些流動學生黨員的教育管理工作,或者只是走過場、流于形式化,使這些學生黨員未能得到及時有效的后續培養教育。[6][7]以我院機械與自動化工程系2008級80個畢業頂崗實習學生黨員實習情況為例,其中,11位學生黨員的實習單位是國企,其余的都是私營企業、合資企業或外資企業,有6個企業尚未建立黨組織,而約有三分之一的單位基本上不愿承擔起對這些流動學生黨員的教育管理工作,有一半以上的單位對這項工作只是走過場、流于形式。
二、頂崗實習學生黨員教育管理的對策
面對畢業頂崗實習學生黨員教育管理存在的問題,為了增強對這些流動學生黨員后續教育管理的時效性和科學性,提高頂崗實習學生黨員隊伍的思想政治素質,達到全程化教育管理學生黨員,迫切需要構建管理新機制。
(一)構建頂崗實習學生黨員管理機制
1.建立畢業頂崗實習學生黨員檔案登記管理制度
及時掌握畢業頂崗實習學生黨員去向和動態是對這些流動學生黨員進行有效教育管理的基本保證。針對頂崗實習學生黨員流動性大的特點,必須建立頂崗實習學生黨員檔案登記管理制度,詳細記錄這些學生黨員有關情況,并隨時更新信息。以我院機械與自動化工程系為例,系黨總支在2008級學生離校前往企業進行頂崗實習之前建立了頂崗實習學生黨員檔案登記管理制度,所有畢業班學生黨員離校前認真、如實進行有關信息登記;在大約5個月的實習期間,雖然有23人次變動單位,11人次變動實習地區(其中四人實習地域由漳州改為廈門,兩人從漳州改為泉州,1人由福州改為廣州,1人由深圳改為廈門),但這80位學生黨員都能認真執行檔案登記管理制度,通過網絡、電話、短信及時反饋自己的工作單位、聯系電話等各方面情況。通過檔案登記表,詳細登記頂崗實習學生黨員各個時期的思想、學習和工作等情況,并交由系學生第二黨支部備案,更加科學、合理地對這些頂崗實習學生黨員進行管理教育。
2.成立畢業班臨時黨小組,健全組織監督管理制度
為了便于實施對頂崗實習學生黨員教育管理和組織生活的開展,在系學生黨支部下設若干個畢業班臨時黨小組??砂疵恳豢h、市成立一個(或若干個)黨小組(若黨員數3人以上),而黨員數較少的縣市、可以若干個相鄰縣市成立一個黨小組,挑選具有較高思想政治素質、較強黨性和責任心強的學生黨員擔任小組長。以我院機械與自動化工程系為例,系2008級學生黨員共80人,系黨總支在這些學生黨員即將離校前往企業頂崗實習之前召開了系學生第二黨支部大會,根據學生黨員頂崗實習企業所在地,分別成立了10個頂崗實習學生黨員黨小組,其中漳州地區有5個黨小組,廈門地區、深圳、福州地區、泉州各有一個黨小組,同時選舉產生了10個黨小組組長,并進行具體工作部署。各黨小組長根據本小組的具體情況,制定小組活動計劃并組織實施、上報黨支部;定期向黨支部匯報本小組的活動情況及小組成員的學習、思想、工作、生活等情況。在頂崗實習期間,漳州地區有兩個黨小組的最多活動數高達6次;而深圳地區黨小組,由于其黨小組五位黨員的實習單位分散在四個不同的地區,黨小組開展活動困難很大,因此其黨小組活動次數最少(2次)。另外,實習期間,漳州地區的五個黨小組組長都能數次回學校當面向黨支部詳細匯報小組活動情況,同時尋求老師幫助解決困難。而其它外地區的五個黨小組,都通過電子郵件定期(每月一次)向黨支部匯報小組活動等情況。絕大多數學生黨員都能盡力克服時間、空間等困難,積極參加黨支部和黨小組的組織生活和民主生活會,積極參加黨組織的各項活動,接受黨內外群眾的監督,在各自崗位上發揮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頂崗實習期間,共有293人次參加黨組織活動,在各自崗位上發揮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但也出現2位學生黨員(其中一位變動了四次實習單位,另一位實習地區變換兩次)僅參加1次黨組織活動的情況。
(二)充分利用網絡信息技術,拓寬學生黨建工作平臺,推進黨建工作創新
突破時間和空間局限,創新形式,拓寬平臺,充分利用網絡信息技術平臺,創建頂崗實習學生黨員“紅色信箱”、QQ群、畢業班學生黨員論壇等,及時掌握這些流動學生黨員的思想、工作和學習狀況,并針對性地進行教育引導,有成效地加強頂崗實習學生黨員的黨性修養。同時,也可以在網上即時互動交流、學習,推動黨內民主進程。1.創建系頂崗實習學生黨員QQ群。通過QQ群,結合頂崗實習學生黨員的工作、學習和生活情況,擬定主題進行交流、研討和談心,及時傳達有關文件精神,組織學習黨中央的會議精神,開展先進性教育活動、召開網上民主生活會等等。機械與自動化工程系黨總支在2008級學生前往企業頂崗實習前創建了頂崗實習學生黨員QQ群,指定一位教師黨員專門負責和群交流。在頂崗實習的近5個月期間,通過該QQ群組織進行了四次網上學習研討,研討主題有:關于《總書記在會見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和優秀共產黨員代表時的重要講話》、《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精神》和《全國人大、政協十一屆四次會議精神》等,四次的學習研討效果良好,共有257人次參加(其中有三位學生黨員由于實習單位附近沒有網絡信號,都只參加2次學習研討),氣氛熱烈,效果良好。2.建立頂崗實習學生黨員“紅色信箱”。頂崗實習學生黨員通過發送到“紅色信箱”的思想匯報材料,定期向黨支部匯報思想、工作、學習及生活等情況,使黨組織能及時掌握他們的思想動態及各方面情況,并及時引導、教育。以機械與自動化工程系為例,八十個2008級畢業班學生黨員都能做到每月至少向黨支部做一次思想匯報(其中有13位學生黨員思想匯報多達7篇,很多學生黨員都能結合實際工作、學習和一些社會現象等方面做深刻的思想匯報),并將匯報材料發送到該紅色信箱。
(三)校企聯合管理頂崗實習學生黨員
由于畢業班學生黨員大約有半年的時間都在企業頂崗實習,為了更加及時有效地教育管理這些學生黨員,學校應充分利用現有的各種資源,借助各方力量,主動與企業基層黨組織溝通聯系,最大限度地爭取得到企業的支持與配合,探究校企一體頂崗實習學生黨員動態管理機制的可行性和時效性,變學校單方教育管理為校企共同管理,促使學校與企業學生黨建工作的銜接與延續,以拓展頂崗實習學生黨員管理教育陣地。針對2008級畢業生黨員的管理問題,機械與自動化工程系黨總支與企業黨支部建立“校企聯合頂崗實習學生黨員的教育管理實施辦法”,共同制訂頂崗實習期間的學生黨建工作方案,建立學習制度、教育管理制度以及培養、推選等制度,把學生黨員思想政治表現納入實習考核內容。頂崗實習期間,學生預備黨員不僅要接受學校指定的入黨培養聯系人的考察,還要接受企業基層黨組織的直接考察,企業向學校提供學生黨員實習期間表現情況的評議意見。這種校企聯合參與學生黨員教育管理的方法,使學校畢業生黨建工作得到有效的銜接與延續,實現學生黨員的全程培養。
(四)優秀專業黨員教師任頂崗實習專業指導教師
針對目前存在的學生黨建工作和專業知識教育學習相脫節的現象,建立黨員教師專業導師制,根據專業類別,選拔與學生專業一致并具有較高學術修養的、黨性強、作風正派的專業教師黨員擔任頂崗實習專業指導教師,既方便于對頂崗實習學生黨員的教育、指導和管理,又能充分發揮專業黨員教師的作用。專業指導教師從專業知識、實踐技能等方面指導學生黨員,促進他們個體的全面發展。同時,專業指導教師到學生黨員相對集中的實習企業組織學生黨員過組織生活,了解他們的思想狀態,為他們排憂解難。通過專業黨員教師的言傳身教,用高尚的精神塑造學生黨員,在專業知識傳授中健全他們的品格養成,增強了黨員意識,加強了黨性修養,形成了靈活、有效的教育管理機制。構建高職院校頂崗實習學生黨員教育管理機制工作是一項復雜、迫切的工作。本文通過調查分析、研究,從當前高職院校頂崗實習流動學生黨員教育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難題入手,提出了高職院校頂崗實習學生黨員教育管理的思路、對策和辦法,并以機械與自動化工程系2008級畢業班80個學生黨員為試驗對象,付諸實踐,結果表明該管理辦法是可行、有效的。當然,在該管理辦法過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難題,如一些實習企業因尚未建立黨組織而無法與校方聯合共同教育管理實習學生黨員;有些學生黨員數次變換實習單位,流動性大,加劇教育管理的難度;從事學生黨建工作的一線輔導員因承擔著繁重的學生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任務重、壓力大,而影響了學生黨建工作的質量。因此,必須充分認識頂崗實習學生黨員教育管理工作的現實意義,思想上高度重視,力求不斷完善不足之處、總結經驗,形成長效機制,提高高職院校學生黨建工作水平,科學、系統地做好頂崗實習學生黨員教育管理工作。
本文作者:朱惠蓮謝國耀沈曉霞工作單位:漳州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試議社會實踐對培養人才的重要性
- 下一篇:淺析高校教育問題及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