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文閱讀技巧培養論文

時間:2022-06-02 10:10:00

導語:現代文閱讀技巧培養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現代文閱讀技巧培養論文

編者按:本論文主要從激發閱讀動機;提高知識積累;掌握閱讀技巧;注重思維能力的培養等進行講述,包括了中學生對于現代文閱讀都有選擇性的、基本知識是思維的基本因子、要強化整體觀念、要具有發現問題的意識、要有發散思維的能力、要有發散思維的能力、分析同一事物,可以得出不同的結論等,具體資料請見:

摘要:現代文閱讀是中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但中學生的閱讀能力卻令人堪憂。要提高中學生的現代文閱讀能力,可以從激發閱讀動機、提高知識積累、教授閱讀技巧培養思維能力幾個方面入手。

關鍵詞:中學生閱讀能力培養

現代文閱讀能力是中學生語文能力的一個重要部分,也是語文考試的一個重點內容之一,但是,中學生的現代文閱讀能力卻令人堪憂。如何才能改變這種局面,切實有效地提高中學生的現代文閱讀能力呢?下面談談我的幾點認識。

1激發閱讀動機

強烈的閱讀動機或興趣,是閱讀行為產生的動力,所以激發學生的閱讀動機,使其能進行自覺地閱讀,是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手段。

一般來說,中學生對于現代文的閱讀都有選擇性的,對于文藝作品,諸如小說、散文、戲劇的閱讀,自然饒有興趣,這類文章無論是人物或情節,均有較強的感染力,適合青少年的閱讀心理特征,能滿足他們的閱讀欲望,老師應鼓勵他們多閱讀此類文章。但在閱讀訓練中也應逐漸增加抽象的說明性和議論性的文章。對這類文章,一般的學生往往引不起閱讀的興趣,思維活躍不起來,而恰恰這類文章具有特殊的功能,對學生的語言和思維能力的發展能產生潛移默化的巨大作用。

訓練這類現代文的閱讀能力,正是社會現代化對語文教學提出的課題在閱讀教學中的反映。因此,教師很有必要引導他們審視一下自己的閱讀動機和目的,要從現代社會對閱讀教學的需要入手,對自己的閱讀內容作適當的調整,確立起一種超越興趣的閱讀觀。要引導學生問問自己,在閱讀方面,你好什么,樂什么;閱讀的好與樂是否還停留在感官的刺激上,有否注重理性的思維;明確為什么閱讀,以及閱讀對于自己能力的培養,跟未來社會的發展有何聯系。這樣,閱讀的動力就能由興趣到樂趣,再到志趣,這是閱讀的心理素質產生質的飛躍的標志。有了意志的作用,閱讀訓練才能進入高度自覺的境界。為此,除了主要利用好教材上那些“例子”進行訓練外,每學期還可以有目的地選編一些文質兼優、短小精悍、貼切生活的典范文章,按教學大綱的有關要求,按序列編擬一些訓練題,經常讓學生去閱讀,去歷練,不斷激發學生自覺需求心態。這是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思維品質的關鍵性一步。

2提高知識積累。

基本知識是思維的基本因子,知識面的寬窄是閱讀思考時聯想是否豐富、思維是否活躍的關鍵。具備某領域的一些常識,也有助于理解關于該領域的文章。因此,現代文閱讀能力的培養應該從狠抓基本知識的積累做起。這里的“基本知識”不僅指語文知識、文化常識、歷史常識、哲學常識、生活體驗以及藝術常識,而且還包括人文科學領域和自然科學與科技應用領域中較新的研究概況。然而,相當一部分教師忽視學生“基本知識”的積累和知識面的拓寬;相當一部分學生急功近利,為了應付高考,一心只讀教科書,很少過問課外書,對以上“基本知識”他們知之甚少或根本不知。沒有“厚積”,哪來“薄發”?基本知識積累不夠導致了學生知識面的狹窄,阻礙了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形成。要真正培養學生的現代文閱讀能力,基本知識的積累和知識面的拓寬非狠抓不可。

3掌握閱讀技巧

這里指的閱讀技巧,應從兩個方面入手。一方面,現代文閱讀一般應從文體、內容和形式三方面進行。文體不同,內容和形式的具體要求也不同。記敘文的內容指描敘部分(人、事、景物及其特點、與景物有關的傳說故事等)和議論抒情部分(或抒發情感,或揭示哲理);議論文的內容指論點和論據;說明文的內容指說明對象及其特征,或指某種物品的制作過程,或指某種物品的使用方法及其注意點等。形式方面,記敘文主要是指敘述方式(順敘、倒敘、插敘、補敘)、順序依據、線索和表達方式的運用特色及其作用等;議論文主要是指論證結構方式和論證方法;說明文主要是指說明順序和說明方法。另一方面,在閱讀過程中應掌握篇中的中心段,段中的中心句,句中的關鍵性詞語的方法。中心段、中心句和句中關鍵詞語的確立都有規律可循。記敘文的中心段一般是抒情議論性語句,往往位于篇首或篇尾,或者是幾個片斷之間的過渡性語段;議論文的中心段一般為文章的引論或結論,通常也位于篇首或篇尾;說明文的中心段一般也是首段或尾段。中心句的確立可通過分析段落的構成情況來進行:若段落由一個句群構成,段落中心即句群中心——通過分析句與句的關系所得的中心句;若段落由幾個并列關系的句群構成,段落中心即幾個句群中心句之和;若段落由幾個主從關系的句群構成,段落中心即為主句群的中心句。句中的關鍵性詞語,從文句的意思不難確定。

4注重思維能力的培養

首先,要強化整體觀念?,F代閱讀教學論研究者劉守立先生曾經說過:“閱讀心理的發展是一個整體認識的心理活動過程?!闭w與局部,宏觀和微觀,是當代許許多多學科共同關注的課題。重視并妥善處理整體與部分,部分與部分的關系,使局部功能服從于整體目標,從而取得理想的整體效益,這正是現代系統論的重要觀點。而閱讀理解中的整體性思維,說到底,就是對閱讀載體能夠整體把握。因此,這一理論對學生現代文閱讀思維品質的培養有著極其重要的指導意義。

其次,要具有發現問題的意識。閱讀應該堅持獨立思考,認真仔細地分析研究,既注意發現其中的妙處,認真學習和領會,又注意發現其中值得商榷的地方,甚至是不足或不妥之處。其關鍵是不迷信、不盲從,改變固有的思維定勢,特別是對名家名篇更需要有這種態度。因為人們對于事物認識從深度上或廣度上出現某些不足是很自然的,表述中出現疏漏或含混現象也是難免的。教師要引發學生在無疑處見疑,在有疑處無疑。學生如一時不能發現問題,教師應運用各種方法加以啟發,讓學生迸發出創造性思維的火花。

再次,需要發揮想象力。科學家說一切創造性的活動都離不開想象。學生在閱讀中善于聯想,具有一定的智力活動的強度和廣度,促進思維能力的增強,就能不斷有所創見。如閱讀材料中的短短一句話、一個素材、一個情節,常常意有未盡之處,在符合原文寫作意圖的條件下,開動腦筋,展開想象的翅翼,思考更為廣泛的問題,或大膽設想,增添補充擴展一些內容,或用不同的方式,改造原有的材料,這對于深透理解原文大有益處,有利于創造性思維的發展。

最后,要有發散思維的能力。蘇軾說:“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無一同?!崩斫馐挛铩⒎治鰡栴}也是這樣,從不同的角度,分析同一事物,可以得出不同的結論。閱讀的時候,不是朝著一個方向研究、分析,得出一個結論,而是朝著幾個不同的方向去思考問題,最后得出不止一個的正確的結論。這種發散思維是進行創造性閱讀時用得最多的一種思維方式。對閱讀訓練中關于內容和寫法的思考,常常需要運用發散思維去作出多元而準確的理解。

現代文閱讀能力的提高是一個系統工程,絕不是短期的強化訓練就可以實現的,只有長抓不懈,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