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課程教學方式研究論文

時間:2022-06-02 10:15:00

導語:音樂課程教學方式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音樂課程教學方式研究論文

編者按:本論文主要從人本性原則。在教學中始終“以人為本”;創造性原則;個性化原則等進行講述,包括了創新教學是一種嶄新的教學形式、營建開放的教學環境、在各種音樂實踐活動中努力去創新、教學評價機制的建立是通過多方面收集反饋信息,對學生進行多側面的評價、通過音樂教學與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研究等,具體資料請見:

論文關鍵詞:音樂創新能力人本性原則創造性原則個性化原則教學評價機制

論文摘要:“音樂創斷能力”是指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的教學。教師以音樂課程為依托,采取以學習者為中心,以學生自主活動為基礎的新型教學,培養其創新態度、思維、習慣和品質的教學實戲。以“開放化教學環境”為平臺,建構“人本化理念,活動與技能相結合”形成音樂創新教學模式,以音樂基袖課程為主體,開設實踐活動課、欣賞課、技能訓練課、演出實戲課等特色課程,讓學生在活動中展開“試飛”的翅膀?!盎顒踊弊寣W生在實戰中學習,在學習中嘗試創新,充分發展。

“音樂創新能力”是指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為主的音樂教學。教師在教學環境與資源中,以音樂課程為依托,采取以學習者為中心,以學生自主活動為基礎的新型教學,促進每個學生創新學習,培養其創新態度、思維、習慣和品質的教學實踐。

音樂創新教學有著鮮明的時代特征。培養創新人才已成為當今世界教育改革的重要趨勢,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明確提出:“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點?!苯倳浽谌珖谌谓逃ぷ鲿弦仓赋?“教育在培養民族創新精神和培養創造性人才方面,肩負著特殊的使命?!苯逃桥囵B人的事業,只有創新的教育才能培養創造性的人才,開展創新教學就是最大限度地體現教育這一本質特征。青少年宮做為校外教育的一個陣地,是學校教育的延伸,擔負著青少年校外藝術教育、教學的任務,尤其是在未成年人道德教育的過程中,在創新教育中起著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

音樂創新教育對校外教育而言就是通過在青少年宮的音樂教學實踐中,研究和探索青少年宮音樂創新教學的基本規律,建構一套行之有效的操作模式和策略。目的是全面落實教育方針和課程目標,培養廣大中小學生的創新精神,促進學生個性發展。

在音樂創新教育研究過程中,我們以日常教學研究活動為主要形式,通過專題研究、小組研究與個別獨立研究相結合的形式,開展公開課、音樂考級、班級匯報課等形式,請家長、學生參與研討會等多種形式開展活動與研究。對創造性教學的理論與實踐進行歸納、闡釋。在進行音樂創新教育中必須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一、人本性原則。在教學中始終“以人為本”,把學生放在主體位置上,尊重學生的自尊心,關注學生的需要、情感、發展,為每個學生創設參與鍛煉及展示才能的機會,讓每個學生以主人翁的姿態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去。

二、創造性原則。音樂創新教學立意在“創”和“新”上,我們要求教師創造性的教,學生創造性的學。而對學生來說,讓學生去感悟和理解,并在音樂學習過程中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形成獨到的見解,通過音樂表現、比較,引導學生敢問、會問、形成創新精神和能力。

三、個性化原則。對于青少年宮的教學,學生的年齡、能力、水平,個體差異比較大,創新教學著眼于每個學生的發展,就要尊重這種個性。我們必須非常注重這一點,從學生實際出發,因材施教;從學生發展趨向出發,因勢利導。

根據青少年宮教學的實際情況,我們以“開放化教學環境”為操作平臺,通過建構“人本化理念”、“活動與技能相結合的課程”等,形成音樂創新教學模式,從而實現創新能力的培養。

創新教學是一種嶄新的教學形式,它必然需要新的教學理念來支撐。我們在實踐探索中,逐步確立了音樂創新教學的教學理念。即“人人是主人,個個能創新。”每個人都是學習的主人,要充分發揮學生們的主體作用,并且充分相信每個學生都有創造潛力,都能進行不同程度的創新。教師是教育工作的主人,要創造性的工作,創造新的教學環境,創造新的教學形式,創造新的教學方法等等。

讓學生在音樂學習中,通過演奏、演唱及舞臺表演為平臺,去“演繹”自己的小世界,同時,讓學生走進真實的世界之中,去學習,去探索,去創新。變習以為常的傳授式為探究式,活動式;變以教師為中心為以學生為中心,發展為中心。把音樂教學的實際意義轉變為濃縮的人生舞臺,展望世界的窗口,形成德育教學的新天地、新樂園。

如果說音樂教學是一種生活,一種創造和發展的話,那就意味著它應該煥發生命活力,音樂創新教學應該通過激活學生心靈內部的精神力量來完成創新性學習;應該把學生的演唱、演奏看成是一種生命活動,有實踐體驗,有創新發展。

營建開放的教學環境、在各種音樂實踐活動中努力去創新,是我們根據青少年宮學生的特點,擬定的一個創新教學的目標,創新教學的環境開放,要求教師在創新教學中要有“愛心”,“責任心”。重視與家長的密切聯系,家長是我們的教育伙伴,“少提意見,多提建議”繼而形成了“學生更像老師,家長更像校長,社會更像學?!钡娜宋沫h境。更重要的是,在音樂教與學中能包容一切先進文化,各種有價值音樂作品,通過其中的觀點、作品的內在表現在這里的相互交融,使學生得到教育的激勵力量。為此,我們除日常的授課外,還開展了公開課、音樂比賽、考級等活動,努力營造鼓勵創新的多元文化。

活動化的創新課程體系,我們以國家校外藝術發展規劃,以音樂基礎課程為主體,開設了實踐活動課、欣賞課、技能訓練課、演出實踐課等特色課程,讓學生在活動中展開“試飛”的翅膀。讓孩子們在各種活動中“試飛”。社會活動課是現實生活,是創新教學的源泉,我們不少教師把學生帶到社區中去演出、參觀、實踐,從中學到知識,形成技能,養成習慣。在與大眾的交往過程中尋找閃光的美德,感悟社會公德。技能訓練課,由學生根據老師的提示完成一定數量的音樂作品和集體節目,通過合作,訓練學員的協作意識和探究能力。針對具體的教學實際,創造性選擇教學方式,形成具體的教學步驟。如,電子琴老師先利用多媒體課件激發學生興趣,展示可愛的米老鼠推著可愛的動物,讓學生在新奇、有趣中積極主動的學習。再設計米老鼠做主持人,在與孩子相互交流中感受音樂、最終在孩子們的興趣中完成音樂作品。

教學評價機制的建立是通過多方面收集反饋信息,對學生進行多側面的評價。創新教學崇尚創新,教師能創新,學生愛創新,但創新并不排斥對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掌握,相反,非常重視學生在這方面知識的掌握,通過家長匯報課、音樂考級、比賽。然后在此基礎上隨時認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創新,予以評價。其他的評價還包括:教師活動評價:即教案、論文、基本功等活動。結合學員獲獎情況給予評價。學生活動評價是通過學生愛提問,不滿足,愛動手,鼓勵學生自己能夠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即完成演唱、演奏作業。還有通過聯想和獨創,去評價學生的創新精神,通過對演奏、演唱及考級、比賽、表演能力的形成去培養青少年宮小學員對完成目標的的目的性,獨立性和不怕困難、善于合作的團隊精神。

通過開展音樂創新教學研究,教師們逐步成為創造型教師,這可從教師們所取得的成果中看出,教師們在實踐中學習,反思,總結,教育理論水平不斷提高,在全省音樂教師比賽中全面獲得一等獎,還有教師被文化部聘請為全國考級的評委,在各級、各類刊物上多篇。學生在創新思維習慣和品質方面得到了長足發展。據不完全統計,僅2004年一年中,少年宮音樂班的學生參加各級比賽就有20多人次獲獎,50多人通過了國家音樂考級。

通過音樂教學與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研究,可以得出以下初步結論:

第一,在青少年宮開展音樂創新教學不僅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稍谧鹬貙W生主體地位,相信學生人人能創新的基礎上,開展多樣化的創新性教學活動,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品質。第二,“音樂創新教學模式”豐富和發展了創新教育的基本理論,切合青少年宮的教學實際,營建了開放而多元的教學環境,學生活動的空間大,突出了“活動化”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在學習中嘗試創新,時時承認其創新成果,每個學生都得到了充分的發展;正因為如此,青少年宮的藝術教育在音樂活動中發揮著積極的作用,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但我們也意識到,學生學習與創新的研究探索中,建立創新型教師評價和激勵機制,是一個創新教學的“增長點”,有待于我們進一步完善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