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論學生合作學習的重要新性
時間:2022-04-27 04:55:00
導語:談論學生合作學習的重要新性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要想學生開展合作學習要幫學生形成角色認知,這樣既有利于促進學生合作意識的形成,又有利于形成合作技巧。合作目標是進行小組合作的出發點和歸宿。教師對教學活動的精心設計是引發學生合作的內在需求,能否進行有效合作的關鍵。教師在設計教學活動時,既要考慮到學生原有的認知水平和思維特點,還要從學生的角度對學習中可能出現的情況作全面、準確的分析。
關鍵詞:有效;開展;合作;學習
《新課標》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隨著課改的深入推進,合作學習作為一種重要的學習方式為教師普遍接納,并逐步運用于課堂教學之中。那么,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如何促進學生有效地合作學習呢?下面我就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幾點個人粗淺的認識,以供商榷。
1.合理分組,形成角色認知
在教學實踐中,我發現,在每一次的合作學習開展之前,小組成員都要進行分工,明確各人的責職。如在認識了“米和厘米”后,我組織學生進行了一次合作學習,測量了自己一步的長、課桌的長、黑板的長、教室的長等,小組中的4人按順時針方向分別編上1、2、3、4號,由1號、2號兩人負責拉尺測量,3號負責記錄,4號負責監督,測量一個物體的長度后,依次將自己的任務交給下一位同學,在這次的合作學習中,同學們不僅掌握了對長度單位的認識和物體的測量方法,同時也鍛煉了各自的能力、合作意識,有效地開展了小組合作學習。每個同學都有動手動腦的機會,每個成員都在進行各種角色的嘗試、體驗,小組成員之間相互依賴而又責任明確,在合作的過程中是忙而不亂。要想有效地開展合作學習還要幫學生形成角色認知,讓學生知道自己是誰,該干什么,這樣既有利于促進學生合作意識的形成,又有利于形成合作技巧。
2.明確目標,提高合作效率
合作目標是進行小組合作的出發點和歸宿。在每一次合作之前,小組成員必須明確將要完成什么樣的任務,達到什么樣的目標,這是進行有效合作的保障。這樣在小組合作中,學生就會把合作的重點放在解決問題上,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形式,減少合作學習的干擾和盲目性,例如在教學蘇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觀察物體”時,第一次,我讓同桌兩人合作,用自己手中的正方體進行如下操作;假如讓你再添一個正方體,怎樣擺從正面看形狀不變呢?學生立刻興致勃勃地動手擺起來,可是擺的過程中,盲目性較大,常擺錯了?;ㄙM的時間不少,但效果并不理想。第二次,我并不急著讓學生立刻動手,而是讓同桌兩人在觀察前面擺的正方體的形狀的基礎上討論:怎樣擺才能達到這一目標?然后再動手去擺。學生通過觀察、討論后很快地擺出了所有的擺法。并總結得出:要想從正面看形狀不變,只能擺在原來正方體的正面或背面,而不能擺在其他幾個面。
3.設計情境,誘發學生合作行為
在教學中,我們應盡量從實際的情境引入,問題由學生從實際的情境中發現而提出,這樣才能真正有效地進行數學學習。在教學中我主要從以下兩個方面著手設計情境。
3.1結合教材中的主題圖創設情境;新教材編輯了大量的情境教學內容,其中有很多精美、生動的圖畫,為我們創設情境,為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因而在教學中,我經常會結合教學內容讓學生先觀察主題圖,學生能把自己從主題圖中觀察到的、想到的跟同桌或組內同學進行交流。通過觀察主題圖,發現相應的規律,從而達到掌握、運用規律,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目的,這樣既發揮了學生的想象力,鍛煉了口語表達能力,從中發現并提出自己的數學問題,又讓同學們養成了良好的“傾聽”、“表達”、“支持”與“補充”的習慣。
3.2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創設情境;教材加工是教師教育實踐能力的一個重要內容。教師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聯系學生和教師的生活實際或生活中發生的熱點問題,創設情境,引導學生去發現、去提問、去思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從而達到有效地進行數學認知活動的目的。學生參與活動時能全身心地投入,有效地促進了合作學習,學生對規律有強烈的體驗,教學效果很好。
4.設計活動,引發合作的內在需求
教師對教學活動的精心設計是引發學生合作的內在需求,能否進行有效合作的關鍵。教師在設計教學活動時,既要考慮到學生原有的認知水平和思維特點,還要從學生的角度對學習中可能出現的情況作全面、準確的分析。學習的過程是“要我學”還是“我要學”,學生表現出兩種完全不同的學習狀態,合作學習也是如此。因此,精心設計能讓學生產生合作需求的教學活動是進行有效合作的關鍵。當然,有效的合作,還必須考慮對合作團體的評價,合作學習倡導“人人進步”的教學理念。我們可以把教師對學生個體的評價改為學生互評、自評,從而引發學生更有力的合作行為,進行更有效的合作學習。
- 上一篇:小議高職院校禮儀教育模式
- 下一篇:小議進出口核銷向非現場核查轉變的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