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發學習動機重要性研究

時間:2022-08-04 11:54:00

導語:激發學習動機重要性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激發學習動機重要性研究

摘要:本文通過分析中職學生的學習、生活、處事的態度,抓住中職生的特點,從思想上、心理上、學習方法、習慣上、教學經驗等方面進行激發學生學習動機的論述,并指出與中職學生進行溝通交流的重要性

關鍵詞:激發;學習;動機

中職學生正處于人生階段的黃金時期——青春期,大多數中職學生性格活潑好動,比較貪玩,尤其是90后的一代,家長們對孩子都注重了外向型性格培養,造成這代人無拘無束“放的很開”的性格特點。正是由于無拘無束“放的很開”促使他們在學習職業技術的過程中對待學習的態度常常處于“敷衍”的狀態,缺乏學習的主動性,不會做的題目立刻就問,問完了寫完了下次還是不會!如何在教學中激發中職學生的學習動機,學好職業技術知識,在滿懷信心與活力的狀態下走向社會融入社會成為中職教師非常重要的教育問題。

一、糾正學生思想認識上的偏差,強調學習的重要性

思想是中職教學的基礎?,F實生活條件與環境的優越造成中職學生往往對學習重要性的認識不深刻。由于中職學生中許多人的家長都是從事經商或自謀職業,甚至有些人父母沒有正當職業,整天在家閑著,經濟來源主要靠村里分紅或自家收房租。富裕的生活條件與環境造成學生對學習的積極性不高,普遍認為混個畢業證就可以了。還有部分女生看到社會上有很多家庭主婦完全不用出去工作,就認為沒什么學習的必要了。針對中職學生這種混日子的思想現狀,教師可以有針對性地從社會現象的分析入手,多使用對比教育糾正學生認識的偏差,通過對比的差異提高中職學生對學習重要性的認識,必要時舉出一些相關的實例。如很多家庭主婦表面上看上去輕松,實際上沒有家庭地位,甚至丈夫出軌的現象也非常嚴重等。最典型的就是日本婦女的生活了,現代的日本女性普遍晚婚或選擇獨身,就是不滿家庭地位現狀而做出的選擇。

二、從專業角度入手,明確學習目標,讓學生有的放矢

目標是中職教學的核心。中職教育的優勢主要在于授予學生專業知識,比大學生更早一步融入社會,讓中職學生明白自己學習的目標才能更好的提高他們的學習動機。在教學中教師應從所教課程的專業角度出發,對專業的前景進行展望及規劃,讓學生認識到本專業的優勢地方,對將來的工作崗位、行業性質、特點進行分析,給自己定一個發展目標,有了目標才有前進的方向,才有前進的動力。為了實現自己的學習目標就要付出努力,從專業基礎知識開始學起,一步步培養良好的專業技能。對所有的專業課程設置進行分析與指導,幫助學生了解及領會每門專業課的知識覆蓋范圍,開設的必要性,適用方面及課程特點。讓學生在從事專業學習的過程中,有的放矢,做一個目標明確的人,明確為什么學,學什么內容,達到什么要求等。而避免出現學生“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生活學習狀態。

三、幫助學生克服自卑心理,樹立堅強的自信心

自信是中職教學的前提。缺乏自信是中職學生在性格發展過程中的一種缺陷,主要因為中職學生的心理、生理發展都處于青春期,身心發展尚未成熟。中職學生由于在初中階段成績平平,往往對自己的學習能力存在自卑心理。對自己能否學好專業課程,缺乏自信。在教學中讓中職學生克服自卑心理,樹立堅強的自信心是教學的保障,教師可以在平時的學習輔導、課堂回答問題等方面,經常給予學生一定的肯定和表揚,鼓勵學生,幫助學生建立自信心。在與學生的日常溝通交往中,可以多介紹往屆畢業生的優秀事跡,對學生進行啟發和引導,通過往屆畢業生良好的工作狀態及生活狀態激發學生的學習熱忱。教導學生:中職生只要通過自身的不懈努力一樣可以取得優秀的學習及工作成績,要敢于相信自己,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只要樹立信心,一定能夠到達勝利的彼岸。

四、指導學生建立良好的學習方法

學習方法是中職教學的關鍵。明確了學習目標,樹立了自信心,還需要建立良好的學習方法,才能讓學生保持持續的學習積極性。中職學生因為年紀小,理解能力差、基礎比較薄弱。在教學中除了對學生課堂聽課記筆記的方法及效果進行指導及強化,還可以通過寓教于樂的教育方法幫助學生加深理解,體會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樂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等。通過一段時間的培養,讓學生看到了一些成效,明白通過自身的努力學習,堅持好的學習方法,是可以取得明顯的進步的。從而為學生走向自己的學習目標指明成功的途徑。

五、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環境是中職教學的保障。根據中職學生青少年階段的特點,他們對周圍的事物普遍存在好奇心、好勝心、虛榮心等特點。教學中多運用問題情境可以有效的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問題環境就是一種適度的疑難情境。實踐證明,在講授教學內容之前,提出一些與教授內容有聯系的問題,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起學生的好奇與思考,往往可以激發學生的認知興趣和求知欲。而創設問題情境的關鍵是“問題”的選擇。問題難度過大,學生未知領域涉及的太多,學生很難理解;問題難度太小,學生一聽就會,就不能吸引到學生。因此,能否成為問題情境,要看教師提出的問題是否是學生“似懂非懂”的東西。而要把握好這個“度”就要求教師要熟悉教學內容,了解新舊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并且充分了解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狀態,使新的學習內容與學生已有水平構成一個適當的跨度。這樣,才能創設良好的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實際應用中,既可以是教師教授新課的時候引出問題,也可以作為課后教學內容的引申,提出問題讓學生進行思考。

六、經常與學生進行交流,掃清學生學習中的障礙

交流是中職教學的提升。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是一種溝通,教學中老師與學生進行學習交流、思想交流,可以幫助學生解決學習生活中遇到的思想上、方法上、學習環境上等方方面面的問題。中職學生,正處于從未成年人走向成年人的過渡階段。思想上剛剛擺脫初中生的青澀與幼稚,但是考慮問題又缺乏全面與理性,往往會有失偏頗。他們中大多數離開父母在學校過集體生活,個人生活能力有待提高,與同學的融洽度如何,青春期早戀現象比較嚴重等問題都會影響學生學習的情緒。作為中職學校的任課教師,要經常與學生進行思想交流,用關心與友善寬容的對待每一位學生,拉近與學生的心理距離,讓學生敞開心扉,傾訴生活及學習中的困惑才能讓中職學生樹立好的學習觀念更好的步入社會。

七、結語

唐代大思想家、文學家韓愈曾在《師說》中提到“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苯處煟绕涫锹殬I院校教師,只有在教學中,不斷發掘與完善教學方面與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提高自己的教學素養與職業精神,才能培養出優秀的畢業生,才能為社會為國家輸送合格的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