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采礦和地質專業培育方向
時間:2022-05-08 04:29:00
導語:探索采礦和地質專業培育方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以往,中國大學在培養采礦和地質工程專業人才上,和其它工程學科一樣,主流傾向是進行高度專業化的訓練?表現最明顯的時期是中國的計劃經濟”代。那時,中國經濟處在相對封閉的條件下,經濟眨依靠的礦產資源完全來自國內。為確保國家經濟的發展和戰略的需要,計劃部門按指令計劃下達火量的礦產資源勘探和開采任務,高度職業化的專業技術人才被大量需求。隨著中國經濟體制的改革,市場經濟的進一步完善和中國與世界經濟的接軌.礦和地質工程師涉及的工作領域不斷擴大,致使離庋專業化教育模式下培養出來的學生的知識領域干¨工作技能顯得太窄,以計算機為代表的現代科學技術的應用能力也需要進一步加強。長期以來,采礦和地質工程專業領域缺少以尊重大自然客觀規律為特點的自然觀教育,缺少現代采礦和地質工程師應具備的職業道德修養教育,致使采礦和地質工程師的社會和環境意識顯得過于薄弱。為了吸取人類歷史上,由于沒有擺正人類在地球上的正確地位,在采礦和地質工程領域出現的損害自然環境,對礦產資源過量開采,甚至造成極大浪費的經驗教訓,采礦和地質工程專業必須把未來采礦和地質工程師的自然觀教育放在首位。
1采礦和地質工程專業自然觀教育重要性
近幾年來,中國不僅出臺了一系列環境保護法規,還參與簽署了許多環境保護方面的國際協定。采礦和地質工程項目對環境的影響,不僅要受到全社會的關注,還受到國際和國內環境保護法規的制約??梢院敛豢鋸埖卣f,采礦和地質工程師是否具有保護和有效利用自然資源的強烈意識和正確的自然觀,關系到中國和全人類的根本利益。事實上,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不過是茫茫宇宙中的一顆行星,人類也只不過是地球生物圈高度發達階段的產物。如果人類不能自覺地按大自然的客觀規律辦事,保持與大自然和諧,就不會實現人類的可持續發展。因此,必須在采礦和地質工程專業中,加強自然觀教育,使未來的采礦和地質工程師樹立正確的自然觀。要使他們懂得,當闡述人類社會的未來時,必須對大自然,從宇宙空間,到地球巖石圈,作為一個完整的系統來了解,克服由于不適當地理解人類在自然系統的作用而產生的偏見,充分認識到,與大自然的和諧發展才是人類生存的根本保證。
2采礦和地質工程專業的拓寬方向
十六大以后,在促進個體經濟發展的政策環境下,中國私營中、小礦山企業均有較大地發展。由于自身管理不良導致的慘痛教訓和國家的強制性規范,私營采礦公司不得不雇傭更多的技術人員。采礦和地質工程專業的畢業生受雇于個中、小礦山企業將會更加普遍。然而,個體中小企業受經濟條件的限制,希望雇傭盡可能少的專家來管理礦山,一職多能的管理者將是最受歡迎的人才。這樣的綜合型人才需求不僅在未來的私營企業,而且,在中小型股份制企業和中外合資、獨資企業也將有較大的市場。即使各級國家管理和監督機關,同樣需要具有寬知識面的人才。此外,中國采礦和地質工程專業涉及的工作領域也在不斷擴大,未來的采礦和地質工程師,除了要解決采礦和地質工程技術問題以外,還必須懂得如何管理企業和應對可能遇到的法律問題??赡苡腥藫?,增添相關專業內容會占用學生有限的學習時間,致使大學畢業生參加工作以后不能直接擔負起工程任務。事實上,由于實際工作經驗在采礦和地質工程領域的重要地位,無論過去、現在和未來,高校畢業生都不可能一走出校門就能勝任復雜的工程任務。相反,采礦和地質工程專業教育必須淡化高專業性訓練的傾向,用更多的學時,進一步拓寬學生的知識面,為學生打好寬廣的理論基礎,以適應未來社會對綜合型人才的需求。根據上述分析,采礦和地質工程專業的教學活動應追求如下目標:
(1)對全球體系的整體了解,特別是對共存于人類圈極端復雜過程的認識;
(2)對保護自然資源、有效地開發和利用自然資源,以及最大可能的減少與其相關的負面影響的關心;
(3)創造性的思維能力;
(4)在充分尊重法律、經濟和生態的基礎上,利用計算機輔助技術解決工程問題的能力;
(5)與合作者交流的能力。特別是與個人、集體和國家等各類利益的代表就工程問題協商的一般技巧。這種能力在中國公有制趨向多種形式的情況下變得越來越重要。
要完成上述所有目標,總的教學計劃應包括以下五個基本分支:
(1)一般自然科學基礎和工程基礎
(2)本專業和必要的相關專業基礎
(3)必要的經濟、法律和社會學科
(4)環境學科
(5)系統和計算機學科。
3結論
在中國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的形勢下,大學采礦和地質工程專業的培養目標要從高專業化人才培養向具有綜合素質的專業人才培養方向轉變。這樣的人才不僅要在大學獲得本專業的最新知識和信息,還要在相關技術、經濟和人文學科方面打好基礎,特別是,要具有強烈的社會和環境意識,樹立正確的自然觀。采礦和地質工程專業有必要將偏重技術的傳統專業課程改變成新的綜合型課程,幫助采礦和地質工程專業的學生樹立正確的自然觀,增強按客觀規律辦事的自覺性。培養他們用多學科的途徑解決采礦和地質工程技術問題的能力。只有這樣,采礦和地質工程專業培養出來的工程師才能滿足未來社會的需要。
- 上一篇:地質項目專業發展戰略問題
- 下一篇:環保局創業創新工作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