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作業技術課教學策略
時間:2022-06-18 03:56:00
導語:公路作業技術課教學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公路施工技術是一門實踐性、綜合性很強的專業課,主要講述道路、橋梁施工方法、施工工藝、施工組織、施工管理、施工機械等內容,公路施工技術課程教學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國家公路工程專業的有用人才培養的質量,因此,有必要對公路施工技術課程的教學方法進行深入探討。
1公路施工技術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
(1)對課程的認識不足,教材教師安排不當。公路施工技術實踐性強、知識面廣、靈活性高,該課程涉及大量復雜施工方法,施工機械;涉及到橋梁工程、建筑材料、工程測量、結構力學、工程地質、路基路面工程、土力學與基礎工程等課程相關內容的運用,涉及到大量施工規范、規程、標準、法令、法規的運用;一個具體施工過程可以采用不同的施工機械、方法,同時新機械、新方法、新材料、新工藝隨著科技水平的提高不斷被采用。目前公路施工技術的教材教學內容較陳舊,施工技術發展快,一些新技術新工藝不斷涌現出來,而很多教材做不到同步升級,最新技術和方法不能及時反映在課本和教學中,不少高校因師資問題,該門課多為青年教師主講,沒有參與過具體工程施工,講課內容沒有底氣,沒有吸引力和說服力。
(2)教學方法單一。由于大學擴大招生和教學設施落后等原因、公路施工技術目前的教學方法多是注入式的,僅采用課堂教學,教學采用“傳遞一接受”的傳統教學模式,基本停留在以教師為中心的黑板教學上,以教師的講解為主,學生被動地聽講,對公路施工技術這門實踐性很強的專業課程而言,課堂上理論教學易于實踐相脫節,容易導致學生失去學習的熱情與興致,教師失去教學的積極性,教學質量難以保證。
(3)以教師為中心,學生的主體地位被忽視。目前,公路施工技術課教學中,教師決定教學的內容、進度及實施方式,是課堂的主宰,學生是知識灌輸的對象,是被動的接受者。教師處于中心位置,學生只能是服從者,這難免會造成課堂氣氛緊張、沉悶,使學生的情感受到壓抑和忽略,從而導致教師與學生關系的淡漠,甚至產生某種敵對情緒,忽視了作為認知主體的學生的主動性,不利于學生創新意識、創造性思維和創造能力的培養。
2搞好公路施工技術課程教學的措施
(1)改善師資隊伍和教材水平,保證授課質量。優質的師資隊伍和教材是授課質量的保證。公路工程施工技術課程實踐性強、知識面廣、靈活性高,要求授課教師不但需要掌握系統全面的專業理論知識,而且要有豐富的工程現場施工經驗。在組建師資隊伍時,應選用具有豐富工程實踐經驗的教師,對沒有實踐經驗的青年教師,應給予培訓,派往工地現場鍛煉,學習施工方法、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并配備專門的老教師或施工專家進行課程教學指導,以充實個人知識寶庫,積累較豐富的實踐經驗和第一手資料,為講好課打下堅實的基礎。施工課程教師更應堅持“終身學習”的原則,應經常研讀不同時期不同版本的教材,并進行分析、比較和歸納,充分地掌握好本課程所要講授內容,要經常閱覽當前的《施工技術》、《公路工程》、《橋梁工程》等施工類期刊,掌握施工技術最新的研究成果和發展動態,使授課內容不與實際脫節,同時應通過科研合作、參加學術交流、實地調研等方式投入到社會實踐中,學習新的專業知識和理念。目前公路施工技術教材上的內容缺少現今已成熟并廣泛應用的新技術、新方法、新工藝;書上很多內容是陳舊、過時了,一些工藝、機械在實際工程中已經很少使用,而且有些內容與其他課程的內容設置重復,不但使學生感到厭煩,而且浪費了學生寶貴有限的課時。因此,公路施工技術課的老師應選用最新已有教材或組織編輯新教材,注意搜集最新施工技術成果,將現今已成熟并廣泛應用的新技術、新方法、新工藝選編進教學計劃中,與時俱進,更新教學內容。
(2)改革教學方式,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手段。目前傳統的教學“填鴨式”方式不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難以取得好的教學效果,公路施工技術教學時,應注重啟發式與問答式相結合,對一些授課內容不直接講解,而是采取隨時提問和啟發的方式,讓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給學生一定的壓力,迫使其積極動腦思考。采用多媒體教學,利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能使教學內容豐富,具有巨大的表現力,并能具體形象地再現公路工程結構、材料、施工現象和過程,把教師從傳統的“粉筆、黑板”的教學模式中解放出來,使教學過程更具生動性,開拓廣闊的教學領域。通過網上收集、利用各種機會拍攝施工機械設備、施工現場照片在用于教學,采用多媒體,通過用形象、生動的圖片和動畫來展示給學生,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綜合運用多媒體計算機技術,將不同類型工程的各個施工環節記錄下來制成形式多樣的教學課件,再現和虛擬單項工程全貌和建設全過程,把施工現場搬進課堂,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讓學生坐在教室就可以了解整個施工過程,體驗工程活動,獲取經驗、培養實踐能力。但多媒體教學中應重視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主導作用,注重師生互動,不能是多種媒體的簡單羅列和相加,不能讓信息過載,以提高教學效果。
(3)把“以課本、教師為核心”的傳統教育思想轉到“以學生為中心”上來。課堂教學不僅僅是知識的學習和傳播,更是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情感的交流,師生之間良好的情感交流是高質量、高效益教學的重要保證。公路施工技術課程教學首先應按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設計、安排教學內容,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其次在教學中注重學生參與意識,教學過程中對于難點、重點應講透徹、講清楚,但對一般問題只給出思路和解釋,要求學生根據教師的要求和自己的分析查閱相關資料,并相互討論,課后自行解決,讓自主發現、自主探索,以開啟學生的學習潛能,培養學生良好的創新意識、思維方式和創新能力。
3結語
公路施工技術課程是培養公路施工技術人員最主要的專業技術課,公路施工技術課程的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的設置直接影響到能否培養出合格的公路施工技術人員。目前公路工程施工技術課程教學還存在不少問題,搞好公路施工技術教學是一項長期而又艱巨的任務,需要教師在長期的教學工作中不斷總結、積累,形成新的教學的方法,并不斷完善。以上是我從事多年公路施工技術課程教學的一點總結和體會,從實踐的效果來看,實用可行,希望能為提高公路工程施工技術課的教學質量,以培養能適應社會對公路工程能力型人才的需求提供一些借鑒。
- 上一篇:區國稅系統全年工作小結及打算
- 下一篇:區委工商隊伍建設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