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課教學狀況研討
時間:2022-07-02 08:58:32
導語:計算機課教學狀況研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計算機應用教學符合時展的必然趨勢,對人才專業素質的培養以及社會的發展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同時計算機應用教學也是一門可操作性、時效性與實用性較強的學科,這就對計算機應用日常教學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何提高計算機應用教學的教學質量與教學效率是高校乃至社會都非常關注的話題,所以作為教育工作者有必要對當前計算機應用教學現狀作出正確客觀的認識,并對在教學中需要注意和改革的部分做出反思,通過尋找優化計算機應用教學的策略來促進計算機應用教學的不斷發展。
一、當前計算機應用教學現狀
1、缺乏對學生主體性的重視高校計算機應用教學中缺乏對學生主體性的重視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缺乏對主體差異性的認識,學生在進入高校以前的教育中主要還是以應試教育為主,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缺乏對計算機應用的重視,同時由于高校生源分布廣泛,地域性差異也是學生在計算機應用方面產生基礎差異的原因之一。而在計算機應用教學中普遍存在為學生設置統一起點的教學要求,無論是對基礎較差的學生還是有一定基礎的學生都會產生不好的影響。而是在計算機應用過程中缺乏對學生其他綜合能力素質的培養,良好計算機應用教學模式能夠促進學生創新能力與探索能力的提高,而計算機應用教學中以專業教學為主忽視學生綜合能力培養的現象是普遍存在的。
2、教材以及教學內容發展滯后在計算機應用教學教材的出版方面主要包括大學出版以及中央級專業出版,但是無論哪一類教材都具有明顯的滯后性,信息化與知識化時代使計算機應用方面的更新頻率較快,完全可以用日新月異來形容,這也是計算機應用教學中時效性的表現,在計算機應用教學中教材更新滯后與時展是普遍存在的,而教材的滯后發展也直接影響教學內容的滯后,使計算機應用教學中培養的學生不能完全符合社會崗位對大學生的要求。另一方面計算機應用教材中許多都表現出理論過多脫離實踐性與操作性的特點,并且教師更換教材會產生一定的成本,如重新備課、重編教案等,所以如果當前的教材沒有太大的理論性或質量方面的缺陷,教材也不會被輕易替換。
3、學生欠缺對計算機應用學習的興趣在計算機應用教學中,學生普遍表現活躍,但是這種活躍是以對計算機的興趣為基礎而產生的現象,但是事實上對計算機的興趣并不能等同于對計算機應用學習的興趣,其實從計算機應用教學的內容來看包括比較淺顯的微機構成與原理,也包括比較有難度的匯編語言,這些內容對學生來說都是比較抽象的,在長期的教學中使學生的注意力不集中,使學生計算機應用教學的內容比較枯燥,造成學生不能對計算機應用的理論以及技術進行深刻的理解。所以學生對計算機應用當中的興趣培養應當受到重視,尤其不能將對計算機的興趣當做是對計算機應用學習的興趣。
4、理論與實踐脫節在計算機應用教育中,理論與實踐的脫節首先是教材中過分重視理論而忽略實踐造成的結果,其次是因為教師在理論與實踐的課時安排上失衡,造成實踐操作跟不上理論掌握程度,使理論與實踐脫節。計算機應用課程具有很強的專業性與操作性,所以要求實踐必須與理論放在同樣重要的位置,而事實上許多高?;蚴鞘苡布O施不完善的影響或是受教學意識與觀念的影響,都存在著理論與實踐脫節的現狀,對學生更好的理解計算機應用技術以及運用計算機應用技術都產生了一定的消極影響。
二、優化計算機應用教學的策略
1、改變教學手段,重視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在計算機應用教學中教師不能僅僅做到照本宣科,應當根據計算機應用教學的特點來制定多樣的教學方式,尤其是要尊重學生的主體性以及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同時要以學生的年齡特點為依據,采取循循善誘和鼓勵激勵的手段進行計算機應用教學,通過設立相應的教學情景,給予學生更多自我展現的機會,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見解并允許學生出現錯誤。另外要認識到學生之間的差異性,關注學生學習的過程,并在教學過程中依據學生不同的特點進行教學,運用因材施教的手段來達到學生整體計算機應用能力的提高。
2、重視課外知識的擴展教材滯后與計算機技術發展的現實是普遍存在的,而且頻繁的更換教材也需要產生很大的成本,所以教師在計算機應用教學中不能以教材作為唯一的教學依據,應當通過對與計算機相關的課外內容的擴展來實現對已有教材的補充,從而彌補教材滯后性產生的不足。這就要求教師在備課以及教學過程中具有擴展學生知識的意識,同時也要加強自身收集與計算機應應用教學相關資料的能力,也對教師自身專業素質的提高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教師是課堂中的主導,應當認識到只有自身專業技能的提高才能為學生實現更好的學習效果起到保障作用。
3、重視實踐教學,開展與教學相關的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對計算機實際應用能力是計算機應用教學中的重要內容及基本任務,在這個過程中對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也具有重要的意義。所以在計算機應用教學中,教師應當重視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學校在理論與實踐的課時分配比重方面也應當根據實際情況向計算機應用實踐課時傾斜,使學生能夠通過實踐起到夯實理論基礎,實現理論與基礎的平衡。學校也可以組織一些與計算機相關的知識競賽、技能競賽等,在促進學生學習計算機應用知識的同時也能提高學生的競爭意識。在計算機應用教學的實踐中不應僅僅局限于上機課,而是應當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進行社會實踐,尤其是計算機專業的學生進行產學結合的教學模式對學生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 上一篇:開發區村級事務管理意見
- 下一篇:法國藝術陶瓷研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