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旅游法規課教改
時間:2022-07-10 11:08:59
導語:高校旅游法規課教改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旅游業保持了健康、持續、快速的發展,在旅游領域邁入了世界旅游大國的行列,旅游業的迅速發展,導致對旅游人才需求的急劇增加,促使各高校相繼開設了旅游管理專業,其中包括不少高等農業院校?!奥糜?a href="http://www.trq119.com/lunwen/jylw/jyjxlw/201207/533039.html" target="_blank">法規”是旅游管理專業的專業基礎課,目的是為了培養了解和熟悉有關旅游法律法規基本理論、具有較強的法制意識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旅游專業人才。[1]然而在高等農業院校旅游管理專業的“旅游法規”課程教學中存在教學與實踐脫節、學生理論基礎不扎實和實踐能力不強等多方面問題。本文從教學內容設置、豐富教學方法與手段、改進考核評價體系等方面,介紹“旅游法規”課程教學改革的措施,以促進教學質量、教學水平的進一步提高,為“旅游法規”課程建設與改革提供參考。
一、高等農業院?!奥糜畏ㄒ帯闭n程教學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在中國旅游業快速發展的今天,旅游已從七八十年代的單純游覽觀光發展到目前涵括交通、游覽、住宿、餐飲、購物、文娛等多個領域,這種多領域的交叉重疊造成了旅游活動中發生糾紛和觸犯法律的現象越來越多。[2][3]作為旅游專業人才必須了解和熟悉有關旅游法律法規基本理論,因此,旅游管理專業的核心課程“旅游法規”隨之成為旅游管理專業學生必須掌握的核心課程。然而在不少高等農業院校開設的“旅游法規”課程教學過程中存在一些問題,導致出現教學質量和培養人才素質不高的現象。
(一)師資力量薄弱
我國整體旅游相關專業的辦學時間不長,高水平、研究型的旅游專業人才不多,從事專業課程教學的教師大多數學歷較低,缺乏相應的基本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因而教師專業化程度整體不高。由于高等農業院校中“旅游法規”課程的授課教師專業知識不甚精通,使得課堂所授內容多著力于教材內容而缺乏相關內容的聯系和延伸,教學變得照本宣科、缺乏激情。
(二)課程教學體系不合理
目前高等農業院校在旅游管理專業課程安排上存有一定的不合理性。首先,作為旅游管理專業,在核心課程上主要偏重于旅游資源、旅游規劃與設計、旅游策劃、風景旅游資源開發與保護等內容,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旅游法規相關學科的設置,如法律基礎教程等。其次,在教學實踐環節中,實習內容也主要為飯店管理、旅游資源學、旅游景區規劃等,沒有設置旅游法律法規的相關實習內容,這樣使得學生在課堂上學習的旅游法規相關知識不能得到具體的實踐應用。
二、高等農業院?!奥糜畏ㄒ帯闭n程教學改革的探索
為了提高教學質量,達到高等農業院校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的目的,在結合筆者近幾年教學實踐的基礎上,本文在教學內容設置、豐富教學方法和手段、改進考試評價體系等方面進行了“旅游法規”課程教學改革的一些探索與實踐。
(一)教學內容的設置
結合21世紀旅游產業對旅游人才需求發生的變化趨勢,要求我們在課程內容設置上以“必需、夠用”為原則,突出課程的實用性,著重強化技能培訓和學生綜合運用能力的提高,內容設置主要包括以下兩大模塊。
1.法律法規知識模塊內容主要包含幾個部分。(1)法律基本知識。該部分主要對我國所有法律法規有個基本的了解,尤其是與旅游行業相關的應著重介紹,使學生有個較為系統的法律認識。(2)旅游法基本知識。該部分主要介紹旅游法產生及其調整對象,國內外旅游立法現狀以及旅游法律關系的構成,檢驗學生對旅游法律責任必備條件和法律責任后果的掌握程度。(3)旅游消費者合法權益。該部分主要包括旅游者合法權益以及交通、游覽、住宿、餐飲、購物、娛樂六大旅游相關領域內旅游消費者相應的權利和義務,培養學生感知旅游相關法律法規的系統性、關聯性。
2.實踐模塊通過本模塊的學習,學生能把旅游法律法規知識運用于實際工作中,提高法律意識,通過案例分析和模擬糾紛處理,鞏固并提高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
(二)教學方法和手段的豐富
為了增強教學效果,達到高等農業院校培養旅游高素質人才的目的,要求教師根據本課程的特點,在教學方法、教學手段上不斷探索、改革。筆者認為以下幾種教學方法和手段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學質量。
1.提問式和討論式教學課堂提問內容包括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的知識及本次課講授的內容,在形式上主要是對具體案例的分析,目的是考核學生對旅游法律規范掌握的程度和運用能力?;蚴菍W生分成幾個小組,對授課教師所給出的案例或提出的法律熱點問題進行討論,然后各小組寫出經組員討論后形成的書面意見,再由授課教師對部分有代表性的法律意見加以點評,并請部分學生參與交流。[4]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和靈感、培養合作精神及語言表達能力。
2.案例教學把抽象的政策、法律理論、法律法規具體化,把學生引導到實際問題中去,通過分析與互相討論,從而把枯燥的法律條文具體化,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積極性,并提出解決問題的基本方法和途徑。這種方式可將理論教學與實際案例有機地結合起來,使得課堂講解生動清晰,從而增強教學的直觀性、強化課程的應用性、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增強學生的法律意識和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5]
3.模擬“法庭”和“旅游律師團”通過學生模擬審理案件的全過程或是作為“律師”角色對案例進行分析與解決,在檢驗理論掌握的同時,鍛煉學生的膽識,形象、直觀的再現了法庭審理和“律師”辯論過程。這種教學方法使枯燥的旅游法律知識生動化、形象化,學生印象深刻,同時培養了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4.實踐教學按照教學計劃的實踐教學課時安排,利用寒暑假期到法院、旅行社、旅游景區、涉外飯店、旅游質量監督所等地進行實踐教學。通過這種實踐一方面培養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另一方面也訓練了學生的現代法治理念和司法職業精神,親身感受訴訟的基本步驟、程序,加深對旅游法律法規具體運用的認識。
(三)考試評價體系的改進
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根據各章節的內容給學生布置思考題或作業題(主要是案例分析),組織學生針對一些社會熱點問題進行討論,并圍繞討論題讓學生寫出論文,依據學生的回答問題、課堂討論、外出實踐等綜合表現以及作業和論文評定平時成績(占50%),這些措施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增強對旅游法律法規的掌握和應用。期末采取閉卷考試的方式,占總成績的50%,題型以名詞解釋、簡答題、案例分析為主,用于檢測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促使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和記憶?!奥糜畏ㄒ帯弊鳛槁糜喂芾韺I的基礎學科,對高素質旅游專業人才的養成起到主要支撐作用,授課教師應從本門課程的內容設置、教學方法和手段的豐富、考試評價體系的改進等方面出發,因人施教,提高教學質量,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 上一篇:法學本科教育瓶頸與出路
- 下一篇:光合細菌浸種對水稻種生長影響
精品范文
10高校網絡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