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論室內設計教學策略
時間:2022-07-12 10:07:22
導語:談論室內設計教學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建筑裝飾行業蓬勃發展,室內設計作為一門綜合性的學科,越來越與人們的生活、工作和學習發生密切的關系,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目前,許多藝術類院校及綜合類院校都開設了室內設計這門課程,授課對象包括藝術類專業學生和非藝術類專業學生。由于非藝術類專業的學生美術基礎薄弱,室內設計教學工作就顯得尤為重要,其教學效果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到學生素質的高低。首先對傳統的室內設計課程中所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針對非藝術類學生特點進行討論,并根據問題來提出解決方案,從而讓室內設計的教學工作適應不同的教學環境,應對更多的挑戰。
一、傳統室內設計教學中所存在的問題
室內設計是一門相對獨立的年輕學科,其自身發展的歷史并不太長,這門課程的基本教學任務是讓學生能夠掌握基本的理論知識,并且能夠進一步具備獨立從事室內設計的能力,能夠運用一定的物質技術手段對內部空間進行創造與組織,形成安全、舒適、優美的內部環境,滿足人們的物質功能需要與精神功能需要[1-2]。目前,已經有大批從事本專業的學生走向工作崗位,其中包括很多非藝術專業的畢業生。從這些往屆畢業生反饋的信息中,我們往往能夠聽到這樣的感受:“往往一些有創意的設計方案不能表現出來,導致在實際施工中不能實施”、“在實際的設計任務面前不知從哪下手”等等[3],這些反饋的信息都在告訴我們,目前我們在非藝術類專業的室內設計教學工作中還存在著不足,亟需我們改進。
(一)理論知識與實際運用相脫節
室內設計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通過學習這門課程要讓學生能夠學以致用,把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很好地應用在實際工作當中[4]。但是就目前情況來看,由于很多教師缺乏室內設計的實踐經驗,所以導致在教學中過多的強調書本中的理論知識,而忽略了實踐的重要性。授課內容往往空洞乏味,缺乏感染力。而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也經常會感到所學知識抽象,理解模糊,從而導致在實際的設計任務中無從下手,實踐能力低下。
(二)忽略對設計思維的表達
室內設計是設計者對空間環境設計思維的表達,其表現形式應該是多種多樣的。而從藝術設計思維的角度與表達來講,主要是指以視覺傳遞為主的圖形學表達技術。它包括:分析草圖、構思草圖、設計制圖、功能分析圖、透視效果圖、模型制作、視頻傳達(影視,計算機)等等[5-6]。由于對設計思維表達的再現對于設計過程以及設計目標實現的重要性,使得設計思維的表達越來越成為衡量設計者素質高低的重要標準。表達設計思維的方式多種多樣,比如電腦、手繪等等,它們雖然表達方式各異,但是最終目的都是為了表達設計者的設計思維。可是大多數非藝術類專業的學生缺乏對藝術設計的認識,往往在表達設計思維的過程中只是片面的強調畫面的構圖形式,形體結構、比例位置、線條組織、明暗關系、色彩搭配等,過多地注重畫面效果,忽視了我們對于設計思維的表現。這就要求教師在針對非藝術專業的室內設計教學中要有目的培養學生的這種表達能力。但是從目前的教學情況來看,教師往往忽視了對學生這種能力的培養,把學生作品的畫面效果作為最終考核的依據,從而導致大多數學生忽視了對設計思維的表達。
(三)過多的依賴電腦,缺乏對手繪表現重要性的認識
隨著科技的發展、技術的進步,計算機繪圖以其自身的優勢,對傳統的手繪繪圖提出了挑戰。計算機繪圖使設計方案表現的直觀且生動,計算機輔助設計也大大降低了設計的勞動強度,提高了設計的精度和速度,設計成果也可以反復的被運用??梢哉f計算機技術對整個設計學科的發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然而就如同一切高深技術一樣,電腦技術的運用也存在著眾多的負面效應,反映在具體的室內設計之中,即為重表現而輕設計。在電腦表面效果的處理上所花費的時間和精力更是遠遠超過對設計方案的構思過程和對設計的理解、深入,這在一定程度上扼殺了設計初期階段構思過程中轉瞬即逝的靈感火花。由于在教學過程中過多的依賴電腦,必然忽視了對學生基本功的訓練,使非藝術專業學生的藝術修養難以提高,最終導致學生的設計分析,思考創作的能力下降。教師應該認識到手繪表現在設計中的不可替代性,它應該貫穿于設計過程的始終,手繪表現仍然是一種最靈活,最便捷的表達方式。
二、對室內設計教學改革幾點建議
傳統模式下的室內設計的教學存在著一些弊端,我們應該積極地進行改革,打破傳統教育的束縛,樹立新的教育思想,制定一套適合非藝術類專業學生的教學體系。下面針對非藝術類專業的室內設計教學課程改革的幾點建議。
(一)對傳統室內設計教學內容進行調整
對于非藝術類專業的學生而言,傳統室內設計教學的內容不適應學生的特點,面對這種情況,應填充和刪減相關的專業課程,完善合理有針對性的教學模式。相關專業課程的調整,要充分考慮到接受對象的因素,要圍繞著教學的主體框架,進行強化專業基礎課程的調整。室內設計專業的基礎課程內容一方面包含基礎理論課程,如室內設計的發展、室內設計的風格流派、家具設計、室內燈光照明、室內綠化、人體工程學等等;另一方面是表現技法類專業基礎課程,如素描、色彩、透視學、室內工程制圖、建筑速寫、手繪效果圖表現等等。非藝術類專業學生的美術基礎薄弱,因此,教師要在教學中著重強調表現技法類專業基礎課程,注重對學生繪畫基本功以及手繪能力的培養,從最初的線條及線條組合的訓練、寫生到臨摹以及裝置配景的訓練再到空間透視的訓練,做系統的安排及練習,讓非藝術類專業學生從基礎做起。對于非藝術類專業的學生來講,基礎課程的教學十分重要。所以,在以后的室內設計教學中要給予專業基礎課程的教學以充分的重視。在室內設計教學中,對學生有益的、與教學目標相符的課程,除了予以保留外,還應當在專業教學中加以強化,該重新設立的課程要設立。一些不必要的內容,該刪則刪,該減則減,使學生的學習更有效,從而為以后的專業設計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加強實踐教學環節
室內設計是一門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課程,從最初的設計任務書的下達到最終設計方案的確定,它要求設計者要對空間的結構、施工工藝、材料、預算等都要有所掌握。所以光有理論知識的講授是遠遠不夠的。因此,在教學中要注意增加實踐教學環節。以實體的室內設計案例、項目為主要講授內容,打破傳統的虛擬空間進行設計的模式,要求學生從最初的設計分析階段到設計構思階段,設計定案階段以及各種設計草圖的表現,繪制設計方案,最后到概預算,完成全套設計,甚至可以把實踐教學的平臺放到企業,放到生產現場,這樣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把書本中理論的內容變為現實的,具體的,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創作欲望,由過去的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另外,可以適當增加實踐教學的類型,比如安排市場調研、社會實踐、與設計公司工作室聯合建立校外的實踐基地等多種形式和內容。
(三)培養學生設計思維的完整性與全面性
設計的中心目的是為人服務,室內設計更是為人創造一種更加舒適、美觀、合理的內部環境。一個好的設計結果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必將有一套完整科學的,從無到有的設計程序體系。隨著現代裝飾材料與施工技術的發展,室內設計的概念早已從單純的界面裝飾發展到內容廣泛的綜合性功能與造型設計。所以,作為該專業的教師必須在課程中引導學生在設計的過程中保持設計思維的完整性與全面性。包括對用戶設計意圖和具體要求的了解;進行實地的調研、測量;在構思階段著眼全局來構思自己的設計方案;進行精細的方案設計包括平面設計、頂棚設計、立面設計、電器及機械設備的設計以及色彩設計等。
三、結語
針對非藝術類專業的學生進行的室內設計的教學改革是在傳統教學模式上進行的改革。其目的是為了讓教學內容更加合理,能夠更好地適應非藝術類專業學生的特點。這樣既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在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同時也讓學生更好的適應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需求,把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踐工作中,全面提高學生的設計能力和綜合素質,為社會培養高水平的專業技術人才。
- 上一篇:戲曲文學說唱形式運用
- 下一篇:司法系統雙強一實踐活動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