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術與語文戲劇教學
時間:2022-07-12 04:40:55
導語:信息技術與語文戲劇教學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新頒布的《語文課程標準》,提出了要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的基本理念,這就要求廣大教師要注重現代信息技術以及科技手段的運用,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開闊學習的視野,提高課堂的學習效率。切合學生實際,滿足學生需求,激發學生興趣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和發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優勢,是每位教育工作者應該努力為之奮斗的。特別是多媒體技術的成熟,為語文教學提供了極為理想的手段。
一、網上搜索,了解戲劇
高二語文下冊第三單元,是學生高中階段第一次接觸的戲劇文學,且《雷雨》《茶館》《羅密歐與朱麗葉》《三塊錢國幣》四篇課文所寫的故事所發生的年代距今較遠,在分析課文之前,為了讓學生對這些知識有所了解,筆者在布置預習課文時,增加了一項任務:利用電腦課,在網上搜索,了解戲劇,包括戲劇的分類、戲劇的特點等,了解有關作家作品,了解創作的時代背景,了解全劇劇情等。這樣有助于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使之輕易地掌握戲劇常識,鞏固文學知識。
二、課前看戲,熟悉劇情
《茶館》全劇共5幕,課文是第二幕的節選?!度龎K錢國幣》是獨幕話劇。為了讓學生對整個劇情有所了解,更好地了解課文,分析人物形象,教師在課前組織學生觀看戲劇演出的錄像。如《三塊錢國幣》,學生看完演出錄像后,了解了整個劇情,知道課文虛寫女仆打碎花瓶、賠不起、以鋪蓋抵押、被辭退等情節,而作者將大學生與女主人的沖突作為矛盾的焦點,著力描寫他們之間的三次交鋒,層次清晰,將劇情逐次推向高潮。同時對人物的個性特征大體了解,為上課深入分析作了很好的鋪墊,為展開想象、續編戲劇打好了基礎。
三、播放錄音,品味語言
“聽話聽聲,鑼鼓聽音?!痹拕≈饕峭ㄟ^人物對話推動故事情節發展的,通過對話表現人物的性格特征,因此分析人物的個性化語言,最好的方法是聽錄音,錄音可以是原聲帶錄像的聲音,也可以是上課前先指導幾個學生朗讀的錄音,上課時適時放出來,就另有一番風味。如教《雷雨》一課時,學生聽了周樸園與魯侍萍的對話錄音,能真切感受到魯侍萍的善良與飽嘗了人間的辛酸,感受到周樸園的冷酷和卑鄙行徑。可見,聽錄音,能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
四、結合畫面,分析形象
分析人物形象,除了根據人物的個性化語言,根據戲劇沖突,還可以根據舞臺說明。舞臺說明是對人物語言的動作、神態等的提示,聽錄音聽不出來,看文字又較抽象,如果結合畫面展示,就生動形象多了。如《雷雨》中周樸園對魯侍萍身份的四次發問中的舞臺說明:抬起頭來、忽然立起、徐徐立起、低聲、冷冷地、忽然嚴厲地。通過畫面展示,一個恐懼、焦慮、失態、慌亂失措、冷酷殘忍的資本家形象活靈活現地展現在眼前,學生分析起來,就容易多了。
五、根據背景,理解主題
準確理解戲劇的主題,須結合作者創作的時代背景,要理解作者創作的時代背景,除了教師講述,更好的方法是讓學生網上查閱,或課堂上教師播放有關歷史畫面。比如獨幕劇《三塊錢國幣》,教師可播放以下歷史畫面:1939年,當時正是抗日戰爭艱苦的時期。華北等大片國土被日寇侵占,國民政府被迫遷都重慶。跟隨機關、工廠、學校搬遷的成千上萬的學生、百姓、難民們顛沛流離,輾轉擁向西南各大城市。軍閥、奸商在大后方盤剝、欺凌下層人民。作者就是在這樣的社會大背景下給我們講述了三塊錢國幣的故事。學生看了這些歷史短片,很容易明白,《三塊錢國幣》在通過一件小事反映當時的社會大背景,揭示各種人的不同心態。
六、展示材料,課外延伸
為了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提升學生戲劇閱讀能力,教師很有必要補充閱讀材料,進行課外延伸。例如,學了曹禺的《雷雨》后,教師還可以讓學生進一步了解曹禺的其他作品《日出》《原野》《王昭君》等,或閱讀理解這些作品。最經濟、最時效的方法就是利用信息技術——多媒體展示??傊F代教育技術給我們的語文教學帶來了深刻的變革,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和不斷進步,這種變化應該體現得更加明確和清晰,在新課程背景下,我們的語文教學也必將面臨更大的挑戰。
- 上一篇:教體局改革工作計劃
- 下一篇:新生兒缺血病情觀察與監護
精品范文
3信息簡報